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李缺、胖子和王少坤、王彪等七人踏上了行程。

胖子對此很不瞭解,那瓦屋山一看就不是個善地,就他們幾個去還不夠塞牙縫。於是就問王德源:“王老爺子,那黃泉山山高林密,兇險萬分,合著就我們這幾個人去?你王家家大業大,拉起一支萬人隊伍都不成問題吧。”

王德源嘆了口氣:“哎,小孫啊,非是我王家小氣。這幾十年來,我王家折在裡面的人可不少。江湖好手,僱傭軍前後去了五六波,沒有一波能平安回來。我們也試著用直升飛機把人直接送到探測的地點,可是那地方磁場極強,根本沒訊號,光飛機都毀了七架。”

眾人不禁咂舌,這王家的實力可真不是一般的強呀!有了這個解釋,胖子心裡也舒坦了很多。

一行人先去了眉山市洪雅縣,又走了大半天的山路,終於快到傍晚才來到了瓦屋山腳下的一個羌人寨子。彪子先進寨子找嚮導,幾人就在寨子口等著。

不得不說這裡風景是真美,因山脈重重,地勢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原半山,因而羌族被稱為“雲朵中的民族”。

這寨子名叫瓦格村,世代是羌人居住的地方。今天要找的嚮導據說是當地唯一一個進入黃泉山全身而退的人。

幾人正欣賞著美麗的風景,彪子就領著一個裹著頭帕的羌族老者走了過來。

“吉布大爺,這些都是這次進山的人。”

老者放下旱菸杆看著幾人點點頭:“跟我來嘛!先吃飯。”

這普通話鄉音很重,好在能聽懂。於是幾人就跟著老人往寨子裡走去。

這羌族的民居很有特色,大多為石片砌成的平頂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餘。房頂平臺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牆外成屋簷。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臺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還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

“老缺你看那裡?”

胖子指著寨子東邊幾座高聳的高樓。這些樓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也是石片和黃泥土。

“那是碉樓!早些年用來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羌族雖人口不多,倒可千萬別小看了他們。就這碉樓匠人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所建,被譽為東方城堡。”

吉布大爺聽後,詫異地看向老秀才。

“說得對嘛!羌人是勇士嘛!”

很快幾人就進了一個院子。院子收拾得很乾淨,靠邊上還用石片砌了個雞圈,幾隻肥肥的蘆花母雞正悠閒地踏著步。

吉布大爺喊了句,很快廚房裡就走出一個面容和藹的大娘朝大家說著話,做著手勢。雖然聽不懂她的話,但大家明白她是在招呼大家進屋子坐。

羌人的屋子比較高敞,窗戶大,又全是用石片砌成的,所以屋裡十分涼快。

幾人剛坐定,吉布大爺就端來一個陶壺,就見裡面是插了許多麥稈。

吉布大爺率先喝了,就招呼眾人:“喝,咂酒好喝嘛!”

說完就唱了起來,大家雖聽不懂歌詞,但那悠揚的旋律卻令人十分舒心。

幾人頓時面面相覷,這是什麼操作?

老秀才笑道:“羌族人請客人喝咂酒是古老禮儀。在飲酒的時候,大家會圍坐在酒罈周圍,在壇中插上數根長長的吸管,每人輪番吸咂,邊飲邊唱。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都要唱酒歌,這叫做“以歌伴酒”或“以歌下酒”。別發呆了,趕緊喝吧,這是禮數。”

說著老秀才率先喝了一口,大家也就不再觀望都喝了一口。

這酒味道其實度數不高,但有些像醪糟酒甜甜的,入口還有一股濃濃的糧食味道。許是在井水裡鎮過,喝起來冰涼甘洌。

胖子吸了一大口,對著布吉大爺豎起大拇指:“這酒真不錯!”

把吉布老頭樂得笑開了花,臉上全是深深的褶子。這客人讚美主家酒好,在羌族這邊可是很有臉的。

於是忙招呼著胖子:“喝嘛,喝,家裡有的,很多。”

令李缺詫異的是養尊處優的王少坤並沒嫌棄與眾人共飲一壺酒,喝得很自然,看來王家人果然與眾不同。

很快羌族大娘就端來了好幾大碗的飯菜。羌人熱情好客,做的都是家裡能拿得出手的最好飯食,就見有玉米餃團、洋芋餈粑、羌香老臘肉,風醬肉乾……散騰著陣陣香氣。

大家趕了一天路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了,加上大娘手藝又很不錯,於是吃得那叫一個歡。

胖子嚼著又肥又厚的臘肉兩眼放光:“老缺這臘肉真他媽香,我可以吃五斤。”

其餘眾人也紛紛點頭,吃得那是一個湯汁四濺,“吧嗒”聲不絕於耳。唯有千手觀音夾一口菜,吃一口飯,很是斯文。

布吉大爺就坐在邊上抽著煙,看著眾人吃飯。

等大家吃飽喝足了,吉布大爺就說道:“黑天了今日,明天去山裡嘛。”

李缺想著時間還早,於是就問道:“大爺你能跟我們說說你上次去黃泉山的經歷嗎?”

吉布大叔猛地吸了口煙,就著昏黃的燈光說了起來。

那還是六二年,大旱,家家缺糧。吉布老頭剛過十三歲,就跟著阿爸和村裡人去瓦屋山打獵。

十幾人追著一頭野豬一路跑到了黃泉山周邊。

“阿爸,那豬跑進黃泉山了。”

“嗯,我知道!”帶隊的首領達木正是吉布的父親。

“達木還追不追,前面就是禁地了。”

“達木,咱們回去吧!釋比說裡面有惡鬼,不能去!”一個青年阻攔道。

釋比是羌族巫師,與漢族的道術陣法不一樣,敲打羊皮鼓作舞,是釋比們作法時的“專利”。其中最有名的巫舞——羊皮鼓舞《布拉茲》,必須由真正掌握十六卷經文和所有法式技能,具備一定醫藥、星象知識,能主持傳統的祭祀儀式的巫師才能表演。

“可是咱們寨子已經斷糧了好幾天,那頭野豬足有三百來斤重。它腳受傷了,跑不了多遠的。再說我羌族各個是勇士,是天神子民,才不怕惡鬼。”另一個青年反駁道。

“活人總不能讓死人給困著,寨子裡的老人和小孩已經餓不起了。大家排成一列,進山!”

想了很久,最終達木一干人還是進了黃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