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權回到將軍府便愁眉不展,他母親螣氏見狀,關心地問道:“權兒,有什麼事情讓你這般煩惱。”
鍾離權回道:“娘,並沒有什麼煩心事。”
其母螣氏說道:“權兒,有事就不用瞞著母親了,阿生都已經把事情告訴孃親了,你不用瞞著家裡人。梁冀藉著他父親曾幫助光武皇帝起義登基的勢力才做上丞相這個位置,他用手段奸滑之言蠱惑皇上只給你兩萬人馬士兵,如何能對付得了北匈奴他們。”
鍾離權聽了母親螣氏的一番話,無奈地嘆了口氣,說:“與北匈奴之戰,皇上已經下旨讓我主將領兵了,騎虎難下,不打是違抗聖旨,打又沒有多少勝算。”
螣氏道:“如今梁冀這個賊人在朝野權勢甚大,在位假公濟私,貪贓枉法,當年你父親揭發他串通竇皇后謀害其他妃嬪之事,被他懷恨在心,多次要加害你父親。”
鍾離權道:“天無絕人之路,雖然有困難,兵法雲兵者詭道也。以奇計定能取勝。”
於是鍾離權趁北匈奴士兵們紮營不久,暗中偷偷領著士兵趁北匈奴士兵熟睡之際夜襲敵營,果然大勝。
不久吐蕃來犯。鍾離權又大退吐蕃軍隊數十里外。有一白衣道人進入吐蕃軍的軍營大帳中被抓住。吐蕃將軍凱布倫質問眼前這個白衣道人:“你是不是漢軍派來的奸細?”
那個白衣道人狂笑了三聲,身上被捆綁的繩索自動脫落,令旁邊計程車兵驚訝不已 。白衣道人淡淡的說道:“貧道是來幫助將軍一臂之力的。”
吐蕃將軍質問道:“你從哪裡來的,我憑什麼相信你。”
白衣道人說:“貧道從海外仙山而來。將軍此次大敗,甘心退兵返回吐蕃?甘心讓這個鍾離權在漢朝廷揚名立萬?”
“道長有何高計?”
白衣道人回道:“貧道有一陣法,可使漢軍慘敗,此法陣乃是金光削魂陣,凡入此陣的人就會心神不寧,神經錯亂,到時漢軍肯定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形如豬狗。”
白衣道人又說:“將軍幫貧道挑選三百名精壯士兵,貧道在擺陣,三百人按我指令站在對應的位置,漢軍一定有來無回。”
此白衣道人是何人物乎?乃是東海龍王敖廣之子敖章,花龍太子所化。
這敖章兩百年前與東華上仙有些恩怨,於是暗中與其作對,阻止八仙歸位。
這個時候,漢朝的軍營之中不知道從哪裡來了一位穿著紫袍的道士出現。
那紫袍道人從來袖子裡取出來一張黃符,遞給了鍾離權,說道:“貧道自終南山而來協助將軍,此符可幫助將軍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解除兵困之難。”
鍾離權接過黃符,卻把黃符撕爛,怒道:“你這個假道士就不要再這裡裝神弄鬼妖言惑眾了!我鍾離權行軍打仗從來不靠道士幫忙。”
殊不知這個紫袍道人乃是東華上仙所化。紫袍道人只留句話:“鍾離將軍自大過頭,恐怕不久必定兵敗於此。”話音剛落,那道人原地轉身便消失不見了。
鍾離權見狀,只是呆了半會,方才吐槽道:“臭道士,只不過是會一些障眼幻術就想騙得了我。”
鍾離權不理會道人之勸,次日起兵果然陷入迷陣,漢軍大敗,他則敗走逃往山谷,迷失了道路。
日漸西沉,鍾離權在逃亡的路上是又累又渴。此時遇見了一個蓬頭卷鬚、身披草衣的僧人,引其行走了了數里來到了一個村莊。那蓬頭卷鬚的僧人給他倒了茶水,對鍾離權說道:“此處乃是東華上仙曾經修煉的地方,鍾離將軍可以休息休息。”
鍾離權聽了,喝了幾口茶,不悅地道:“你這個胡僧,說話真是饒舌。”那草衣僧人聞言,嘆了口氣就走開了。這個時候,但見有一個人走了過來,身穿白鹿裘,手執青藜木杖,他對鍾離權問道:“來者可是漢朝廷大將軍鍾離權乎?”
鍾離權應聲回道:“正是。”
那人又說:“你攻打吐蕃兵敗,逃亡此處,你還想回去向當今漢皇帝覆命嗎?何不寄與此處?”
鍾離權聞言,心下一驚,暗想:這老人家如何知道我前來?又如何知道我兵敗吐蕃逃到此處?一定是奇能高人,我應該求他指點迷津。
此時的鐘離權已經是飢餓無力疲憊不堪,於是對老人哀求道:“先生神機妙算,一定是奇人高人,鍾離權願意拜老先生為師,求先生指點迷津。”
那老人聞言,原地轉身變成一位身穿八卦黃袍,頭戴蓮花冠的美髯道人。此是東華上仙是也。
此時那個蓬頭卷鬚的胡僧也出現在東華上仙的身邊,他就是鐵柺李。鐵柺李說:“東華兄,你就度化此人,我去兜率宮同太上老君下棋去。”說罷,騰雲駕霧飛走了。
東華上仙於是收鍾離權為徒,因為他是東漢將軍,又叫漢鍾離。
東華上仙傳授漢鍾離長生真訣、金丹篇和青龍劍法。鍾離權在終南山閉關修道。
俗話說“洞中雖一日,世上幾多年。”
漢章帝劉炟在位三十年之久,駕崩之後由劉肇登基為皇帝。不久東漢朝廷日漸衰敗。東漢的第十一位皇帝漢靈帝即位後沉迷酒色,,重用宦官,終於在中平元年爆發了黃巾之亂。後來東漢滅亡,魏蜀吳三國鼎立,後來魏國消滅了其兩國。
漢鍾離得道出關的時候已經改朝換代的時代是魏朝。漢鍾離改名金重見在魏朝當官,直到晉朝以後就修成大道。此時漢鍾離的形象也發生了變化:丫頭雙髻,坦腹大衣,膀大腰圓,龍眼虯髯、手搖棕扇—此扇乃是火龍寶劍變化而成。
他後來又到崆峒山紫金峰中修煉,得到了玉匣秘訣,修成真仙。被玉皇大帝召上凌霄寶殿,敕封為“太極左宮真人”,賜威烈猛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