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那書生,站在門口做什麼。”

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小二從門裡出來,眼裡有些狐疑,有一絲傲慢又偏生出了一分尊重。

“賣魚。”

方豹淡淡一笑,如清風拂面,讓那小二一呆,這人怎麼看都不像一個窮酸書生。

古代人讀書最容易養出氣質,猶如青竹古松,不容輕視。雖然方豹一身破爛衣裳,但他既是讀書人也是煉氣士,那氣質容不得小二蔑視。

“你跟我到後堂來,我去叫掌櫃。”小二沒看木桶裡的魚就往後堂走去。

要知道來青木館賣魚的人不少,但不是隨便什麼魚都可以來賣的,要是小二帶了下等貨色非要被掌櫃的罵上一頓,但方豹這一身氣質在,小二一時間也就迷糊間信了,也沒有去掂量掂量。

方豹點頭跟著進去,不一會兒,那小二帶著一箇中年胖男人走了出來,這人就應該是青木館的掌櫃了。

中年胖子看了木桶裡的魚。

“這大鱖魚倒是威猛,要了,你想賣多少錢。”

方豹一笑,自己說多說少都是吃虧的,自己可不是榆木腦袋,他剛才在後牆上看過菜價牌子,裡面最便宜的鱖魚花片也要八十八文,最貴的綾羅香一道賣到了八百文,自己這魚在溪流裡養的肥足,總不能賣低了。

“這魚全身無傷,重二十五斤四兩六錢,掌櫃想要用什麼市價來買呢?”

“哦?青子,你實秤一下。”

資料一對,方豹說的一點沒錯,掌櫃的也沒虧了方豹多少,畢竟這麼一條大鱖魚在附近還真的少見,便以二百二十文結賬,比方豹想的多了二十文。

這青木館還不算坑人,人品不錯,倒也配得聚龍之地。

方豹拿了錢便走了,他不會知道青木館用這頭大鱖魚做了十四道全魚宴,賣了二兩銀子也就是兩千文,即便去了佐料錢,魚錢還有人工利錢還是大賺,不過這跟方豹沒有任何關係,他也不會在乎。

方豹問了路就去買了筆墨紙硯還有一些家用,二百二十文根本不經用,等到方豹往家裡有的時候懷裡只有三文,其餘的全變成了他背後大竹簍的東西。

其中紙張最貴,不過方豹也不心疼。

錢財不過身外之物,讀書人眼裡只有書就跟煉氣士眼裡只有長生一樣,那種痴狂的勁不是一般人可以體會的。

在方豹往家裡回的時候,山村那條溪流邊出現了一個老太婆,六十多歲但卻打扮得花裡胡哨,一身黑色的紗裙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臉上塗著濃重的粉底也遮不住溝壑般的皺紋。

“魚兒魚兒,不要著急,再過一個月你們就可以解脫了。”老太婆蹲在河水邊,看在不斷跳出水面的十一條銀鯉,眼神有些痴迷。

不過轉而瞬間臉色變得陰狠。

“方家那小豹子敢搶走我的銀鯉,定叫他吃點苦頭,可憐我這一把老骨頭辛辛苦苦養了好幾年的寶貝就這麼被人破壞了!”

她已經打聽過,這溪流至今還沒人敢過來垂釣,最近兩天也只有方豹過來釣過魚,所以釣走銀鯉的只有方豹。

聽說方豹去集鎮賣魚,老太婆心中也急,不過她留了個心眼去方豹家看了,看到銀鯉留下的殘骸老太婆就知道,那條銀鯉沒有被賣,而是被方豹吃了,老太婆也就鬆了口氣,至少魚腹裡的寶珠是落在方豹手上,要是被賣了,她這十二珠就是不齊全了,她也沒能力找回來。

方豹回到家門口,剛要推開門時眉頭陡然一皺,磨磋了一下碰門的手指,心中思忖。

“我離開的那段時間有人進來了。此人來勢洶洶,心懷惡意,與我身上的災劫之力相呼應,看來定是那寶珠的主人。”

“我身上災劫之力未消,他定然沒有善罷甘休,恐怕還會來找我,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聖?”

方豹推開門進了去。

稍作休息後,方豹準備了紙墨開始動筆。

馬上縣裡就要舉辦鄉試,方豹自恃學識方面不成問題,但這字跡上面還是有太多缺點。

前身方豹家貧,只讀得幾本書,識得幾個字,就更別提用昂貴的紙張來練字了,只能用樹枝在沙地上練字,家裡老父親曾用的毛筆也已經不堪再用了,但前身方豹還是對考上秀才懷抱希望。

因為好在鄉試時縣衙會提供筆墨紙硯,省了前身方豹根本買不起的筆墨錢,不然他也不會到死都對考上秀才如此執著。

受了前身方豹的影響,現在的方豹對科舉考試也滿懷期待。

當然主要還是方豹有一個世界的文明底蘊,所以才如此自信,他看過太多穿越者的異界故事,雖然他沒有想著一路殺怪升級,逆天改命這樣的事情,但得個富貴安康也已是心中所願。

如今修道,更加是注重休養心性,以求天和,而不是沾染殺戮,造下業力。

不過繼承了申公豹的道統,未來會不會如他所想,真的難說。

方豹前世練過毛筆字,但真要讓他寫出名家風範卻不行,在那現代,用毛筆字的時候可是太稀少了,能去練字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方豹練習寫出的字雖然不是很美觀,但也不是歪歪扭扭不堪入目的那種。

寫了滿滿兩頁紙方豹終於停下筆來,手雖然有些酸,但精氣神卻在書寫的時候越發旺盛,眼睛也越發明亮。

體內似乎養出了一股莫名的氣機。

這種氣機當然不會是煉氣士的五氣之一,方豹還沒有這個水平,十萬八千絲法力他才練出兩絲而已。

這種氣機是一股濃烈的正氣,在不斷的書寫中產生,方豹心想莫非這就是儒家所說的浩然之氣?

他也聽聞過讀書人養浩然之氣,可以不懼鬼邪,不知道這個世界會不會像志怪小說裡講的那樣,讀書成浩然之氣。

開口間,震懾妖邪,提筆殺妖,詩詞鎮魔!

說到底,他還是對這個世界不熟悉,即便前身方豹也只知道自己生活在晉國,晉國旁邊有陳國和姜國,其餘對這個世界的瞭解就模糊了。

方豹突然響起,自己買回來的書裡好像有一本異志錄,講的就是江湖傳說,傳奇故事,還有一些遊記,說不定就有用。

收了筆墨,方豹開始專心研讀,至於其他事情都拋之腦後,一柱香的時間後,方豹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這個世界確實有修道之人,不過並不是稱為煉氣士,而稱修士,但與煉氣士相仿。

修士修胸中五氣、頂上三花,也要渡三災五衰,也只有修滿十萬八千絲法力才可以聚胸中五氣。

不過過完天人五衰之後並非是以金仙,大羅金仙來劃分,只是用妙境來劃分。

一元妙境,二元妙境,三元妙境,妙境中的修道之人稱為準仙,可自立道統,只此三元之後才算是真正的仙人,得長生之道。

晉國就有仙人留下的道場,只收納想要修道,而且有天份的人,至於能不能成仙,那就不一定了。

書上說從天地分成到現在也只有四位仙人,留下四個道統可證長生,分別是太元,太乙,太平,太清四大仙道。

其餘道統能不能長生都還難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