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教練正在指導馮雅辛守門,另一個門將一腳射門把球踢偏了,球徑直的滾向坐在場邊觀看訓練的廖晨。張俊看見廖晨站了起來,看樣子準備來一腳,嚇得張俊慌忙阻止:“廖晨,坐著別動!”

廖晨立刻不動了,看著球從身邊滾過去,心裡像是住著一窩老鼠似的,撓的難受極了。看見廖晨不動了,張俊才長吁一口氣。他可不想看著廖晨又犯一次錯誤。

前兩天腳癢,來了一腳,結果被常誠狠批了一頓。還帶著廖晨又去找錢老檢查了一遍,才放下心來。回來後常誠下了死命令,如果廖晨偷偷出去踢球,則開除球隊。如果在訓練場上想動腳踢球,任何人都必須阻止他。如果看見沒阻止的則被處罰一天不能訓練。

廖晨知道常誠是為他好,可是球癮犯了,難受啊。他又不能拖小夥伴的後腿,只能坐在旁邊生悶氣,死命的拍打草皮:“這個可惡的金鑫,打死你,打死你。”

整個訓練場都是熱火朝天,連廖晨也不停的為隊友叫好。只有一個人始終是默不作聲,除了觀察就是完成常誠派下的訓練任務。

“老常,聽說這個穆林也是張博青派來的?上次怎麼不和金鑫一同送走。”張俊知道球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這個穆林不一定跟他們是一路人。實際上就是呆板了點。我還和他一起參加C級教練培訓。當時是中田部誠來講的,他居然舉報別人超綱了。”常誠每每談起這件事都覺得好笑。

“呃~。是夠呆的。那你怎麼還留著他?”

“金鑫被調走的那一天,他主動按照我的訓練方案進行訓練。讓我覺得我應該觀察一下他。他雖然死板,但是對訓練是一絲不苟的。我的訓練涉及的遊戲和實戰偏多,需要一個認真,一絲不苟的人來協助。而且這段時間我發現他一直在觀察著我訓練方案的效果。他已經記滿了一個筆記本了。這是他第二個本子。”常誠承認自己對穆林開始有了新的認識。。

“也對,不過他這樣好像無法融入球隊啊。”張俊把他心裡擔心的問題說了出來。

“這個認死理的,我也沒辦法了,我已經試過好幾種方法了,試著和他溝通。可他老是這一副模樣。”常誠覺得自己已經放棄和穆林溝通了。

“廖晨!你還想不想踢球!”突然,一向沉默的穆林沖著廖晨吼道。

“我不就是把球輕輕地踢回去嗎?”廖晨不服氣。

“你以為輕輕地一腳就不會出事嗎?有人走路都會拉斷筋,何況你還是踢球。”

“我又沒那麼脆弱!”廖晨梗著脖子頂了回去。

“真是業餘教練教出來的業餘球員。”

“你說什麼?”廖晨也毛了。

“我說你是業餘教練教出來的業餘球員。難道我說錯了?明知道自己不能激烈運動,還總是不安分的動來動去。這不是業餘球員的行為嗎?那個職業球員會做這種事?”穆林直接對著廖晨噴。

廖晨被噴了一臉口水,卻無法反駁穆林的話。

“這個穆林又犯毛病了,看我不收拾他。”張俊雖然離得遠,但穆林和廖晨的聲音整個訓練場都能聽見。

“別,讓他訓一下廖晨。”常誠阻止張俊的行動。

“我一時沒注意,以後絕對不會有。”廖晨不知道怎麼反駁穆林,又不想在穆林面前落了自己和常教練的面子。

“我才不信。”穆林直接表示不相信廖晨。

“我當然能做到。我是最好的職業球員,我的教練是最好的教練!”

“行,我就看看你能不能證明你是職業球員,你的教練是最好的教練!”說完,穆林直接回到訓練場進行下一項訓練。

果然,在和穆林爭執後,廖晨老實多了。安安分分的待在場邊,注視著訓練場。

“嘿,這個穆林不呆啊,還挺能說的,看不出來呀。”張俊嘿嘿笑了兩聲,他明白常誠的想法了。

“說到廖晨的軟肋了,當然起作用。”常誠覺得廖晨和穆林之間的這次對話會是一個積極的訊號。穆林開始主動融入這支球隊了。

“賽程定下來了!”張俊拿著一份資料找到常誠。

“給我看看。”常誠迫不及待的接過資料。“只有十二支球隊?”常誠嘆了口氣。

“不錯了,有的地方一支球隊都沒有。全國參賽的U15梯隊加起來也只有一百不到。很多都是地方都是把初中球隊拉出來臨時參賽的。你沒注意到嗎?除了我們省,遼寧,山東,廣東,四川以外,其他的賽區都是好幾個地區拼在一起的。像湖南和江西就拼成一個賽區才湊出十二支球隊。”張俊作為在足球圈摸爬滾打多年的教練員,對全國的青訓形勢都很瞭解。

“是啊,我們省也有中學參賽啊。”常誠看到四中的名字。

“對啊,要不然也不夠。你別看老徐頂的名頭不少,什麼U15梯隊總教練,什麼輔仁小學總教練,什麼學校的技術顧問,實際上球隊就是那麼幾支。現在踢球的孩子越來越少了。”

“之前老徐手底下不是還有幾支U15梯隊嗎?”常誠問道。

“是啊,升U17了,新球員不多,原來U13梯隊沒剩幾個人。只湊了兩支U15,一支借給康順了。另一支就是你這支了。所以我才能有時間來協助你啊。”張俊雖然是笑著說,常誠還是感覺到這笑容裡的苦澀。

常誠仔細地看著資料裡參賽球隊,裡面果然有一支叫康順的球隊。十二支球隊分別是。常誠帶領的江城U15,綠茵場U15,拼搏U15,康順U15,四中初中,一中初中,李集中學初中,夷陵U15,不凡U15,三峽U15,鄂市U15,樊城U15。從2007年3月開始,每週六舉行比賽。

賽程持續五個月,直到八月底結束,比賽採取主客場雙迴圈。勝者得三分,打平一分,負者不得分。同分球隊比較淨勝球。一共分了十個個賽區,每個賽區積分最高的球隊直接晉級到下半年的全國聯賽。成績最好的兩支第二名球隊也能晉級全國聯賽。

下半年開學後這十二支球隊分成兩組進行單迴圈比賽,比賽地點抽籤決定。兩個組積分最高的兩支球隊將會在濰坊進行最後的淘汰賽。決出最後的勝利者。

“實際上我們賽區只用注意綠茵場,拼搏這兩支球隊,他們好歹也是職業球隊的梯隊。康順就更不用說了,也曾經是我們足協下屬梯隊。除了這三支球隊其他的基本都是屬於業餘選手了。”張俊為常誠介紹這幾支球隊的情況。

“那可說不準,如果有這種輕敵思想,會翻船的。”常誠笑道,“想想德育小學。”

“你以為隨便一個學校都能像德育小學?”

“你還不知道上次在雛鷹杯上和德育小學奪冠軍的是誰吧。”

“聽說過,是個新疆小學,實力很強。”

“他們的教練比拉力只是一個語文老師。”

“不可能吧!”張俊不相信。

“老徐沒告訴你嗎?”

“還不是因為球隊太少,我去下面縣裡的一個學校去了。這兩個月,我和老徐只見過兩次。還都是為了調我來這支球隊才見上面。”張俊苦笑。

“哦。”常誠沒在提這個話頭,而是把比拉力的事蹟和張俊講了一遍,也跟他提了一下上海崇明建設小學足球隊的數學老師秦明。

聽完後,張俊嘖嘖稱奇:“照你這麼說,其他球隊也不能小視,弄不好又出一個語文老師或者數學老師?”

“那倒不會,只是我們要重視每一個對手。在這個年齡段,小傢伙們的狀態起伏會很大的。”

張俊點頭稱是,畢竟這個年齡段的小球員正是起伏不定的階段,打瘋了怎麼都有。低迷的時候像是一幫不會踢球的孩子。而這些正式比賽也是讓他們積累比賽經驗的最好時候。

天氣日漸寒冷,轉眼已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常誠特地停訓一週讓孩子們專心備考。原來德育小學畢業的四位小球員都還是普通初中學生,其他球員也在江城體院附屬中學裡上學。雖然學業比普通中學輕了許多,但常誠還是要求這些孩子們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學業。

這些孩子也很爭氣,廖晨和馮雅辛一直在他們班級處於上游水平。老師對他們的期望也很高。魏濤和張傑剛進初中,花了一點時間適應初中學習後,成績就一直保持前十名,不少任課老師都認為這兩孩子是個學習的料子,繼續踢球會耽誤孩子學業。

他們的家長卻不這麼認為。經歷了小學球隊的起起落落,他們發現跟著常教練踢球,成績不僅沒有下降,還成為學習尖子。他們認為,只要跟著常教練練球,學習就不會有問題。這樣反而能為孩子多選一條路,何樂而不為呢。而且他們的學習和思考習慣影響到球隊其他的孩子。

這次期末考試普通中學的四個孩子都保持出色的成績。其他體院附中的孩子們的成績也讓任課老師大吃一驚。這種成績能讓學校和家長更放心孩子們去參加U15梯隊聯賽,而不會擔心孩子們的學業。

過完寒假,過完年,開學後,期待已久的聯賽就要開始了。所有小球員們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