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好住房,眾人聚在中間的房間等酒菜送來。
房內的圓桌只配一個茶壺八隻杯和四條圓凳,六個人根本不夠坐,花解語、莫尤各自回房搬來圓凳湊齊個數,這才全部落坐。
望月樓的酒菜來得甚慢,眾人等好一會不見送來,上官羽又叫來小二讓他沏一壺好茶送來,大家邊品茶聊天邊等酒菜。
一直聊到酉正時分望月樓的酒菜才姍姍來遲,酒是好酒,菜是好菜,眾人齊動手擺盤上桌。上官羽又拿出一塊碎銀交給送菜的小二,讓他先回去,等明日再來收拾杯盞,言下之意是要與一眾好友把酒夜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除了好酒如命的風隱,其他人都有些上頭,談天說地再無顧忌。
莫尤再次問起上官羽何去何從時,他便將自己欲找汪順報仇的事和盤托出,同時將自己失了汪順蹤跡,不知何處尋仇人的困惑也一併道來。
莫尤聽罷,哂然一笑,給上官羽支了個敲山震虎的高招,讓他廣發英雄帖約戰汪順,讓天風人盡皆知。
如此一來在天風極有名望的汪順若怕死不應戰,定然名節不保,今後在天風再無威望,權勢自然會慢慢喪盡。
像他這種極其看重權勢的人,就算逃得殘命,也會因為威望日減,權勢削弱,鬱鬱而終。
上官羽大讚:“此計甚妙!”又與莫尤痛飲三杯,藉著酒性讓小二拿來文房四寶,委託長孫無憂執筆寫戰書。
長孫無憂也藉著酒性揮毫潑墨,洋洋灑灑寫下一份戰書。
書曰:
天有時,人有禮。天因有時而分寒熱溫涼,人因有禮而知謙恭下士。
汪順,天風徵北軍大元帥,位極人臣貴為上卿,不仁不義不禮不信。掌大權而陷部屬於敵手,行奸計以除異己,為人所不恥!
今失陷敵手之飛羽軍少將軍上官羽幸得天佑,孤懸敵手而未喪,逃得性命以復仇。
知其軍陷皆因汪順行奸使詐,特佈告天下挑戰汪順,一保為臣節;二全兄弟義。
試問奸賊汪順敢應戰否?
長孫無憂寫完交與眾人過目,大家都認為寫得極好,就按此釋出。
風隱只顧喝酒,幾個小年輕的熱血激情他既不阻止,也不參與,反正以他的修為,只要敵人中沒有云天宗,上官羽等人捅多大窟窿,他也能一人補上。
寫好戰書,眾人開懷暢飲,直到酩酊大醉伏桌而眠。
第二天,望月樓的夥計來收杯盞,見幾人伏在桌上睡得極香不敢打擾,悄悄返回。
直到午牌時分,莫尤最先醒來,一一叫醒眾人。大家醒來紛紛抬手揉捏脹痛欲裂的太陽穴。
花解語邊揉邊叫:“痛殺!痛殺!再也不喝酒了。”
“誰說不是呢?”長孫無憂附和。
“酒大傷身,以後還是少飲為妙。”上官羽非嗜酒之人,深以為酒大有害。
“非矣!非矣!酒是糧食的精華,是解愁的良藥,酒中樂趣多,你們多飲幾次多醉幾次,便能領略箇中妙處。”風隱嗜酒如命,豈能容人說酒不好。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之妙不過人之妙,前輩言過其實。”林義獨闖江湖多年,見識不凡說話頗有見地。
昨夜幾人飲醉,全因遇上莫尤這個妙人,才酒逢知己千杯少,個個盡酒不盡量,全都酩酊大醉。
風隱還想再爭幾句,上官羽看到桌上殘餚猶在,杯盞橫七豎八亂放十分不雅,衝樓下大叫讓老掌櫃去通知望月樓夥計來收拾杯盞,再讓小二送些熱水來洗漱,打斷了風隱,關於酒的爭論也就此打住。
幾人洗漱好,已到午飯時間,下午還要手抄戰書,當天離開望月鎮已不可能,上官羽又續一日房錢,才領著眾人去望月樓吃飯。
吃罷飯,在街上買了紙筆回到望月客棧抄寫戰書。
風隱見大家只顧抄寫戰書,以為上官羽等人將為長孫無憂籌備拜師禮的事給忘了,想出言提醒又抹不下前輩的面子,直急得不停搓手。
上官羽見他著急,知他在急什麼,想告訴他自己沒忘,卻被花解語以眼神制止。
她也知風隱在急什麼,玩興大起,想逗逗這個老前輩。故意問道:“前輩,你說我們把戰書貼出去,汪順會不會主動應戰?”
“嗯,這個……”風隱一心想著拜師儀式,那些心思想別的事,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雖是遊戲人生的老前輩,但在晚輩面前還是要慎重,以免說錯話留下話柄,有損前輩的聲譽。
“前輩,如果是您會不會應戰?”林義配合花解語作弄風隱。
“前輩英偉神武,修為蓋世,如果有人敢公然挑戰,他老人家定會應戰,斷不會做為世人恥笑的縮頭烏龜。”莫尤也來插上一腳。
“汪順此人最看重權勢,羽哥公然挑戰,他若不應戰必定威信掃地,今後在軍中難為將,在朝中難為官,在下以為他一定會應戰。只是此人奸猾,恐不會正面應戰,需防他耍花招算計。”長孫無憂頗有幾分書呆子氣,答得十分認真。
“這個憨徒弟,竟看不出幾個滑頭是在作弄為師,不過也好,他這一答倒是替老叫花解了圍。”風隱暗罵長孫無憂憨厚,對他的喜愛又多幾分。
“還是飽讀聖賢書的無憂實在,不像二弟與花姑娘一樣滑頭。新認識的莫尤兄弟能與二弟、花姑娘配合得相得益彰,人情練達實不像未滿十八的少年。”沒摻和進去的上官羽暗自評價幾個年輕人。
長孫無憂如此一答玩笑便再無法繼續下去,眾人埋頭繼續抄寫,前前後後抄了不下百份,抄完時已是酉戍相交時分,便吃了晚飯各自回房睡覺。
第二天,大家早早起床,先去望月鎮貼上幾份戰書,然後置辦香蠟紙錢,供果美酒等一應拜師所需之物,在望月客棧為長孫無憂辦一個盛大的拜師禮,了卻風隱的心願。
望月鎮諸事已了,再無停留的必要,眾人一商量決定取道皇城天風。
上官羽希望在天風城與汪順決戰,然後提著汪順的頭顱入宮,為枉死的飛羽軍戰士鳴冤。
他想的挺好,汪順卻並不會如他的意。如果品行不好的汪順,應付不了他的公然挑戰,早已死幾百回,豈能榮升徵北軍元帥的高位?
上官羽一行,接下來的報仇之路,並不會像他們想的一樣順利,其間波折頗多,在真正抓住汪順報仇時才知道汪順並非飛羽軍全軍盡歿的罪魁禍首。
他不過是一顆棋子,一棵消滅飛羽軍,消滅上官羽的棋子。飛羽軍的強大使得上官羽聲譽日隆,他漸盛的聲譽威脅到某個人在天風的地位,因此才想借汪順的徵北軍元帥身份,假獸人之手消滅飛羽軍和上官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