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在輕武器方面佔優,應多利用近戰、運動戰、夜戰,儘量避免重兵頂牛的塹壕對壘戰術,使敵重火力的優勢無法發揮。”宋鴻飛又道。
民24半自動步槍和通用機槍量產了一年多,除教導總隊外,在最精銳的幾支調整師部隊如36師、87師、88師和稅警總團也已經全面換裝。
宋鴻飛也知道,其他部隊今年剛剛換裝,尚未能把西京之戰後由教導總隊推廣的先進技戰術訓練全面開展,對新式槍械所帶來的戰法和技戰術的變革還不能領會貫通。
這也是他為何急於要來前線瞭解新槍裝備後實戰狀況的原因。
其實其他幾支部隊的主官王又平、宋蔭國、孫元良和黃憑家等人,也深感自已部隊中懂現代戰術的基層軍官和軍士匱乏,就趁著桂率真總隊長訪歐之際打教導總隊的主意,大開價碼挖人牆腳,承諾只要人過來就官升一級,士兵升軍士,班長升排長,排長升連長。
搞得他們一期的老同學副總隊長周振強火冒三丈,教導總隊自身也要擴充,這年頭人才是寶貝,可遇不可求,自已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才哪能讓別人挖了去?
周振強對他們只有怒目相視,防他們跟防賊似的,心裡也在暗暗嘀咕開了:“當初你宋鴻飛為了3團首開先河大挖別人牆角,得,這下別人挖到自已頭上來了。”
不過周振強也意識到其中有很大的區別,當初別人是自降身價也要來,現在是別人開出高價讓自已部隊的人去。
由於教導總隊威名赫赫,待遇又好,大多數人都不為所動,軍官們寧願在教導總隊當排長,也不願到別的部隊當連長。
只有極少數懷著軍官夢想的老軍士動了心,畢竟士兵和軍官是天壤之別。事關士兵的前途,本身教導總隊的主旨也正是作為種子軍向其他部隊開枝散葉,周振強也只能忍痛割愛。
一說起新式半自動步槍和機槍,87師司令部裡終於一掃方才鬱郁沉悶的陰霾氣氛,眾人神情振奮了起來。
早前新槍只有教導總隊試點換裝,87師的官兵只能眼熱萬分羨慕不已。等他們自已也換了裝,精度高、重量輕、結構簡單、可靠性強、火力強大的半自動步槍和通用機槍,讓他們愛不釋手。
其實還有一點搬不上臺面的原因,讓所有換裝部隊計程車兵都對新槍的設計者宋鴻飛無比感恩戴德。由於半自動步槍連續射擊的後座力,士兵需經過更高更嚴的訓練才能掌握,對士兵的體質也有更高的要求,身材瘦弱計程車兵首先要面臨的就是心理上的牴觸,自然不好掌握。
教導總隊在宋鴻飛的帶動下,嚴禁剋扣糧餉,每一分夥食費都吃進了士兵的嘴裡,教導總隊計程車兵身強力壯,一股子精氣神滿滿,同樣的身高條件體重能比普通部隊計程車兵重了將近8公斤,掌握新槍當然沒問題。
其他幾支部隊的主官也明白了這一點,剋扣糧餉不敢說完全杜絕,起碼各部隊伙食大大提高了,真真切切的每天兩幹一稀,有油有菜,葷腥也多了。單憑這一點,就讓宋鴻飛在這幾支調整師部隊的聲望高到了極點。
到了淞滬戰場,半自動步槍和通用機槍迸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87師官兵們洋溢著一臉難以置信的驚喜:
“新槍火力猛!又輕快!”
“可以行進間持續射擊的重機槍!”
“可伴隨步兵分隊衝鋒,提供不間斷的機槍火力!”
這是前所未有的場景,在通用機槍問世之前,誰也不曾想到重機槍還能這麼使用。
這也是國軍一線部隊手中絕無僅有的佔據了優勢的武器裝備,讓日軍吃盡了苦頭。
“新槍完全能壓制住日軍的輕武器火力,士兵們都讚不絕口呢!”副師長沈發藻道。
“半自動步槍和通用機槍火力強,重量輕,極具機動靈活的優勢。”參謀長夏聲道。
氣氛一下就活躍了,一眾參謀軍官熱烈討論起來。
“宋團長說得很對,日軍重炮多,塹壕對戰我們很吃虧,遭到敵火力壓制,我們光捱打,很難有還手之力。”
“小日本的92式步兵炮可打得準,它們步兵發起攻擊前,先以準確的直瞄炮火打我們重機槍火力點。我們87師裝備了通用機槍,機動能力強,情況還好些。像61師、98師他們是馬克沁,重量大,轉移不便,61師的一個旅開戰不到一天,重機槍就被打掉了一大半!”
“鬼子的擲彈筒也忒賊,神出鬼沒的,很讓人頭疼!”
宋鴻飛道:“我們就得揚長避短,戰術運用要圍繞著輕武器的優勢進行。根據教導總隊的實戰驗證,裝備半自動步槍的一個步兵班,野戰條件下防禦正面寬度可達100米,同時加大防禦縱深至100米,依託捷克式輕機槍為火力支柱,以半自動40發\/分鐘的火力密度,能保證形成足夠的火力控制網。”
87師司令部的軍官們都在仔細聽著,不免有些吃驚,按照以往的步兵教範,一個步兵班的防禦陣地最多不過三四十米的寬度範圍。
“當然這個寬度不是絕對的,根據戰場地形和環境條件適當縮小,以不妨礙班長觀察和指揮為限。”宋鴻飛神色鄭重地道,“核心要義就是兵力分散、火力集中!”
87師參謀們若有所思,按照半自動步槍的火力密度,一個戰鬥小組3支民24式就可以抗衡日軍10支三八式步槍,疏散兵力可以防止敵炮火密集殺傷,又能保證有足夠的火力攔阻敵人的衝鋒。
宋鴻飛在一塊黑板上比劃著。
“陣地要縱深佈置,至少要形成前哨警戒陣地、主防禦陣地、預備防禦陣地的縱深配置,並構築足夠的散兵坑、掩蔽部、防炮洞工事,防止敵重火力大面積殺傷。班、排、連、營、團,各級皆然。”
“民24式通用機槍機動能力強,要摒棄以往馬克沁那樣的固定佈置方式,多設定幾處機槍火力點,不能在一處長時間射擊,要適時轉移,以防被敵炮火鎖定陣位。同時,也能達到隱蔽殺敵的效果。”
“兵力部署的原則是縱深梯次、多囤少擺,前沿只留少量觀察哨和警戒哨,主要兵力隱蔽在後方防炮能力良好的隱蔽部、防炮洞裡,既能屯兵備戰又可機動反擊,防止日軍優勢炮火的殺傷。”
“待敵炮火結束,敵步兵發起攻擊時,我防禦兵力再快速進入戰鬥工事,根據敵進攻方向,進行正面或側翼的防禦作戰。或是正面阻擊和側翼反擊相結合,派出精銳的戰鬥小隊進行反突擊!使敵無法攻佔我防禦陣地,或佔領了我前沿亦會被我反擊而無法立足!”
這是機動防禦的戰術思想,讓在場87師軍官都耳目一新,不過對於當時長期疏於對現代戰爭研究的軍官們來說還是太過於深奧了,眾人都在努力思考著這番話。
“西京之戰時,東南軍沿用一線式戰壕,不注重縱深梯次配置,也不注重翼側防禦,我中央軍以步兵炮和平射炮抵進直瞄射擊,遠端炮兵在前沿觀測小組的直接指揮引導下射擊,取得了良好的火力打擊效果。最終破其一點,縱深突破,翼側包抄,東南軍全線崩潰!”
87師的軍官們經過了淞滬戰場的實戰,再與宋鴻飛今日所說的進行一一驗證,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
而有些炮兵出身的軍官聽了這話,大為吃驚:“炮兵間接瞄準射擊法!”
炮兵軍官們已有些自相慚愧,不由心服口服:“不愧為模範教導師,人家已達到了這樣的訓練高度!”
宋鴻飛又道:“以這樣一個一公頃的縱深梯次防禦陣地為例,按照射彈散佈半數命中的公算,日軍遠端炮兵要想獲得炮火壓制效果,至少需200發炮彈,要想以炮火破壞性摧毀,就得600發。如果構築了良好的防炮工事,1000發105mm榴彈炮也難以達到毀傷效果!”
“以日軍的小肚雞腸,它有這個家底捨得打這麼多炮彈嗎?”
眾人都不禁給逗樂了。
宋鴻飛的一些先進理念讓87師司令部的軍官們大開眼界,得到了一次耳目一新的洗禮。
眾人大感收穫豐碩,不禁感慨萬千:“戰爭是一門大學問,真是學無止境!”
也有人感嘆:“他們教導總隊總能打漂亮的勝仗,這下了多少苦功夫啊。”
“難怪這位宋鴻飛如此備受軍委會最高層器重,人家確實有真材實料,確實有這個資本!”
。。。。。。
一眾專業參謀軍官各抒已見,為如何克敵制勝的戰法戰術建言獻策,進行了熱烈討論。
87師師長王又平大喜道:“雪中送炭,雪中送炭啊!宋大博士又給我們上了一課,真是感激不盡!我這一聲小老師總算是沒白喊哈!參謀處,都記錄下來沒有?!這就是我87師今後的作戰指導,下發給各旅,組織所有團營連都要好好學習運用!”
長期以來,國軍深受一線式戰壕的落後戰術理念影響,在以往的國內混戰中,大家都沒什麼重火力,自然沒什麼嚴重後果。但在淞滬戰場上第一次遇到日軍飛機、艦炮、大口徑榴彈炮的立體火力打擊,立刻吃了血虧,陣地絞殺變成了悲壯又慘烈無比的血肉磨坊。
宋鴻飛也不由心生感觸,希望今天的努力能挽回更多士兵的生命。
宋鴻飛看著防區地圖,又對王又平道:“坦白說本人也是首次面對敵軍陸、海、空立體火力,雖說其理相通,防空、防炮的原則都是兵力疏散,火力集中,但今天所說未免有紙上談兵之嫌。王師長,我想要到87師前線防區走一趟,親身體會,加以驗證。”
王又平不禁動容,心想這位公子哥一樣的人物,最高層的紅人,還真是一位以身垂範、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當即朗聲道:“你既有此意,那我就與你前往。”
宋鴻飛在地圖上劃了劃:“那就此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