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月九號 下午 空調好冷

你們猜我找書找到了什麼?

原本是想找古龍的《大唐雙龍傳》的,但是沒有找到,反而是找到了一個封面寫著古龍作品集,完了翻開裡面是金庸的碧血釵,書頁都泛黃變硬了,還有一些紅黃色的斑點,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老古董了。

我想找《大唐雙龍傳》是遺憾沒有看過這書,但是我小時候看過電視劇,當時不記得是央視哪個臺了,可能是CCTV1,放《寶蓮燈》、《薛平貴與王寶釧》、《魔幻手機》、《大唐雙龍傳》……

就是當時看的電視劇,我要是沒記錯的話,裡面主角好像修煉的是長生訣,還有一句“腳下七星,剋制帝王”。

不好意思,又跑題了。

我其實是想從頭學一下寫作,書太多了,不知道借什麼,最後我還是放棄了一本講推理小說寫作的,選擇了王彬的從文字到敘事,別問,問就他的包裝比較好,沒錯,我是有點俗,因為有些書真的很容易損壞,所以我喜歡那些硬厚封面的。

這章就拿來做摘抄吧:

敘述與聚焦,是兩種不同的敘事方式,敘述是“講”,聚焦是“看”。聚焦可以來自敘述者,也可以來自小說中的人物。來自人物的聚焦不僅可以提供呈現式場景,而且可以作為故事的節點推進故事的萌*與發展。

……分割線……

沒看出什麼,我只想問能不能說人話,能不能寫漢字,萌*這個詞我打不出來,那是一個薛下面加個木,我不明白了,你不用生僻字寫不了書了是吧,什麼意思我還只能猜,網文的興起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吐槽了,繼續摘抄:

動力元是小說中的重要因素,沒有動力元便沒有故事,而沒有故事的小說是不存在的。

(好吧,我本想說這個可以有,但仔細思索,要是明確定義的話,這個還真沒有。)

如何利用動力元以及相關動力因素,製造情節,推演故事,刻畫人物以及相關場景,是必須認真思索的問題。

動力元是一個因果關係。因,是動力;果,是結局。因,可以來自敘述者,也可以來自人物,甚至可以來自文字中的句子、片語與單詞。

動力元又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有動力元,也有次動力元、輔助動力元,甚至非動力元。

動力元決定小說樣式。

動力元的種類不同,小說的樣式也不一樣,決定小說樣式的是動力元而不是其他因素。

任何一個讀者,大概都有這樣的感覺,在小說的背後,彷彿有一種動力,推動著小說中的人物、情節、思想、情感、環境、氛圍,在讀者的注視下,漸次展開。換言之,文字中的故事發生了變異。這種推動故事變異的因素,我們稱為動力元。

對讀者而言,動力元,即小說的吸引力,如何利用這種吸引力而引導讀者閱讀,並且使其產生這是文字內部自然發生的錯覺,是一個應該關注的問題。

……

情節與性格是構成小說的基本要素。對這兩個基本要素的不同側重,從動力元的角度看,實質是動力元不同型別的轉移與變化。在中國,古典白話小說,早期以情節為重,故而因果緊密,因此表現在語句中,動力元多而次動力元以下者少,敘述起來緊湊迅捷。

……分割線……

看了以下關於敘述者的定義,現在的網文大多是第三人稱在這裡好像叫做第二敘述者,抄給你們看:

敘述者背後的敘述者,成為第二敘述者。

第二敘述者是非具體的,是一種抽象的存在,潛藏於敘述者之後。

這些潛藏者,像幽靈一般無所不在。讀者可以繞過敘述者,與他們進行交流,從而對敘述者的議論、情感、價值觀與文化品位,進行觀察與思考,採取一種評薦、肯定、疑慮或者反對的態度。

……分割線……

又胡亂翻了翻,這不是我想找的書。

這本書主要是剖析文字和敘事的,但是我想知道是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我也不是沒有搜過,但是搜出來全都是教你怎麼演講的。

現在到晚飯時間了,我看還差七百字,回來打算把這一章寫完。

剛剛又去翻了一下蛤蟆的回答,他主要講的是,一個網文作者需要歸納自已的故事核,像同樣是建立組織,《我有999種異能》就幾乎一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將龐然大物般的組織建立起來,而《超神機械師》則是主角作為NPC拉攏不死異人的玩家,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黑星軍團。

同樣是失憶,《賭神》裡周潤發就是十分經典地最後找回記憶吊打反派,齊夏則是故意造成自已的失憶。

你會發現金庸非常喜歡寫跳崖,張無忌被逼跳崖得《九陽真經》,小龍女主動跳崖則是得到了斷腸草的解藥。

都是是找夥伴得下屬,葉修在小網咖教了唐柔,白羊改造了燕知春的智商,而陳伶一再拒絕柳輕煙卻九死不悔。

這些故事的背後,總結歸納起來的故事核是一樣的。

按蛤蟆的話說,一個作者應該先有自已歸納整理的幾十個故事核,然後再由這些故事核改造變形,得到各種各樣不同的故事。

套路是什麼?套路就是網文前輩們總結出來的經驗工具。

為什麼要走套路,因為這樣事半功倍,不走套路的人大多是摔死了,很少有建立新流派的。

仔細想想《我不是戲神》寫的就是好看,哪怕它也有寫套路,最經典的換地圖。

極光界域、紅塵界域、無極界域、南海界域……

每換一個地圖,主角的實力強大幾分,這是很老的換地圖升級流寫法了,但他寫的就是好看。

寫的好不好取決於作者講故事的能力怎麼樣,套路不但不會影響一個人的水平,反而有助於新人作者的發揮。

所以,蛤蟆似乎還是沒有教會我,嗚嗚。

改造故事核是讓故事能夠發展下去,但是我的問題我感覺更大的是寫不出來好的東西。

我還得再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