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賢還說了什麼?”

李二沉聲問道。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大氣都不敢喘。

段綸沉聲道:“那李賢要我多買他的水泥,說是要我把咱們大唐版圖之中的所有官道,都以水泥重新修築一遍.”

“還說只要修了水泥路,無論是颳風下雨,都不會有泥濘,過往的行商下雨天也可以快速趕路!”

“這……這工程量也太大了,這麼多的官道修下來,花三四千萬兩白銀都是少的!”

段綸想著,先把修官道的事情拿出來說一說,給房玄齡來個開胃菜,然後再說南水北調的事情,看陛下怎麼收拾你。

嘶!段綸說罷,李二倒吸了一口冷氣,房玄齡、杜如晦、程咬金也震驚到說不出話來,這,的確是有點天馬行空了!但是,這也的確是為國為民的好事!“李賢公子的確是厲害啊!我上次在學前班,經過他的介紹,也就以為這水泥能蓋個房子,修一修庭院,沒想到還能修路!”

房玄齡沉聲道。

“厲害!我現在都想要看一看咱們大唐的官道,都變為水泥路的樣子了!”

杜如晦沉聲道。

“這事我覺得可行,雖然花費的銀子極多,但並非是一次就拿出來的,咱們可以循序漸進,先在幾個重要的通商城池之間修建水泥官道!”

長孫無忌沉聲道。

“陛下!這水泥堅硬如石頭,俺覺得,應該修一條直通往突厥邊境的道路,這樣咱們的往那邊運輸兵馬的速度,可以提升一倍有餘啊!”

程咬金沉聲道。

“對呀!程將軍一語驚醒夢中人!有水泥路的地方,咱們調動兵馬的速度就會加快,哪裡有匪患,豈不是很容易就剿滅了?”

李君羨也說道。

恩!段綸看著幾人,感覺到話鋒有些不對勁,怎麼沒有數落房玄齡的?全部都是在稱讚修水泥路的好處。

李二乾咳了兩聲說道:“咳咳!這修水泥路的主意,的確是一個好主意,只是,如今朝廷錢糧緊缺,等到李靖與突厥一戰大勝,咱們就開始修水泥路.”

啊!陛下一錘定音,居然將修水泥路的事情給定下了!段綸一咬牙,行!這事你們能接受是吧?南水北調的事情,我看你們能不能接受!“陛下,這修水泥路,還只是小事,接下來的事情,那才是最耗費銀子的!”

段綸沉聲道。

“恩?還有別的事情?你快說!朕倒要看看,還有什麼事情,比修水泥路更耗費銀子的!”

李二沉聲道,有了水泥路這個先例,他對於段綸接下來所說的話,反而是更加期待了。

“南水北調!”

段綸沉聲道。

“南水北調?這是什麼意思?”

房玄齡問道。

“房大人,你還在這裝什麼糊塗?那李賢才十八九歲,能夠想出南水北調這麼大的工程嗎?肯定是你在背後出的主意!”

“陛下,李賢說北方天氣乾燥,因此少雨,而南方空氣溼潤,因此多雨,而且,長江、黃河還都在偏南的區域!”

“他居然想要工部以長江、黃河為源頭,在中間修建大型水庫作為緩衝,然後挖河道,將水引向山東、河南等缺水的區域!”

“還說這樣一來,我大唐乾旱少雨的區域,即便是發生大的旱災,水庫也可以開閘放水,將黃河和長江的水引流過去,灌溉農田!”

“陛下,您想一想,這樣的工程若是要動工,不說人力物力,僅僅是水泥、鋼筋、磚塊都要買個七八千萬兩白銀的!”

“這……這明擺著就是要賺朝廷的銀子啊!”

段綸沉聲說道。

嘶!天才!神仙!這想法簡直是妙不可言!“厲害!實在是太厲害了!李賢公子這個南水北調,我是想都不敢想啊,他不僅想了,還想到了如何去做!”

杜如晦感嘆道。

“黃河、長江水流湍急,若是直接修河道引水出去,一但河道堵塞,很容易造成洪澇災害,毀滅一座城池都有可能!”

“但是,李賢公子卻想到了在中間區域修水庫作為緩衝,這等大才,讓人歎為觀止,我都佩服的想給他跪下了!”

房玄齡感嘆道。

“這個什麼水庫啥的我雖然不懂,但若是修成了,能夠徹底解決乾旱少雨地區的旱災問題,花個七八千萬兩白銀,似乎也是值得的!”

程咬金沉聲道。

“沒錯,我剛才便在心裡估算了一下,這銀子花的雖然多,但是對於咱們大唐的百姓,有意想不到的好處,百姓得了實惠,朝廷才會越來越好!”

“而且,無論花多少銀子,咱們朝廷都是可以承擔的起的,大不了找那些世家貴族借一些,以後慢慢還他們!”

“有了百姓風調雨順,朝廷還怕還不起那點銀子?再說了,他們敢催賬嗎?”

李君羨沉聲道,最後那句話的意思,若是最後實在還不上,還可以下狠手,滅掉一個世家。

“我還有個建議,在修建河道的時候,可以把某些區域的河道修建的寬闊一些,這樣,調動軍隊的時候,就可以坐著船去,豈不是更加省力和快捷?”

長孫無忌也說道。

一旁跪著的魏徵眼睛瞪得老大,他嚴重懷疑,這個段綸不是來告狀的,那分明是給李賢來請功的。

不過,這個李賢的確是厲害,以水泥路修官道,南水北調,這兩個提議,無論是哪個,那都是天才之舉!“哈哈!你們說的太對了,這南水北調比之修官道,更加的重要,朕決定了,這兩個方案,要同時施行!”

李二大笑著說道。

什麼!要同時施行!段綸驚訝的張大了嘴巴,陛下他們是傻了嗎?這麼胡扯的工程都能同意?“陛下,這修官道和南水北調加起來,所需要的銀子可是過億兩白銀啊!咱們朝廷能拿得出那麼多的銀子嗎?”

段綸沉聲道。

李二道:“這事不需要你們工部操心,你們只需要儘快將河道的施工圖紙製作出來,而且,朕要你們想盡辦法,將經常出現旱災的區域,盡數囊括其中,朕自然有辦法拿出銀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