蘭秋華不忘叮囑:“你們生意才做起來,就請他們吃飽喝飽的回去,人家指不定認為你們賺了大錢呢。”
“回去再和村裡人說道,這有心之人啊,就想來你們家借錢了,那到時候你借還是不借?”
季溫禾為難地開口:“不太想借,自已家人都快養不活了,哪還有錢借給別人。”
“可不是嗎,瞧瞧你們三個人瘦的,有好的緊著自已吃。”
蘭秋華笑著走出門。
“嬸子回去了,家裡飯做好了,等著我回去吃飯呢。”
“哎,蘭嬸您慢走。”
季溫禾將她帶來的野菜分好:“沈大哥,要不咱不買菜了,就買點肉回來,光買肉也要花不少錢呢。”
“成。”沈榕山扭頭望著從屋內出來的兩個雙胞胎,“洗漱吃飯,吃完飯咱們去集市。”
他吃飯快,吃完去趙家村借驢車。
三人在家收拾好,鎖上門,隨後跟上。
“你們這是要去鎮上啊。”周小玉在地裡轉悠,見她們過來,好奇地問。
季溫禾笑著回:“是啊周嬸,我們先走了,有空再聊。”
“哎。”
沈榕山的速度很快,已經在村子口等待了。
三人坐上車。
沈文山說道:“大哥,路上帶人不?”
“帶。”
賺到的錢依舊給趙三寶。
因著他們到各個村子裡賣貨,搭車的大多數人都認識他們。
季溫禾看了一眼,都是男子,有幾個獵戶,揹簍裡是打到的獵物。
三兄弟和他們閒聊著,她插不上話,獨自望著一路的風景。
前兩次去集市是走著去的,沒有空欣賞,如今坐在驢車上,眯眼享受著沒有汙染的空氣和景色。
側目望去,沈榕山坐在她邊上,目視前方,平穩地駕著驢車。
等以後家裡買驢車了,要讓他教自已駕車。
到了鎮上,季溫禾開口:“沈大哥,你把我送到錦繡坊,你去進貨,元山和文山一個去買秤和肉,一個去轉悠賣手繩。”
“咱們分開行動,都買好之後,你們到錦繡坊接我,就能回家了。”
“好,稱貨要一會兒,你在那等著,彆著急。”
“我不急,你們慢慢來。”
她去錦繡坊,估計也要等好久,月底應該也有不少人去交貨。
沈榕山把她送到錦繡坊門口,駕著驢車去周家米鋪。
季溫禾拎著籃子,裡面是打好的絡子,果然如她想的一樣,鋪子裡生意挺忙。
老闆看到她進來,笑著招呼:“姑娘稍等一會兒,我這裡很快忙完。”
她在給別人結賬算錢。
“不急,老闆慢慢來。”
在邊上等了許久,鋪子裡的人越來越少。
“姑娘過來吧,絡子都打好了嗎?”
季溫禾將籃子放在臺面上:“好了,您驗貨。”
老闆將絡子全部拿出來,一個個看過去,確定沒有不符合的,滿意地收起來。
“姑娘,一共五十四文,你做得快,加上上次壓的十文錢,一共六十四文。”
她將錢數好放在桌面上。
“你數數,這次打算拿多少?”
季溫禾把錢收進荷包裡:“老闆,我能拿別得樣式回去做嗎?”
老闆點頭:“能啊,還是讓同村的人教你,要做好點,以後你不用壓錢在這裡。”
她絡子打得不錯,也能按時交工。
“對了老闆,我給您看樣東西。”從懷中拿出一個小貓頭,“老闆,您瞧瞧。”
“這是狸奴吧。”
眼睛是異瞳,她聽說異瞳的狸奴很少見,極其少有,在他們這個小地方沒見過。
“對,是狸奴,還有幾種不同的。”
季溫禾又從懷裡拿出三個不同配色的小貓頭。
老闆拿在手裡,用手捏了捏,好奇地問:“裡面不是棉花吧?”
“不是,是竹葉捲成的球。”
她疑惑抬頭:“姑娘,你是打算賣給我?”
“是,也不是。”
“哦?”老闆挑了一下眉,“難不成姑娘是想跟我合作?”
“老闆厲害,猜到了我的來意。”季溫禾介紹著自已,“我叫季溫禾,老闆叫我溫禾就成,老闆怎麼稱呼。”
“楊樹的楊。”
“楊老闆,狸奴可以做大,做成枕頭和抱枕,姑娘們和小孩子定會喜歡。”
楊老闆看著手中的狸奴:“姑娘,我說句實話,這東西很容易被人仿了去。”
“而且會針線活的姑娘們,她們自已就可以做出來,何必在到我鋪子裡來買,多花那個錢。”
季溫禾點頭:“沒錯,是很容易被人模仿去,但就算被人模仿了,咱們也賺了一波錢。”
“我不只會做這一個,楊老闆不妨把筆墨拿出來,我再畫幾個樣式給您瞧瞧。”
“要是您覺得這個生意能做,咱們可以再談,要是不能,我也不強求,您看如何?”
她有信心能拿下這筆生意。
楊老闆沉思了一會兒,點頭應下,招呼店夥計拿來筆墨和紙張。
“哎等等。”
兩人回頭,疑惑地望著她。
“不要筆墨,給我碳就行。”
用毛筆她畫不好。
店夥計到後院找到一塊木炭:“姑娘,給。”
季溫禾笑著接過,顧不得會弄髒手,在紙上連畫了五個不同樣式。
分別是企鵝,長腳兔,獨眼小怪獸,梅花鹿,熊貓。
都是簡筆畫,每個部分在旁邊標註上顏色。
楊老闆和店夥計在旁邊看著,眼睛裡都閃過驚奇。
“楊老闆,我還會很多,以前認識一個小姐妹,她爹是遊方郎中,會簡單畫點畫。”
“聽她說,是別人教給她爹的,她爹又回來教給她,然後她又教給了我。”
說完,季溫禾嘆了一口氣,眼眸裡露出悲傷:“可惜逃荒時候,他們都餓死在路上了。”
隨即收斂好神色,又說道:“楊老闆,我敢保證,這些布偶做出來絕對會帶大賣,裡面塞棉花,可以做大的,也可以做小的。”
“而且我還可以保證,每個月給你們提供一副。”
楊老闆拿著畫,面上瞧不出什麼,說得心裡有些忐忑,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要合作的意思。
“姑娘,既然你說是別人教給你的,那別處肯定早就有這些了,咱們再做,怕是賣不出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