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派收徒大會,持續時間一個月。

大會開始前半個月,落雁派便會將收徒的標準,在四個城門口張榜公佈。

每次收徒的標準大體不變。

年齡在十五歲以下,單靈根或雙靈根擁有者,可直接成為內門弟子,若是被築基長老甚至結丹老祖看中,成為傳承弟子都有可能。

年齡在二十五歲以下,三靈根以上,修為達到煉氣後期,收集靈物數量超過五十種,可以成為外門弟子。

年齡三十歲以下,修為達到煉氣後期,收集靈物數量超過三十種,可以成為雜役弟子。

落雁派每次收徒大會,都會吸引家族修士、大量散修和不少凡人前來。

落雁派也是大開方便之門,收徒大會期間免收入城費,為凡人提供住宿和食物。

只不過,每次大會能夠直接成為內門弟子的均不超過一手之數,有時候甚至一個都沒有。

但落雁派總是樂此不疲。

因為這些人人數雖然極少,卻潛力巨大,最差的都能夠順利築基。

若是運氣足夠好,讓落雁派多出一兩結丹老祖都有可能。

實際上,落雁派收徒大會的主要看點,還是外門弟子人選的爭奪。

外門弟子才是一個宗門的根基所在,是金字塔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落雁派專門將落雁山脈的數歷山,用二階陣法周天鎖靈陣封禁起來,只在收徒大會期間解禁。

數歷山專供準備加入落雁派的修士們試煉,從而挑選出符合外門弟子條件的修士。

至於所謂的雜役弟子,只不過是僕從而已,給他們一個弟子身份,讓他們安心免費替宗門打工。

為了更好的掌控他們,每隔十年透過雜役弟子比鬥,讓千分之一的人可以晉升為外門弟子。

收徒大會期間,每位修士可以免費得到一枚靈物清單玉簡,進入數歷山去收集這些靈物。

修士可以使用任何方式來達成目標。

可以組隊,可以搶奪,可以交換,可以購買……

落雁派只認結果,不看過程。

修仙四要素,財侶法地缺一不可。

但誰又能否認智慧和氣運以及意志力這些因素的重要作用呢?

修仙界發展了無數歲月,只有少許頑固不化的修士,才會片面響強調修仙資質的作用。

雖然絕大多數情況下,確是如此。

當鄭宣帶著蕭芸兒和甄彤,來到落雁仙城外城的中心廣場時,那裡已經是人山人海,但是秩序井然。

這裡主要是留給那些前來碰運氣的世俗凡人的。

只要透過測靈法器測出單靈根或是雙靈根,就會扶搖直上,成為仙門的寵兒。

僅有一個通道在發放靈物清單玉簡。

其實,這玉簡內容可以無限複製,但絕大部分修士都會親自前來領取一份,以確保內容的真實性。

不少修士領了玉簡,便急匆匆的離開,前往數歷山。

也有很多修士在等人,或是守候可以合作的物件。

鄭宣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大多是葉王陳蕭四大家族的修士。

來到落雁仙城後,四大家族的修士變得更加團結和睦了。

無它,他們在落雁仙城毫無根基,又沒有築基修士撐門面,如果不抱團取暖,最終只會被本地勢力收服或是逼走。

葉茜、王鳳、蕭炎、蕭明清和陳梁等人與鄭宣三人,早已約定,一起去組隊去闖數歷山,收集任務所需的靈物。

為了增加加入落雁派的機率,四大家族煉氣後期的修士,除了技術人才,幾乎傾巢而出,另組了兩隊,已經出發去了數歷山。

“我們這支修士小隊,需要一個隊長,大家覺得,誰來做隊長比較舍適?”

王鳳見人員到齊,提議選一個隊長。

“王大少,你修為最高,你做隊長最合適。”

鄭宣隨口說道。

其他人都贊同。

王鳳便當任不讓的做了隊長。

“我透過地下黑市,搞到了數厲山的一些資料,諸位可以分別看一下,做到心中有數。”

王鳳取出一枚玉簡,遞給了葉茜。

“邊趕路邊看吧。”

王鳳補充了一句,便率先向落雁仙城南門趕去。

數歷山跟鈐山一樣,也在落雁仙城南面,距仙城有一千五百餘里。

出了城,王鳳祭出了上品法器迎風舟,讓眾人跳了上去。

迎風舟在靈石的驅動下,速度極快。

鄭宣他們僅用了三天時間,便趕到了數歷山外圍。

數歷山每十年封一次山,古木參天,植被茂密,幾乎沒有現成的道路。

好在已經進去了許多修士,在前人的基礎上,開闢出了好幾條通道。

落雁派有嚴令,禁止使用術法,破壞這裡的面貌。

那種放火燒山的野蠻做法,是不被允許的。

眾人一合計,為了節省法力,也是為了安全起見,決定棄舟步行進山。

在原始叢林中飛行,很容易受到飛行妖獸的攻擊,也可能成為密林中某些隱藏殺手的獵物。

試煉的前幾日,通常爭鬥會比較少。

因為多數人會把注意力用在尋找靈物上。

當然,也有不少想不勞而獲的修士。

他們有的根本就不去數歷山,只在仙城邊上劫殺回城的修士即可。

有的則是伺機撿漏。

一連三天,鄭宣所在的修士小隊都未與其他修士動過手,一旦發現都會遠遠避讓,以免誤會。

也許是落雁派的有意佈局,小隊中每人都收集到了十種左右的靈物,主要是五十年份的低階靈藥。

這一日,修士小隊在一處瘴氣密佈的沼澤中,發現了一株百年蛇誕草。

蛇誕草上了百年,便勉強可以用來煉製築基初期修士增長修為的培元丹。

這正是落雁入門任務所需靈物之一。

眾人正在商議如何摘取這株蛇誕草,鄭宣忽然給王鳳傳音,說是要暫時離隊。

原來是袖中的小灰給鄭宣傳出了警訊。

離小隊半里之外,有一支近二十人的修士小隊,正急速的向他們靠近,目的不明。

鄭宣便向王鳳建議,由他去引開那支修士小隊,其餘的人趕緊離開此地。

不管王鳳是否同意,鄭宣已經施展御風術,迎面向那支修士小隊飛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