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問道:

“你給我看這個幹什麼?”

冷無香笑道:

“在我的認知裡,大夫分作內外兩科。

外科我從未涉及,以後可能會涉及,但目前還是以內科為主。

治療內科傷病的流程是,用望聞問切的方式斷證,用祝由、針灸、按摩、草藥等形式來治病。

我走的是草藥治病的路子,所以如何炮製藥材,斷證後如何開方,就成了關鍵。

不瞞老方你說,藥理我早就滾瓜亂熟了,方子也看過不少,望聞問切的理論更是滾瓜亂熟。

但光紙上談兵沒用,以把脈來說,就連最簡單的浮脈我有時候都摸不準。”

老方是見過世面的:

“學醫是這樣的,得師父手把手的帶,手把手的教。”

“可是我沒有師父,總不好直接拿病人試驗我的理論。

這次楊掌櫃他們一窩蜂把病人推到我這裡,倒成全了我。

那些病人來抓藥,都帶著大夫給開的方子,我根據方子反推他們的斷症思路,再結合我親身對病人的望聞問切,便能印證、修正我的理論。

不瞞你說,單這半個月,我的醫術便已提高不少,脫離教條。”

“原來如此,你可真聰明!”

老方又問:

“可是老這麼下去也不行啊,你又要學醫又要抓藥,還要炮製藥材,忙得過來?”

冷無香將李學成的病歷拿過來,放在厚厚一沓病歷上:

“且再等等,我醫術小成之日,便是楊掌櫃付出代價之時!”

……

新的一天。

冷無香才開門不久,一個男病人走了進來:

“冷大夫,我抓藥。”

冷無香在藥櫃前坐下:

“方子給我看看。”

病人將方子遞給冷無香。

冷無香展開一瞧。

——生地黃、當歸身各兩錢,牡丹皮半錢,黃連六分,升麻一錢。

——五味藥全部碾成粉末,水一碗半,熬成七分,去滓,放涼服用。

一看這方子和用法,冷無香便知道開方人乃是東城醫館王大夫。

“雖然礙於病人要求,他不得不同意他開方我賣藥,可為了加大我的工作量,他開的都是些需要把藥材磨成粉的方子。”

“真是一個可愛的小老頭。”

想罷,冷無香道:

“為病人安全考慮,我在抓藥前通常會複診一遍,可以嗎?”

病人問:

“要額外收錢嗎?”

“不。”

“那好,有勞冷大夫了。”

冷無香示意病人在自己對面坐下,把兩條胳膊伸出來。

雙手同時把住病人左右脈搏,冷無香一邊診脈一邊觀察病人。

心中有數後,冷無香拿出一張白紙:

“姓名。”

“萬二牛。”

“年齡。”

“二十七。”

“哪裡不舒服?”

“牙痛。吃熱食、喝熱水時尤其痛。”

“胃口怎麼樣?想不想喝水?”

“胃口還可以,但總是便秘,所以我都不敢多吃。喝水的話,比起沒病之前,每天要多喝兩大瓢。”

“感覺熱還是冷?”

“雖然現在是秋天,怕冷的人都穿襖子了,但我還是感到熱,晚上睡覺總是不自覺把被子踢開。”

“出汗嗎?”

“沒少出。”

“睡眠怎麼樣?”

“睡眠還可以,就是早上起來的時候,眼屎都快把眼睛敷住了,掙都掙不開。”

“還有其它要補充說明的嗎?”

“有,每天辰時和巳時我都會心煩意亂,就跟身體裡有塊炭火在燒一樣。”

“來,張嘴我看看舌頭。”

“啊~”

瞄了一眼舌象,冷無香繼續‘唰唰’寫病歷。

——萬二牛:男,二十七歲,面色通紅,牙痛喜涼,發熱欲飲,脈滑大而數,有汗,大便不通,辰時、巳時燥熱不安,舌紅苔黃,口乾舌燥。

——斷證:胃有積熱。

——開方:清胃散+決明子(生地黃、當歸身各三錢,牡丹皮半錢,黃連五分,升麻一錢,決明子五錢。)

用法:五味藥全部碾成粉末,水一碗半,熬成七分,沖泡決明子,去滓,涼服。

之所以另外加了五錢決明子,是因為萬二牛除了胃有積熱,也有肝風經熱的苗頭,佐證便是他口述的能把眼睛都敷住的眼屎。

所謂上工治未病,既然有苗頭,冷無香當然順手將其撲滅。

決明子的功效為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簡直不要太對症!

雖然如此,冷無香還是按照王大夫開的方子給萬二牛抓藥。

單獨又裝了五錢決明子,冷無香道:

“黃連等藥瀉火是挺強,但味道也挺苦,這五錢決明子你一起買回去吧,喝過藥後,喝點決明子茶壓一壓。”

萬二牛問:

“決明子還能當茶喝?”

“當然,像你這種易上火的體質,只要不是陰虛火熱,平時多喝決明子茶好處不小。”

“我記住了,謝謝冷大夫。”

冷無香:o(* ̄︶ ̄*)o

萬二牛走後,另一個病人又來了。

冷無香繼續以複診的名義充實自己。

如此半個月,隨著接觸各種病人越來越多,冷無香思路大開,斷證開方越發熟練。

又半個月後,得到印證的醫學理論在他腦海中變得融會貫通。

又又一個月後,整個斷症、開方、用藥、製藥的思維理論在冷無香腦海中融為一體,好似天成。

往往斷症後,他立刻能想出好幾個治病方子,再快速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那個。

若是某種藥沒了或不夠,他也能馬上想到最適合頂替的那味藥。

到了這個階段,冷無香越來越追求細節。

就其它四位大夫的行醫風格,冷無香也有了更多自己的體會。

清水醫館徐大夫,治病最在意陰陽平衡,也最擅長利用陰陽平衡,因此妙手頻出。

東城醫館王大夫愛用各種散劑,尤其善於治療熱證,效如桴鼓。

青山堂大夫愛用各種上品藥材,如人參、茯苓、石鐘乳等,擅長的方面在於補。

但他經常亂開補藥,估計是以前靠賣貴藥掙錢的習慣改不掉,也可能只是單純醫術不精。

健康藥鋪大夫也擅長補法,同時擅長吐法、消法,治療食物中毒有一手,且熱衷於給人減肥,不少他那裡過來的都是女客。

卻還不等冷無香就他們的優點進行深度學習,便傳來了清水醫館將要停止營業的訊息。

冷無香顧不上研究學習,再一次找到徐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