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2 接第一章。
因為上一章滿兩千字了,我就不浪費字數了。
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開始寫網文應該是不到三個月之前。
過年在家,心血來潮動筆,就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有兩本十萬字出頭的完結書,不咋樣,不推薦你們看,當然,如果想挖我黑料另當別論。
為了避免大家給我取外號,我決定先給自已取個“孫十萬”的外號。
不是三國合肥十萬送人頭的孫權,雖然人家也被戲稱孫十萬。
我是因為每次寫到十萬字出頭,就草草完結,然後像個孫子一樣滾去開新書,所以自稱“孫十萬”。
一本書十來塊收益,番茄一百才能提現,也就是說我孫十萬完結十本書就有收益了。
番茄的打賞抽成大概是三分之二,因為我打賞給自已0.3的廣告,到作者端就有零點一,我不知道其他的禮物抽成怎麼樣,因為我沒錢打賞。
說回更新的問題。
番茄是每日四千算打卡成功,六千算爆更。
其實也能理解,因為網文不同於傳統文學,賣整部作品,網文是一邊寫一邊給讀者看的。
每天兩更是必要的,不然讀者就會忘掉之前的劇情。
像我之前看《娛樂春秋》一樣,前面的忘了,看後面有割裂感,體驗感很差。
重刷一遍的話,我又不喜歡看看過的內容。
就導致了放棄追讀。
相信有很多讀者都是養書,養著養著就不想看了。
因為我自已經歷過。
像我現在在番茄追《我不是戲神》和《十日終焉》都能銜接上。
之前《異獸迷城》就是一兩個月更新幾十章,然後我忘掉前面的內容就棄坑了。
現在雖然把大結局看了,但其實書的後半部分根本沒讀,也不記得中間的具體內容了。
番茄每天更新四千就有積分,用來升級作家等級的,雖然零級和一級沒有什麼區別,但我還是盡力保證每天四千拿積分。
因為男人就是這麼無聊,每次樂跑兩公里,樂跑次數給你加一,我都有空就去跑。
對就是為了那個升級,即使沒有增加什麼功能。
男人至死是少年,就當遊戲了,再無聊的遊戲都有人肝不是。
後面作家等級升高之後,就可以插圖,寫番外之類的,反正我目前也用不到,不急,慢慢來。
番茄的稿費大致是在月中發,好像是說在每個月第二週的星期幾來著,這個不重要,我也不記得了。
然後番茄是兩萬簽約,三萬可以推書,八萬可以驗證,十萬可以正式推薦,至於二十萬、五十萬和一百萬的書測,別問我,問就是我也沒搞過。
三萬的推薦其實不重要,不搞也沒問題,甚至更好,主要是給真正耐不住寂寞的純新人,推薦自已書的地方。
當然,該撲還是撲,一飛沖天的大多是大佬的馬甲以及有文學基礎的非網文作者。
兩萬簽約是線上的電子籤,相對傳統簽約是比較方便的了,當然合同什麼的,我也不是法律專業的,看不懂。
但是不籤你沒推薦沒人看,也拿不到錢,除非你是真的純愛好。
番茄寫書不發也可以,還可以幫你識別大部分的錯別字,當然有時候非錯別字一直識別錯,也很煩。
我是寫了一段時間之後有的AI工具和智慧封面。
AI我反正是用不習慣,寫出來的東西真的像是縫合起來的屍塊,到處透露著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可是故事是要好看的,不是要政治正確的。總之,就是過猶不及,讓人會有些反感。
封面功能倒是不錯,聽別的新人作者都是去買的封面,我倒是沒有。
我一開始的封面,就是自已找網圖,或者AI繪圖,然後用PPT寫書名和作者,再截圖調整圖片的大小比例,生成的封面雖然簡陋,但能過番茄的稽核。
一開始我的想法是,寫的好,封面就不重要了,寫的不好,封面就浪費了。
雖然不太好評價當時的想法,但就這麼過來了。
現在我使用番茄的智慧封面和AI作圖之類的差不多,不過提供了專門用來作書名的字型,這個我不會弄,我感覺還挺不錯的。
就是人工智慧該智障的時候還是會智障,要好幾次才能勉強畫出自已想要的圖。
不過封面嘛,更多的是個人的喜好,番茄的封面功能已經很不錯了。
八萬字的推薦驗證可以選擇不開始,但是我找不到理由。
因為這七天的推薦驗證期是試水你的書的讀者型別的,為十萬字的正式推薦作準備。
推薦驗證開始後最好就是每天四千,所以最好之前多存一點,這樣也不怕有什麼意外,比如突然懶癌犯了,突然卡文了等等。
十萬就是正式推薦了,可能是書會放到番茄的推薦榜和書城吧,我不太清楚。
反正流量就開始變大,當然資料主要還是取決於書的質量。
其他的資料太多不好說,說一個比較公認的資料吧,十萬字的完讀率,這個資料比較晚才出,合格線一般普遍認為是15%。
一個完讀率5%的作者,心被狠狠地紮了一刀。
好了,後面的事你們也知道了,資料太差的作者,草草十萬字出頭完結,然後像個孫子一樣跑去開新書。
起碼我不太監的好吧,最多就是爛尾,我的書寫到十萬資料太差我也給個結尾完結。
就是不知道番茄的完結推有沒有用,對,據說番茄完結還會再給一波推薦。
當然,也就我這樣的新人作者考慮這個。
那些個老油條觸手怪都是一週內十萬看資料,能起飛就繼續更,不行直接切。
誰叫我是個有始有終的男人呢!
後面的書測我就沒有弄過了,聽說就是讓多準備幾個書名和封面,然後越晚測越好,再給你一波流量,最後選擇一個最好的書名和封面。
可能的確會有的讀者因為書名和封面放棄一本書吧,我之前還是讀者的時候倒沒注意,現在想想,自已的確會因為一個書的封面和書名點進去,不過看過的書太多了,能被遺漏的大多是不合自已胃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