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被人販子反咬一口
女主家被抄家流放後來當了女帝 那個陳陳陳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作為差點被人賣了的受害者,押送官差的頭兒大黑沉思片刻便做出決定。
“盧大人,此事就按您的意思我們去作證。只希望那些該死的人販子儘快受到懲罰。”
這口氣,身為官差實在是難以嚥下。
至於耽誤一天時間的趕路,大不了後面的路程讓人走快些,時間總能追回來。
辰時四刻(早上8點)慶元縣衙開堂審理人販子案件,縣衙的大門一開,便有不少百姓駐足觀望。
要公開審理人販子的訊息一經傳出,就吸引大量百姓前來看熱鬧。
管你是權傾朝野的達官顯貴,還是貧困潦倒的百姓,每年都有不少人家的孩子丟失。
聽說是整個村子的人都從事這樣的勾當,此事引起眾多百姓的憤慨和關注。
盧縣令高坐在大堂正中央,此刻的他神情肅穆又威嚴,看著大堂外匯集的百姓,朗聲開口。
“諸位鄉親百姓,相信你們都知道本官同縣丞的孩子丟失幾日,連日來尋找無果。”
聽盧大人這樣說,外面的百姓紛紛點頭,因為丟的是縣令和縣丞家的孩子,衙役挨家挨戶的搜查,房頂子都差點掀翻。
因為氣氛緊張,老百姓這幾日都不敢隨意出門,家中有孩子的更是時時盯著,就怕一個不注意孩子被偷。
人家膽大到連當官的孩子都不放過,偷老百姓家的孩子更是順手的事。
所以,這幾日的慶元縣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有一點風吹草動就能讓百姓的神經緊張。
“縣令大人,您今日升堂審理人販子,是不是您的孩子已經找到?”有膽大的百姓詢問出聲。
盧縣令第一次在有百姓打斷他講話時沒有拍驚堂木,反而還回答百姓的詢問。
“是的,孩子昨晚已經找回。蒼天有眼,不僅孩子們平安歸來,那些人販子更是被一窩摧毀。”
聞言,門外的百姓爆發出一陣歡呼。
想當初不少人還猜測孩子丟後怕是難以找回,不是他們思想陰暗,實在是這樣的事情很多,就沒聽過誰家孩子丟了能找回來的。
聽著百姓的歡呼聲,作為當事人的盧縣令和縣丞眼眶微紅。
隨著驚堂木重重落下,盧縣令高喊一聲:“帶人犯。”
十幾個人販子被押送到大堂,因為場地有限,可以說是每家派出一個代表。
同時作為人證的押送官差、雲旖和雲南城也出現在大堂之上。
至於崔婉清,這麼多人也用不上她,則被盧夫人拉著去縣城逛街,藉著這個機會購買一路上需要的東西。
崔婉清推辭不過,只能陪同盧夫人去鋪子裡逛。
話說回大堂上,十幾個人販子跪在地上,嘴裡一直喊著饒命再也不敢之類的話。
鬧哄哄的大堂上都是人販子哭求的聲音,在驚堂木的震懾下,現場才安靜下來。
“人證物證俱在,你們可知罪認罪?”
“大人,我們都是被逼著才做這樣傷天害理的事,大人,罪魁禍首是他,都是他強迫我們做的。”
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太太指著村長大聲控訴,這個老太太正是當初雲旖一家投宿的那家。
老太太轉頭看向雲旖,“姑娘,老婆子也不想害你們,可我不這麼做就見不到自己的兒孫。姑娘,我也是沒辦法呀……”
其中還另有隱情?盧縣令的神情比之前更加嚴肅。
“老人家,你的苦衷和身不由己不能成為你害人的理由。若不是我警惕提早發現,你說我們會是什麼下場?
那些被你們迷暈的孩子和年輕姑娘都被送去哪裡?我不信你們不懂他們面臨的是什麼,你們沒有得到好處。
你們被人威脅,大可以找官府為你們做主,可你們怎麼做的?選擇同流合汙一起禍害別人。
所以,哪怕你們有苦衷,錯了就是錯了,做錯事就要受到該有的懲罰。”
面對雲旖的質問,老太太嘴唇動了動沒說出一個字。
做了那麼久的人販子,他們的確從中得到不少好處,這可比辛苦種地來錢快。
從一開始的不情願、緊張到後來沉溺其中,騙起人來得心應手。
真應了那句話人心易變,貪慾會讓人一再降低底線,直到毫無底線。
得到盧縣令的示意,雲旖再次將前天晚上發生的事說給眾人聽。
老百姓這才清楚這些人如何被識破被抓。
盧縣令再次重拍驚堂木,厲聲質問那些村民,“你們是如何被人脅迫的,如實招來?”
一心想減輕罪行的人爭先恐後地開始控訴那個所謂的村長,將他如何抓了家裡的男丁迫使村民做人販子的事一一抖出。
原來,那個村長並不是那個村裡人,而真實的身份是山匪。
只因為土匪窩被官府連剿幾次之後元氣大傷,僥倖逃脫的幾個人便下山開始從事拐賣人口的勾當。
選擇這個村子就是因為村子小又處在偏僻之地不易被人發現。
靠著一股狠勁抓了村裡不少孩子,用那些孩子脅迫村民為他們做事。
每做成一樁買賣不僅能讓村民看望孩子,還能給他們分一些錢財,財帛動人心,哪怕只是幾十文幾百文,也能激發人的貪慾。
漸漸的村民的愧疚之心越來越淡,一個村便成為人販子的窩點。
被人壞了好事還要面臨被殺頭的結局,那個村長惡狠狠地盯著雲旖,知道她們一家流放的身份,山匪村長心生惡計。
“你個死賤人信口雌黃,明明是你們父女二人指使我這麼做的。”
“大膽!……”
盧縣令見此人不僅不知悔改還要攀咬雲旖父女,剛開口阻止卻被雲旖出聲打斷。
“縣令大人,讓他說,我倒要看看他是如何被我們父女指使的。”
山匪村長大聲喊著:“你們可千萬別被這對父女騙了。他們可是流放犯,我們本是同夥。
之前拐賣人口掙的錢大頭可是進了他們的口袋,哈哈哈,流放犯的話你們也信?要不是同夥,為何別人都被迷暈,偏偏他們父女什麼事都沒有?
這是他們一早計劃好的,讓我們在村裡埋伏,趁著天黑投宿時將官差迷暈,他們這一家人好趁機逃跑。
誰知道出現差錯,人家官差提前清醒,為了不讓事情敗露,這對父女便將我推出來做替罪羊。”
這番話聽起來像是那麼回事,門外的百姓一時分不清誰對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