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文官不光只有他一個,就在旨意下達後的幾息時間,文官隊伍中又站起一人,來到了大殿中央。
“陛下!臣冒死請求陛下,收回剛才的旨意,您與鹿將軍君臣情誼深厚,這滿朝文武,無人不知,但是那十幾萬兵馬,還有大小統兵將帥,難道都是一心一意聽命於朝廷嗎?”
這禮部尚書竟敢向皇帝發問?這老傢伙,莫不是嫌自己官太大,宰相也做不上,人生沒有了目標,非要找死。
“王翔文!你這個老傢伙,你好大的膽子!那鎮守三蠻的兵馬,是當年寡人欽點的,你這是在罵寡人是昏君,你到底想說什麼?我勸你想清楚再繼續開口。”
看見皇帝龍顏大怒,殿中群臣無不惶恐,趕緊都把坐姿換成了跪姿。
這位殺伐果斷的皇帝,最喜歡的就是判人連坐之罪,在他眼裡,罪人的親朋好友,往來交際,全都是知情者,必須殺乾淨。
“陛下!老臣我今年已經五十有二,蒙皇恩浩蕩,位極人臣,官居一品,老臣大可做一個閉口庸官,等著卸冠歸田,豈不是人生完美。老臣我何必要自找沒趣,惹的陛下龍顏大怒,嚇得同僚遠離,老臣只有一顆忠心,希望我們東龍帝國久經不衰,國運長遠。”
說完這些,王翔文已經是聲淚俱下。
“好了好了!寡人原諒你剛才的莽撞,把你想說的重點說出來,不要再囉嗦了。”
姜正,雖然很火大,但是這位老狀元,多年勤勤懇懇的工作,而且口碑極好,是個兩袖清風的好官,今日這般,難不成是老糊塗了。
“陛下!老臣到此刻,依然堅持剛才的說法,相信鹿將軍忠心耿耿,與陛下是君臣一心的,可不知陛下還記得600多年前嗎,我們東龍帝國的開國皇帝,也是前朝的大將!
由於當時的末代皇帝昏聵,導致天下大亂,原本我們的祖皇帝也是忠心護國,可最後架不住手下將領的推動,為了蒼生百姓,被迫黃袍加身,終於推翻了前朝,即位開元,建立了東龍帝國。
今日陛下許下這樣的旨意給鹿將軍,誰能保證日後有那心懷叵測之人,也將那黃袍硬披到鹿將軍的身上。
還有!臣聽聞一件民間趣聞,說那三蠻之地,有帝王星現,方士說,此星出身寒微,卻來歷不凡,註定要成就一番功業。”
這位尚書大人的肺腑之言,可算是說完了,王翔文的話,初聽上去是有點危言聳聽,可細細揣摩,確實有道理。
他們的這位皇帝,雖然嗜殺,而且嚴厲,但是卻是一位英明的聖主,想來應該不會加罪於這位老狀元了吧。
“寡人聽懂了,辛苦老尚書的諫言,退下吧。”
果然,皇帝不光聽進去了,而且對王翔文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示意其退下之後,又盯向了一直默不作聲的鹿麟。
“鹿卿”
“末將在!”
“麻北匪患,愛卿回去之後,儘快剷除,寡人的要求是,像當年滅國時一樣,不論人畜,只要是活著的生靈,一概殺之!寡人要讓他們知道,不願意做我東龍的臣民,那就去做馬蹄下的亡魂!至於剛才寡人許你的承諾,暫且不算,日後再議。”
“末將領命,原本出兵的裁決權力,就應該在陛下手中,就算沒有王尚書的忠心諫言,末將也萬死不敢接受這樣的皇恩。”
鹿麟的這話,多少是有點口是心非了,可這事已至此,還不順著皇帝的話,說點好聽的,難道自己也去衝撞找死嗎。
“周宰相,頒發一道聖旨,即日起,全國捕殺方士,凡是做過這算命看相的人,抓住以後,無須下獄,當場砍死。既然他們能算出帝王星現,寡人就想看看他們能不能算到自己大難臨頭。”
“臣遵旨!”
收到皇命以後,這周見心還不忘得意的看著身邊的鹿麟,畢竟這所謂的帝王星,簡直就是直指這位鹿將軍的腦門上。
鹿麟心中的火氣,實在是難消,這個該死的臭老孺,你諫你的言,竟然把攪屎棍敲到咱老鹿的頭上。逮住機會,非要狠狠地收拾你這個老傢伙。
雖然皇帝還不至於因為這種事,下罪於一個得力猛將,拿那些方士的賤命來起一個震懾作用,他倒覺得無所謂,畢竟皇權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這些方士,到死都沒想通,自己為什麼遭受這滅頂之災,因為這件駭人聽聞的大屠殺事件,僅僅是因為某個文臣,為了自己的諫言更有說服力,隨口胡編亂造的一個故事所導致的。
“趙喜”
“退朝!百官跪!”
“躬送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在官員們的跪送中,隨著皇帝的先行退場,今天的早朝就算徹底圓滿結束了。
回到京師將軍府的鹿麟,沒有多作停留,他也想休息休息再趕路,可是一想到那道聖旨,最後被牽連最廣,出亂子最嚴重的地方,肯定就是自己鎮守的三蠻之地。
所以他必須得馬不停蹄的趕回去,在朝廷派出的隱龍衛到達之前,他必須提前先穩住局勢。
在鹿麟離開以後,京師周邊的各地,捕殺方士的秘密行動,也逐漸展開了。
隱龍衛的總指揮,蕭冷,是個身手過人的練武之人,常年擔任皇帝的貼身保鏢,長於刀劍棍棒,可卻短於思考。
皇帝派出這幫暗殺工具,明顯就不需要他們查案,殺人就行了,殺到那些對帝國有二心的人膽寒,殺到那些造反派收起歹心為止。
至於殺對殺錯,對於皇帝來說並不重要。殺錯了,不過是少了些需要自己操心的底層螻蟻,殺對了那就是國之幸事。
捕殺行動開始之後,各地官員為了排除異己,各家族豪門為了爭名奪利,開始胡亂造謠,就為了坑害各自的眼中釘,相互指認某人家中有親戚是算命的,是遊方,是相師。
隨著事件的慢慢發酵,導致了很多無辜的人相繼慘死。
很快,隱龍衛的一支小隊,就秘密來到了三蠻之地,也就是鹿麟鎮守的這片地域。
所謂三蠻,就是東龍帝國西南處的一個地方,這地方從未有過城池,只有茂密的崇山峻嶺,還有無數的鄉村,部落。
自從被劃入了帝國版圖以後,在朝廷指派過去的官員們,共同的努力下,多年下來,這塊原本荒蠻的土地,才有了改觀。
這裡的蠻人,學習了文字,學會了耕種,知道了什麼是朝廷,什麼是國家。
只是由於部落傳統的根深蒂固,至今沒有形成州縣制度,不過好在這裡的人都很聽話,從來沒發生過民變之類的反事。
所以,帝國的大皇帝姜正,也給予了這個地方,最大的寬容,允許他們在各官員的帶領下,從各村選出村長,聽命於地方官,然後使其慢慢接受州縣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