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宮中李隆基在得知李林甫去世的訊息後沉默了良久。

隨後才下詔追贈李林甫為太尉、揚州大都督,並賜班劍武士、西園秘器。

第二日李隆基又下詔拜楊國忠為相,兼文部尚書(天寶十一載李隆基改吏部為文部,唐肅宗至德二載複稱吏部),集賢殿大學士,仍任太清宮使、太微宮使、判度支使、山南西道採訪使、兩京出納租庸鑄錢使等。

收到詔命之後,楊國忠可謂欣喜若狂。

送走傳旨的內侍之後,他忍不住給自己倒上了一杯酒。

此時的楊國忠已經位極人臣了,權力甚至比李林甫當年更大。

這個時候他性格輕率急躁,為人輕浮的毛病也暴露出來。

說話之間也不如以往低調,往往強詞奪理,沒有風度。

在朝廷上生起氣來,甚至會挽袖揮拳,一副打架的氣勢。

甚至還學著當年李林甫那樣,出門前呼後擁,在家裡處理政務。

李惲得知楊國忠被拜相之後,也預料到會如此,不但自己寫了封信勸說楊國忠,也讓楊盈出面進行勸說。

不過楊國忠此時正是得意之時,如何聽的進勸說,口頭上答應的挺好,但實際行動上仍然我行我素。

不過他對如今朝庭出現的財政危機還是看的很清楚的,也覺察到了河北尤其是安祿山的問題。

楊國忠多次向李隆基提出要注意河北和安祿山的問題。

並勸李隆基詔安祿山入京,解除安祿山的兵權。

不過李隆基並不相信,只以為楊國忠是貪權,反而為此下令斥責了楊國忠。

楊國忠所做的事自然也被吉溫告知了安祿山,安祿山由此也記恨上了楊國忠。

……

范陽城中,安祿山把把自己的親信招集了起來。

隨後向眾人出示了吉溫送來的情報。

“諸位以為咱們如今該如何應對?”

安慶緒此時惱怒的起身道:“父帥,那楊釗就是一個小人,不若某派人直接把他給……”

說著話,他手上做出了一個割喉的動作。

安祿山聞言直接踹了他一腳,直接把他踹倒在了地面上,“說什麼胡話呢,楊釗如今可是右相……汝是想作死嗎?”

安慶緒從地上爬起來後,沒有言語,只是低著頭回到了自己的坐位,不過他心中卻是升起了一股恨意。

這時崔乾佑出言道:“大帥不必過於憂慮,如今皇帝還是很信任大帥的……只要讓皇帝繼續如此即可……”

安祿山聞言道:“乾佑可是有好辦法……”

崔乾佑建議道:“大帥如今該入京一趟!”

安祿山聞言眼睛一亮:“善,大善!”

安祿山隨即命人準備禮物,準備按照崔乾佑的建議入京。

楊國忠得知安祿山竟然主動提出入京,也是一呆。

李隆基則更加信任安祿山,反而在心中認為楊國忠太過小肚雞腸。

正好此時左相李適之以年老請求致仕。

李隆基經過一番斟酌後同意了他的請求,不久之後下詔拜韋見素為相。

安祿山在抵達長安之後,立即發動了金元大法,四處撒錢,籠絡朝臣。

除了楊國忠及其親信之後,長安五品以上官員幾乎都收到了其重禮。

就連剛剛拜相的韋見素和信安郡王府和李惲的祁國公府也沒有落下。

一時間整個朝廷上下皆是為安祿山說好話之人。

對李隆基和楊玉環兩人皆是竭盡所能的拍馬屁。

被忽悠的團團轉的李隆基甚至下詔與安祿山聯姻,命安祿山之子安慶宗尚榮義郡主。

……

李惲在被正式任命為朔方節度使之後,就把主要精力轉向了內政方面。

當然軍事上也沒有放鬆,不過首要的任務還是為未來的平叛戰爭做準備。

除了繼續加大屯田的力度外,李惲還派出了大量的人員尋找境內的礦產,尤其是鐵礦。

這日李惲正在將作營檢驗最新制作的一批甲冑,突然收到了中受降城送來的訊息。

“此事當真!”

李惲欣喜的向信使詢問。

“不敢欺瞞大帥,確實發現了大鐵礦!”

“好好好!”

李惲連道三聲好,隨即命人把信使安排下去休息了。

不過他自己此時卻是坐不住了。

第二日他就帶著李寧、趙廣漢、王虎等人前往了發現鐵礦的中受降城。

李惲一行出了靈州就快速向中受降城趕去。

在接近豐州城時竟然遇到了被髮配輪臺的王鉷一家。

望著被流放的王鉷,李惲不禁感慨萬千。

同時也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決不能得意忘形,王鉷一家的今天或許就是自己的明天。

李惲原本有意見一見王鉷的幾個兒子,但轉念一想卻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雖然未與王鉷的幾個兒子相見,但他還是給其留下了一些食水,並囑咐押送之人善待王鉷一家。

“李惲……”

李惲不知道的是,人群之中的王鉷幼子王博看著從身旁打馬而過的李惲,眼中卻是流露出仇恨的目光。

當他夜裡王博趁著守衛放鬆警惕之時偷了一匹馬,逃向了回紇的方向。

……

李惲抵達豐州時高適早就帶著人在等候。

如今的豐州城比起一年前卻是又繁華了許多。

城中也不復以往胡漢混雜的情況,滿城之人盡皆著漢服,行漢禮,說漢話,已經與關中地區類同。

高適也向李惲彙報了一下如今豐州的情況。

“君侯如今封州屯墾之地已經不下於漢時……”

“善,此皆達夫兄之功也!”

“無有節帥的支援,封州也難有今日……”

心情愉悅的李惲沒有急著趕路。

“諸君這些時日辛苦了,大家且休息兩日,三日後上路……”

他給士卒們放了兩天假,這些時日的長途行軍,士卒們的身體已經頗為疲憊了。

不過李惲也再次發現靈州並不適合作為朔方鎮的中心。

當年節度使駐地設定在靈州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對付突厥,可是如今突厥已經臣服。

許多突厥人甚至已經完全融入了大唐,如今朔方要面臨的胡人主要是回紇與契丹。另外就是未來河北的安史亂軍。

李惲再一次動了遷徙節度使駐地的念頭。

“中受降城或者安北都護府才是更適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