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年,第一位天主教神甫龐帕裡耶大人從法國到來之前,在一些愛爾蘭籍前科罪犯的影響下,在1835年,北方的酋長已經派遣了兩名毛利青年前往悉尼學習天主教教義。義大利神父多姆·菲利斯·瓦基歐里在1895年所寫的一本紐西蘭歷史便對這種競爭進行了闡述,該書受到了英國的審查和壓制。儘管瓦基歐里的書中存在著一些事實性的錯誤,但該書中揭示了天主教對毛利人獲取獨立權的支援。
瓦基歐里將1834年的旗幟詮釋為國旗,它表明英國承認了毛利人的主權。他對有關德·蒂埃裡是法國間諜的流言嗤之以鼻,因為他那時是一名“可憐的英國公民”;他譴責官員和新教傳教士是些奸商和“陸上鯊魚”。反過來,德·蒂埃裡也記錄了衛斯理公會傳教士對龐帕裡耶到來的反應:他發現他們“熱心地建議(當地居民)應該採取何種行動來除掉這位可怕的入侵者”。
從1837年開始,隨著擴張壓力——這種壓力因環塔斯曼海各地區間的聯絡而得到加強——的不斷增長,形勢的發展已然超過了殖民局的規劃。島嶼灣另一次週期性部族戰爭的爆發促使人們向悉尼請求武裝保護。
作為回應,總督伯克派去了英國皇家海軍艦艇“響尾蛇號”,而隨船前去的則還有威廉·霍布森船長。這次造訪除了強行恢復秩序外,還促成了兩份公函的誕生,其中一份是由霍布森撰寫,而另外一份則是由巴斯比代筆,它們鼓動倫敦結束其“最低程度之干預”政策。
為了說服殖民局進行更加強有力的干預活動,巴斯比在其報告中提及了“持久的無政府狀態造成罪惡不斷增多”。霍布森則建議英國至少在包括英國定居點的紐西蘭各地區獲得主權,因此,他對倫敦施加了更大的影響。
全球政治繼續支配著官方的思維。英國仍然將心思放在歐洲,特別是放在防範法國野心的問題之上;同時,當人們為獲利而將視線投向中國時,英國也開始更多地捲入到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對英國種族優越性的信念只是增加了官員決斷時的自信。
1837年,英國“議會下院土著人問題特別委員會”確定了在該世紀剩餘時間裡殖民地官員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並“想當然地認為英國的優越性是不證自明的”。
該委員會斷言,帝國當局提供的保護以及基督教將導致包括毛利人在內的文明開化;它同時也預見到了後來寫進《懷唐伊條約》英文文字之中的王室優先權。根據這一具有封建性質的原則,只有國王才能同意將毛利人的土地讓渡出去;將來的殖民者必須從政府那裡購買土地。
透過這種方式,無論是人道主義、還是為殖民地國庫提供一個地產銀行的願望,都得到了滿足。1838年,“議會上院紐西蘭問題特別委員會”批准了由“臭名昭著的而耽於幻想的”愛德華·吉本·韋克菲爾德所倡議的殖民制度1839年,英國的思維已經發生了變化,它開始倡導採取有限而剋制的干預措施以確保英國飛地的法律和秩序。
1839年6月釋出的專利特許證將新南威爾士的邊界進行了擴充套件,以使其能夠囊括任何紐西蘭割讓出來的土地。該國白種人居住的各地區將從各酋長那裡獲得,而各個部族仍將保持他們對自己區域的控制權力。此時,位於惡尼的總督吉普斯對任何可能獲得的土地都擁有了管轄權。到7月份,殖民局開始接受完全主權的觀念。
1839年7月30日,帝國政府任命霍布森為領事,以對紐西蘭的英國人行使“一定的控制權”;同時還任命他為“延伸至紐西蘭”的那部分新南威爾士殖民地的副總督。
紐西蘭公司首先決定前往那裡。紐西蘭公司成立於1837年,成立時稱為“紐西蘭協會”。自從19世紀20年代以來,紐西蘭協會中倡導系統殖民的成員就幻想著派遣經過挑選的移民對大洋洲進行殖民活動。
韋克菲爾德為當時的一種烏托邦理想提供了靈感,這種烏托邦理想便是將澳大利亞南部及紐西蘭變成殖民地的實驗場所,從而進行移植英格蘭前工業社會的階級結構的實驗。
然而,在實施這種理想的過程中,韋克菲爾德卻被迫潛伏在臺後,並透過宣傳而對此發揮影響,其原因在於他曾經因誘拐一名年輕女繼承人而受到監禁,此後他便蒙羞而抬不起頭了。
1839年5月,他的弟弟威廉·韋克菲爾德上校作為紐西蘭公司的代理人乘坐“託利號”匆忙出發,希望以儘可能便宜的價格從毛利人那裡購買土地,並獲得紐西蘭中部庫克海峽周圍地區的壟斷權。威廉·韋克菲爾德試圖取代王室的優先權。然而,畢竟佔有才是硬道理,而且紐西蘭公司擬議中的“大不列顛”新城並沒有成為坐落在島嶼灣的政府的最初地址。
1839年8月“託利號”——它拋錨於馬爾堡灣——的航行以及韋克菲爾德的大宗而讓人質疑的土地購置,促使殖民局以英國殖民地為理由而將1839年而非1840年作為紐西蘭割讓主權的日期。
在9月,當“託利號”駛進了惠靈頓港後,特·普尼酋長及特阿提阿瓦族的特·沃瑞普利酋長登上船,他們試圖在其他相對新近的對手之前提出他們的要求。
三個月之後,“古巴號”三桅船運載著皇家炮兵的測量員威廉·梅因·史密斯、考察的軍校學員及勞工接踵而至,而第一支由六艘船組成的船隊搭乘著精選的移民則緊隨其後。
1840年1月5日,在來自於卡皮蒂的美國捕鯨船的導引之下,“古巴號”進入了惠靈頓港口,並受到“瓦里·珀蒂”及普尼(也就是特·沃瑞普利和特·普尼)的迎接。自此之後,紐西蘭公司及其在惠靈頓的第一個殖民地的事蹟和1840年2月6日簽訂的《懷唐伊條約》的歷史便不合時宜地並列成為了紐西蘭的奠基檔案。
由於紐西蘭公司突如其來的舉動及悉尼開發商所達成的交易,吉普斯在1840年1月14日釋出了一個宣言,將新南威爾士的邊界進行擴充套件以包括紐西蘭,到1月18日,霍布森已經以副總督的身份從悉尼起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