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左側第一間,應該就是大房的臥房,此刻門口和裡面圍滿了人。
季溫禾靠近沈素雅,在她耳邊低語:“等屋內的人少了,咱們再過去。”
她點頭:“好,我先帶你去找我娘。”
尋望了一圈,沒在院子中看到人。
“等等小雅,咱們進去吧。”
屋內的人都被送出來了,是沈流雲的娘,陶杏兒。
沈素雅見狀:“那嫂子,我們進去吧。”
挽著她的胳膊,兩人來到臥房門口。
“陶嬸。”
“陶嬸。”
陶杏兒剛要把門關上,瞧她們過來,滿面笑容地側開身:“小雅,榕山媳婦也來了,快進來坐坐。”
“人太多了,我想著讓她們出去說話,把門關起來,讓我女兒歇歇,一會兒新郎要來迎親了。”
進屋後,她將門關上。
屋內擺設齊全,一張長長的睡炕,上面隔著兩個簾子。
梳妝鏡,桌椅板凳,衣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沈流雲化好了妝,穿著喜服,正端端正正地坐在炕邊。
陶杏兒走過來介紹道:“榕山媳婦,這是我女兒,沈流雲。”
“流雲,這是你榕山大哥的媳婦,你叫嫂子。”
她面上羞澀地叫了一聲:“嫂子。”
“哎。”季溫禾揚著笑,“陶嬸,您以後就叫我溫禾。”
說罷,從懷中掏出布帕,拿出裡面的手繩和髮簪。
“流雲,嫂子送給你的新婚賀禮,不是貴重的東西,你莫嫌棄。”
沈流雲接過她手中的東西,愛不釋手地捏著:“嫂子,您能來就好,我很喜歡,這是狸奴嗎,真好看。”
“對,你喜歡就好。”
她費了一番心思的。
陶杏兒將邊上的長板凳搬過來,放在兩人身後:“來,坐下說。”
“不了陶嬸,讓流雲歇會兒,我們出去玩。”
沈素雅跟著點頭:“陶嬸,流雲姐,我們出去找我娘,先走了啊。”
“哎,去吧。”
兩人出去後,順帶將門關上。
陶杏兒望著她手中的手繩和髮簪:“這榕山媳婦是個有想法的,弄這東西應當掙了些錢。”
“娘,嫂子送得我很喜歡,手上帶了鐲子,手繩樣式好看,就是用料有點……”
和她今天穿得一身不相配。
“放陪嫁裡一起帶過去,等過了今晚,你想什麼時候帶就什麼時候帶。”
沈流雲把東西遞給她,望著旁邊桌子上她的陪嫁,兩匹紅布,兩身紅裙,兩雙同色繡鞋。
“娘,他們家說不用我們家給陪嫁,爺爺奶奶就真的不給。”
這幾樣陪嫁,是她娘攢得私房錢準備的。
爺爺奶奶不喜歡她們,對弟弟和二叔家的弟弟特別疼愛。
陶杏兒把東西放在衣服裡,走到她面前,看著眼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兒,心酸道:“娘沒用,不能讓你風風光光的出嫁。”
她的丈夫也只疼愛兒子,對女兒極少關心,如今找了個好夫婿,倒是都開始對她好了起來。
沈流雲眼中閃著淚花:“娘,從小您就疼我,我從未怨恨過您。”
在她的心中,這個家,只有她娘對她是真正的好。
“別哭,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別把臉哭花了,開開心心的,和他好好過日子。”
從小疼到大的女兒嫁給別人家,她心中是萬般不捨。
陶杏兒偷偷抹了一把眼淚,轉身面對她時,臉上已換上一副開心的笑容:“娘要出去招呼客人了。”
“嗯,娘去吧。”沈流雲哽咽著聲音,等她離開後,默默望著她住了十幾年的房子。
沈素雅在廚房找到了她娘,帶著季溫禾一起:“娘,你在這裡呢,我和嫂子來了。”
里正家的廚房很大,放著碗櫃,桌子……剩餘空間還能走下五六個人。
望了一圈,都是她們認識的人,挨個禮貌叫了一聲。
蘭秋華笑呵呵地走到兩人身邊,指著長板凳:“坐人少的地方,新郎還沒來接親呢,開席早著呢。”
她望著門外:“按理說人也快到了,等不了多久。”
“嫂子,您忙,我們不打擾,我和小雅去別處。”
“哎,去吧。”
季溫禾拉著沈素雅來到院子外,兩人在外面溜達。
“小雅,新郎一般什麼時辰來接親?”
“早上,鎮上遠,他們來的會晚點。”
他們今天起得早,算算時間,現在估計還沒到八點。
“溫姐姐,小雅姐姐。”
兩人回頭望去,是沈孤雁,她手中拎著一個小籃子。
季溫禾對她招招手,小姑娘小跑著來到她身邊:“孤雁,拿著籃子幹什麼去,又找野菜呀?”
她點頭:“嗯,奶奶帶著弟弟們來吃席,讓我去找野菜,我想去里正家對面的山頭,這樣我就能看到新娘和新郎了。”
她說話時仰著頭,眼睛裡閃著亮光。
沈素雅比她大三個月,兩人站在一塊,一高一矮,面相上也不像是同歲的。
“天天讓你挖野菜,她怎麼不自已去,孫子是好的,孫女就不是。”
“小雅,別亂說。”季溫禾用胳膊撞了她一下,扭頭看向沈孤雁,“方才小雅姐姐不是在說你,你莫放在心上。”
要是傳出去,被謝大娘聽到了,肯定會有一番爭吵。
她搖搖頭:“我不會說得,小雅姐姐對我很好,溫姐姐,我去找野菜了。”
“哎,慢點啊。”
沈素雅等著她走遠才開口:“謝大娘在家裡對她一點也不好,我有幾次去找她說話,看到謝大娘拿著笤帚打她。”
“她爹孃不攔著嗎?”
“不攔,錢嬸怕謝大娘,不敢上前阻攔,家裡都疼兩個兒子。”
季溫禾瞭然,眼神一瞥,看到村口迎親的隊伍來了,立馬示意她看過去:“來了。”
新郎穿著一身喜服騎在棗紅大馬上,胸前掛著紅綢,後面跟著吹嗩吶的。
“怎麼來三輛馬車,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還是鎮上接親都是這樣?”
這時,姜紅喜走到她們身邊,解釋道:“後面兩輛馬車是吹嗩吶的人和媒婆坐的。”
“鎮上離咱們村那麼遠,不能讓他們走來,耽誤了時辰可不好。”
“他們到村口下馬車,吹吹打打進咱們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