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道友,這條通道內有四五隊修士,大約有三十來人,現在恐怕只有不到二十人了。”

見鄭宣似乎並無惡意,六名修士稍稍放下心來,領頭的中年文士出來回答了鄭宣的問話。

“我看諸位道友受傷不輕,裡面有很厲害的妖獸嗎?”

鄭宣想要多瞭解一些情況。

“裡面只是一群一階的嗜火蟻,很快便被我們殺光了。因為爭奪靈藥,修士們發生了混戰。我們是僥倖逃出來的。”

中年文士心有餘悸的道。

“幾位道友可知,有修士在桃源洞口設伏。我們想要活著出去,恐怕非常難。”

鄭宣的話讓這隊修士都面色大變,並不覺得他是在危言聳聽。

“想必鄭道友已經有了應對之法吧。”

中年文士定了定神,似乎已經明瞭鄭宣的來意。

“道友想的沒錯,只有桃源洞裡的修士都聯合起來,我們才會有一線生機。”

鄭宣接下來的話,印證了他的猜想。

“鄭道友,我等要如何合作?”

“放下心中的芥蒂,拓寬洞口的道路,一起衝殺出去。”

……

兩個時辰後。

從各條通道內活著出來的修士,共有六十多人,折損了近三成。

經過鄭宣等人的提醒,修士們都明白了事態的嚴重性。

其實絕大部分人早已想到了此節,只不過暫時被眼前利益,矇蔽了雙眼而已。

幾乎所有的修士均願意暫時摒棄前嫌,一起出手拓寬桃源洞口的道路,聯手對付外邊設伏的修士。

那位在洞廳中阻止眾修士罷斗的黑臉大漢,被推舉出來做了臨時首領。

他叫梁大壯,是一名散修。

不少人覺得,到處串聯的鄭宣是最合適的人選。

鄭宣以自己修為才煉氣九層為由,拒絕了。

修仙界以實力為尊。

梁大壯看似粗鄙,實則心思縝密,做事滴水不漏,實力又強,的確適合這一職責。

在梁大壯的統一協調指揮下,近八十名修士在各自隊長的帶領下,開始日夜不停的拓寬桃源洞口的道路。

雖說是拓寬,實在是輪番作業,虛實相間。

原來進出的通道,只是派出傷勢未愈的十餘名修士,在虛張聲勢,鬧的動靜很大。

實則只是拓展到三人並行,到了離出口三丈遠處便偃旗息鼓,偶爾故意弄出一點聲響。

在距離原有通道兩邊五丈遠處,重新挖掘了兩條三丈寬,兩人高的通道。

六十多名未曾受傷修士都參與了進來,三班輪換,儘可能的不要發出聲響。

掘進到了離出口三丈遠處,梁大壯派出靈識最強的修士探查外界動靜,發現並沒有修士在外邊活動,下令繼續挖掘。

經過一晝夜的努力,三條通道都只餘下一丈厚的土石未曾挖穿。

黑夜。

梁大壯徵集到了三隻靈寵,一隻尋香鼠,一隻綠唇龜,一隻裂地牛。

它們的主人事先都獲得了一份靈石補償。

這三低階妖獸分別負責挖穿一條通道。

先開工的是那隻裂地牛。

它挖的原有的那條通,結果很快被外界的修士分屍,惹得他們得意的大笑。

趁著裂地牛吸引了外界修士大部分的注意力,尋香鼠和裂地牛開始了行動。

一柱香後。

兩隻妖獸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務,在山壁上挖出了兩個小洞,並帶回了五丈範圍內並無修士的訊息。

半個時辰後。

兩個小洞不斷變大,兩條通道徹底被打通。

……

數歷山,桃源洞口外。

顧、向、公孫三大築基修仙家族的修士,共四十餘人,將桃源洞口裡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洩不通。

他們準備將進入桃源洞的修士,一網打盡,一舉將洞中的收穫據為己有。

桃源洞被發現的當日,三大家族的修士原本也象那些散修一樣,進去爭奪機緣。

但公孫家族的公孫明卻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當他發現桃源洞只有一條僅供一人出入的狹窄通道時,便派族人四處聯絡三家修士,將他們聚集在一起。

公孫明的計策便是在洞口守株待兔。

他也想到了裡面的修士中不乏聰明人,會將通道加寬。

但時間有限,裡面的修士是不會輕易放棄加入落雁派的機會的,他們最多把通道拓寬數丈而已。

因此,公孫明把伏擊範圍加大到了十丈。

有人提議最好佈下陣法,確保萬無一失。

公孫明便佈置了一個一階陣法《五方鎖靈陣》,剛好能夠覆蓋方圓十丈範圍。

公孫明派人日夜監聽桃源洞的動靜。

三日前,負責監聽的公孫白,終於聽到了裡邊掘土搬石的聲音,立即報告給了公孫明。

公孫明與另外兩家的主事人顧秋聲和向木青通報情況後,商議決定,在加強戒備的同時,分出一隊修士巡視桃源洞周邊,以防有修士獨闢蹊徑,逃出生天。

兩日後。

地裂牛出現,竄入《五方鎖靈陣》中,驚動了三家修士,很快便被滅殺。

三家修士嚴陣以待,守候了半天,卻再無半點動靜。

“不好了。洞中的修士另挖了兩條通道,大部分已經逃走的。我們只截住了一個小隊。”

公孫明接到巡邏隊長的傳音,呆愣了半響,方才回過神來,氣急敗壞的道:

“真是可惡。竟然跟我們玩聲東擊西的把戲。馬上跟我去追,追上了一個不留。”

待三大家族的修士反應過來,大部分進入桃源洞的修士,已經逃出了兩三里遠。

只有個別倒黴鬼,被追上丟了性命。

以公孫明為首的三大家族修士,並不甘心自己的圍殺計劃失敗,對那些逃脫的修士展開了無休止的追殺。

一時間,由於桃源洞中靈物的緣故,數歷山中修士間的爭鬥不斷,再無往日的平和。

尚未離開數歷山,便出現大規模的死鬥,這在歷次落雁派的收徒大會中極為罕見。

鄭宣他們如今的狀況又如何呢?

對於是否與大部分修士一起離開,王鳳的修士小隊中出現了兩種聲音。

王鳳、陳梁、蕭炎、蕭明清均認為,人多可以渾水摸魚,活命的機率更高。

鄭宣卻的意見恰恰與他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