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未時過半,沈雲山兩兄弟回來了。

村子裡進進出出很多人。

“元山,文山,你們這是出去買東西了,剛回來嗎?”

沈平抱著一大摞樹枝從小河邊過來,見到兩人笑呵呵地問。

兩人客氣地打了聲招呼。

沈元山笑著開口:“是啊,平叔,您在幫里正家忙事呢。”

“對,這不怕明天柴火不夠燒嗎,里正讓我幫著去山上找些回來,今天生意如何?都賣了。”

“賣了,太累人了,我現在兩條腿都疼,走了好遠的路。”

怕他詳細打聽賺了多少錢,連忙岔開話題。

“平叔,我大哥還在里正家嗎,還是已經回家去了。”

沈平看向門口圍著說笑的人群:“沒看到,早上去別村借了桌椅板凳來,晌午回家吃了飯,下午就沒見到人了,應該回去了吧。”

話音剛落,看到沈榕山從里正家院子中出來,急忙示意兩人看過去:“在那呢。”

“大哥。”沈文山對著他招手。

“行了,我走了,一會兒還有的忙呢。”

“哎,平叔慢走。”兩人應道。

沈榕山走過來:“回來晚了些,有遇到什麼麻煩嗎?”

沈元山搖頭:“沒有,村裡好多人上次去集市買了不少糧食回來,眼下家裡不缺,買的人少,我們多去了幾個村子。”

他們跑得遠了一些,回來的自然晚了。

沈文山臉上揚著笑意,手捂著腰間,裡面裝著今日賣得錢:“大哥,有一戶人家買了十斤黑麵,三兩鹽,還買了兩個木簪。”

不用猜就知道,這家人肯定多。

果然。

“他們家十幾口人呢,八個孩子,有五個都是男娃。”

“他說他們家半個月就要去一趟集市,讓我們以後多去他們村,一定照顧我們生意。”

瞧這兩人開心的樣子,沈榕山也跟著高興:“快回去吃飯,你嫂子給你們留了飯,在鍋裡。”

“嫂子在家嗎。”沈元山問。

“不在,去蘭嬸家了,你們回去吃完飯歇會兒,給菜地澆點水。”

他從早上一直忙到現在,中午匆匆回去吃了飯,又被裡正叫走。

正說著呢,身後傳來沈天石地叫聲:“榕山大哥,我爹找你。”

“去了。”沈榕山回了他一聲,扭頭看向兩兄弟,“菜地澆完水,回去把圓筐編好。”

他借得是人家的,得儘快還回去。

“知道了大哥,你快去吧。”

等他走後,兩人直接回了家,吃完飯又去菜地澆水。

忙活了一日,天色擦黑,沈榕山才回來。

季溫禾迎上去,瞧著他的臉上沒有疲憊之色,關心地詢問:“沈大哥,累嗎。”

他今天一直在村子裡跑來跑去,一會出村,一會回來。

光她出門在門口觀望,就見到好幾次。

他笑著搖頭:“不累,沒什麼重活。”

確實沒什麼重活,就是往村外跑得勤了些。

“吃飯吧,吃完飯好好泡個腳。”

沈榕山在院門口抓住她的手腕,引得她回頭,眼神疑惑。

“怎麼了?沈大哥。”

“我真的不累,你別擔心,跟以前比起來是很輕鬆的活計。”

季溫禾揚眉:“好,你說不累就不累,我相信你,不過看著你跑來跑去,我也心疼。”

她說著話,繼續往裡走。

“村裡不有好多人沒去鎮上找活計嗎?怎麼幹什麼都指著你去。”

沈榕山享受著她的關心,大步跟上她,眸光裡滿是溫柔:“他們在忙別的活。”

行吧。

她沒再說什麼,家裡早就做好飯,就等著他回來一起吃了。

飯桌上。

“大哥,後天你去鎮上進貨嗎?”沈元山問。

“嗯。”沈榕山側目望著季溫禾,“我想多進點貨回來,二百斤,兩天應當能賣完。”

“西邊,山後面村子都還沒去,多進貨回來,省得隔一天跑一趟。”

“兩百斤太重了,你一個人從鎮上揹回來得多累,讓元山或者文山跟著你一起去。”

“我去。”沈元山接過話,“嫂子,簪子再多做幾個。”

一共帶出去五個簪子,全部賣掉了,比起手繩,簪子更好賣。

“後天你們去集市,簪子來不及做那麼多,只能等下次你們去集市,再帶去看能賣出多少。”

明天他們兩人去村長家吃席,吃完飯,沈榕山得幫著把桌椅板凳送還人家。

季溫禾想了想:“沈大哥,我們多做點木簪,他們今天去賣東西,人家都想要木簪。”

他一共做了五根,三根竹簪,兩根木簪。

或許是因為木簪比竹簪儲存的時間久。

沈榕山點頭:“好,聽你的,後天元山跟我一起去,文山你留在家裡。”

他應下:“知道了,大哥,這幾天我把圓筐編好。”

洗漱完,季溫禾在床上數錢。

前段時間,讓他們用竹子編了一個半圓小勺,舀一勺面,沒有她一隻手捧出來的面多。

人家買完面,足稱,另外再送一小勺。

一百斤黑麵,三文一斤,除去贈送的,能賺兩百九十多文錢。

不過得看情況,一斤一斤賣,他們送出去的就越多。

幾斤或者幾十斤的賣,送出去就少,賺得也就多。

沈榕山走進來,聽著她數錢的聲音,嗓音帶笑:“去趙家村借桌子時,碰到師父了。”

“大黑二黑找到了兔子窩,活捉了三隻兔子,兩隻公的,一隻母的,受了點傷。”

“師父說把它們的傷養好了,再給我們送來,還有辣子,師父進山瞧見了,說到時候一起送過來。”

“真噠。”季溫禾開心地抬起頭,抓起銅板裝進荷包裡,“太好了,得在兔子回來之前,把家裡的地給鋪好。”

不然讓它們打了洞,抓都不好抓。

沈榕山坐在桌邊的小板凳上,垂眸沉思了一會兒:“溫禾,用木頭給兔子搭一個窩。”

“石頭雖然山上多的是,可平整的石頭不好找,用石錘敲出來也不都是平整的,要花幾天功夫。”

“還是先把棚子搭起來,下雨兔子不會淋雨,你覺得呢。”

季溫禾下床,先開石塊,從裡面拿出陶罐:“成啊,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