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點完傷亡,重新調整部署,長孫校尉去見皇帝軒轅正豪稟報傷亡情況,併為死者申請撫卹。

這一戰羽人全力進攻,御林軍共計傷亡五百人,其中輕傷一百五十人,重傷五十人,陣亡三百人損失很大。

羽人更慘,他們從地面進攻的軍隊不佔地利,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傷亡,一戰下來他們雖殺死殺傷御林軍五百餘眾,自己傷亡近三千人眾。

長孫校尉向軒轅正豪彙報完傷亡,又提議趁夜突圍,他認為敵眾我寡,現在又沒有防空的弩箭,等天亮羽人再次進攻便有全軍覆沒之虞。

軒轅正豪也認為目前最佳選擇是趁夜突圍,於是傳令下去全軍拔營,由長孫校尉指揮突擊隊,在東關南側撕開一個缺口突圍出去。

一旦主力突出重圍,突擊隊又由前隊轉後隊,負責阻擊追擊的羽人。

本來人族領地在東關北側,該從北側突圍。軒轅正豪與長孫校尉都認為黑羽知道北側臨近人族領地,會在北側佈下重兵防守。

甚至有可能,外鬆內緊故意放鬆對北側的防守,佈下口袋陣引突圍的御林軍去鑽。

南側緊臨羽人領地,就算軒轅正豪的御林軍突出去,也是進入羽人領地,還有機會繼續追殺。

黑羽手中兵力有限,不可能照顧到所有方向,最可能放鬆的就是南側的佈防,二人都選從南側突圍,足見其軍事造詣極高。

二人如此安排可說是算無遺策,但他們算漏一件事-黑羽的真實意圖。

二人都以為黑羽的真實意圖是消滅三千御林軍,殺死軒轅正豪便以此推算黑羽的佈局,而黑羽的真實意圖並非如此。

他們的出發點就錯了,推算出的結果自也錯得離譜。

黑羽沒打算要軒轅正豪的命,也沒想過輕易放他走脫,所以在東南西北四側都佈下重兵防軒轅正豪趁夜突圍。

他手中有近三萬精兵可調,分做四路人數也遠勝人族御林軍,且他們是以逸待勞有心算無心。

軒轅正豪與長孫校尉精心安排的突圍,也因料敵出錯沒能成功,還折損三百御林軍,可謂是雪上加霜。

突圍不成,御林軍只好退上東關死守,好在他們退回的時候羽人其他幾路人馬並未趁虛搶關,否則御林軍的形勢會更加兇險。

退回關上不見敵人,長孫校尉大惑不解,他想不明白其餘三路羽人為什麼沒有趁他們南側突圍來搶東關。

他想不明白,於是問軒轅正豪,結果軒轅正豪與他一樣也想不通。

二人談話盡入一旁玩耍的軒轅逸倫耳中,小傢伙抬起頭盯著父皇,一臉天真道:“父皇,也許黑羽並不想殺您。”

聽他如此一說,軒轅正豪仔細回憶白天與黑羽交戰的經過,細細一想還真如兒子所言黑羽並不想殺他。

若黑羽想殺他,把他誘上雲端的時候,應該與雲影、風從、雷旭、史可四人一起圍攻。

就算他軒轅正豪強無敵,也擋不住一個煉形巔峰修為的強者與兩個煉形中期、兩個煉形初期的強者合力圍攻。

黑羽沒有如此做,顯然是不想殺他,只是他先入為主沒往這個方向去想,才忽略了這個細節。

想通此節,軒轅正豪苦笑一下對長孫校尉說道:“我們都錯了。”

“若真是如此,黑羽發大軍來圍又為的是什麼?”長孫校尉一臉憂色,他實在看不懂黑羽的操作。

“朕也不知道。”軒轅正豪搖搖頭。

“太子!黑羽的目標是太子。”長孫校尉突然想起白天黑羽專攻軒轅逸倫。

“太子不過一垂髫童子,與他無怨無仇,他為什麼要殺太子?”軒轅正豪很不解。

“因為太子是神龍血脈繼承者,一旦太子覺醒神龍血脈,對羽族來說就是最大的威脅。”長孫校尉說道。

“朕是太子生父,尚不知太子是神龍血脈,黑羽從何得知?”軒轅正豪手撫下頜問道。

“臣也不得而知,或許他的第一目標不是太子,進攻的時候偶然發現太子,才變換目標。刺殺太子時激發龍魂護體,這才知太子是神龍血脈,更堅定殺太子之心。”

“嗯!有些道理。”軒轅正豪含首點頭。

不待長孫校尉回話,小軒轅逸論搶過話頭一臉天真道:“他為什麼要殺我?我又沒惹他。”

“倫兒,大人說話小孩子別插嘴。”軒轅正豪摸摸兒子的頭柔聲道,現在兒子是羽人第一目標,他很怕會失去這個兒子,不忍再嚴加管束。

“哦!”軒轅逸倫點點頭退過一邊。

“陛下,今夜沒能突圍出去已打草驚蛇,再想突圍幾不可能,我們只能固守待援。”長孫校尉見軒轅逸倫不再搗亂又說道。

“現在已無弩車,羽人空中優勢明顯,固守只怕也不容易。”軒轅正豪輕嘆道。

“確實不易,臣有個不成熟的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長孫校尉忐忑道。

“直言無妨。”

“羽人第一強者黑羽受傷,明日能否出戰成疑,臣以為陛下明日將是兩軍唯一的強點。”

長孫校尉說到此住口不言,雖然軒轅正豪已授他全權,但他還是不敢點軒轅正豪的將。

“你是想讓朕獵殺劣等馬擊潰羽人進攻?”軒轅正豪問道。

“以強殺弱雖是妙策,但羽人眾多陛下一人又豈能盡殺?臣是想請陛下游擊四方,專挑羽人煉形初期以上的強者下手。”長孫校尉說道。

“沒有黑羽牽制,朕要單殺煉形初期與中期的強者不過一招的事,長孫校尉此計甚妙。”

“陛下,臣不希望陛下取他們性命,只希望將他們擊傷。”長孫校尉說道。

“校尉是擔心敵眾我寡,一旦朕擊殺他們的強者會激怒黑羽,他會不管不顧與我拼命?”

“是,我軍的目的是護太子周全等待援兵,用不著激怒羽人跟他們拼命。”

“校尉考慮得周全,朕記下了。”

“謝陛下不治臣僭越之罪。”長孫校尉如釋重負,跪地請罪。

“你為朕分憂何罪之有,本當重賞,怎奈身陷重圍無貴物傍身,只能回到帝都再行賞賜。”軒轅正豪雙手扶起跪地的長孫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