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去世後,由宋真宗趙恆第六子趙禎登基稱帝,他的生母為李宸妃。登基時候年十三歲,由章獻明肅皇后劉氏垂簾聽政。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此時宋仁宗趙禎十八歲,包拯年二十八歲。
仁宗即位時,年齡幼小,太后劉娥(養母)垂簾聽政。聽政期間,聽從王曾和呂夷簡等人建議,把天書隨同真宗一起葬入永定陵,下令禁止興建宮觀,廢除宮觀使。設定諫院以瞭解下情,嚴懲貪汙以澄清吏治,重視水利以發展農業,發行官交子以通天下之有無。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二十九日崩,享年六十四歲。
包拯考中進士後,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父母年邁,包拯請求在合肥附近就職,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父母又不想讓他離開,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父母。幾年之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同鄉父老多次前來勸慰勉勵。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
宋仁宗趙禎娶吳王曹玘的女兒曹氏月娥為妻子,並且冊封為皇后,全號“慈聖光獻皇后”。
曹皇后有兩個弟弟,長弟曹佾,字景休,為大國舅,二國舅曹然性格蠻橫,不行善事。
曹景休生於八月十五,邢臺寧晉人。當今皇帝封他為濟陽郡王。
曹景休的弟弟曹然向來自恃為皇親國戚,逞能為惡,搶奪百姓的田地佔為己用,而且經常同不法小人為伍出行。當地的陳路馗、張建封、駱王雨組織一個叫鐵頭幫的幫派,經常欺行霸市,二國舅曹然經常和他們狼狽為奸。這三人名聲不好,找不到女子為妻,就經常調戲婦女,訛詐他人錢財。有個叫程欽欽的人假冒大夫,非法行醫,害死人命,為了保住性命,勾結二國舅曹然。有個有龍陽之好的叫萊嘉意的男子,騙人女子為妻,後來妻子發現告官於包拯,包拯判其和離。
曹景休自始至終,竭盡全力地規勸弟弟曹然,都沒法讓弟弟曹然改過自新,還讓曹然視若仇人。曹景休心想:天道自然,天理昭昭,積德行善之人有餘福,作惡積多必然自斃。天道自然規律不可更改,只有多行善事才能彌補我弟所犯下的罪孽。於是大國舅曹景休謹行作為,哪裡有難處他便盡心盡力救濟幫助,頗得民心,但是仍然難規勸到其弟曹然。
曹景休之弟曹然看上了一個秀才的妻子,讓護院一干人將這有夫之婦人擄走,對其霸佔。這秀才的妻子武芸娘非常痛苦。秀才劉秀全對此義憤填膺,將二國舅曹然的所作所為寫成狀紙上告衙門。在縣令包拯得知此案不久,二國舅曹然派陳路馗、張建封二人將秀才劉秀全殺死,拋屍於枯井之中。曹景休對弟弟曹然的惡行實在忍無可忍,他差人悄悄地把劉秀全的妻子放了出來,並且給她一百兩銀子作為補償。
武芸娘死了丈夫非常難過,對丈夫劉秀全的慘死耿耿於懷。展昭讓人保護芸孃的人身安全,並且調查出二國舅曹然和一干人等所犯下種種罪證,交於包拯。
包拯不畏強權,全然不理會曹然是當今曹皇后的弟弟,將其抓捕入監獄關押起來,秋後問斬。曹皇后和弟弟曹景休親自來開封府勸包拯釋放了他們的弟弟曹然。包拯斷然拒絕,並且為了防止宋仁宗在秋後問斬之前要大赦天下,放出作惡多端的二國舅曹然,當下立刻命人將二國舅曹然處斬。而二國舅曹然的那些幫兇也全部被抓捕入監獄,不久也把他們全部處死。
二國舅曹然被處斬後,魂魄是為惡鬼,不得輪迴轉世,必須打入地獄受刑。二國舅曹然在陰曹地府裡的貪官判官孫曉果的幫助下逃到人間,陰魂不散日日夜夜在國舅府搗亂。那撕心裂肺的鬼魂的叫聲擾得國舅曹景休食寐不安。曹景休甚為憤怒,斥責道:“生前仗勢作惡,為非作歹,死了做了鬼也不改過自新,不是我曹景休不念兄弟情義,實在是你作惡多端,自作自受,自招果報。”
太極左宮真人正陽子漢鍾離化身成一個穿著黃袍的茅山道士來到了國舅府,告訴曹國舅景休說自己可以收伏其弟曹然的鬼魂。曹景休請他入府院,夜幕降臨的時候,那道士用法術召來二國舅曹然的鬼魂,並且把曹然的鬼魂收入一個瓶子裡,用施法的塞子塞住了瓶口,瓶身也貼上了符籙。
那道士對國舅曹景休說道:“令弟作惡多端,貧道將他魂魄鎮在這個瓶子裡,瓶子裡自然變化十八層地獄和鬼差,讓他受刑。只有國舅爺多多行善積德,滿三千功德,並且誦《金剛經》三千遍迴向於令弟,百年之後他才可以洗盡罪業,重新投胎。”
說罷,那道士轉身就消失不見了。
包拯審案明察,執法嚴峻,不畏權貴,不徇私情,清正廉潔,令行禁止,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去世,享年六十四歲。宋仁宗親自弔唁,並且為其輟朝一日,封包拯諡號“孝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