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守忠的身形搖搖欲墜,他臉色慘淡的說道:“還能怎麼辦?趕緊走吧。”

戰場外圍沒陷入混亂的叛軍只有數千人,他們驚慌失措的跟著安守忠逃離逐鹿原。

在安守忠的身後,廝殺聲和歡呼聲不斷傳來。

陷入崩潰的叛軍騎兵被殺得屍橫遍野,人和戰馬的屍體密密麻麻的鋪滿了地面。

由於很多騎兵死於踩踏,所以當官兵走上來的時候,一部分人還沒有死去。

但也不會有人去拯救這些奄奄一息的傷員了。

即便是醫術精湛的大夫,也沒法將這些重傷垂死的人救回來。

天亮之後,在逐鹿原上,官兵找到了七八個大土坑。

土坑有方圓十丈大小,足有三人多深。

看著這些大土坑,將軍們一個個暗暗心驚。

難怪明嶽一心一意要將叛軍的大隊騎兵引誘到這片空地上。

對於騎兵為主的叛軍來說,這種驚天動地、堪比雷霆的武器,是騎兵最大的剋星。

因為這是官兵最秘密的武器,所以將軍們也沒敢多問。

明嶽自己也去看了看爆炸物留下的大坑,心中多少還是有些遺憾。

雖然有完整並先進的配方,但爆炸物的威力,還是遠不如明嶽的預料。

木炭和硫磺,在這個世界都有,而且並不難找。

真正難找的是硝。

天氣轉寒之後,明嶽就在城市裡大量搜尋硝土,以熬煮、過濾等簡單可行的,收集相對純淨的硝土。

積攢了快三個月,集整個長安城的硝土,明嶽才得到了一百七十多斤火硝,並按照比例,配置了兩百三十多斤火藥。

火藥被埋設在逐鹿原上並不等於萬事大吉——官兵必須全力廝殺,將叛軍的大隊騎兵拖入混戰之中,才能一舉建功。

這一戰,叛軍再厲害也沒用。

當一個全新的武器踏上戰場,都需要鮮血的祭奠。

在逐鹿原周圍,大量落單或者重傷的叛軍騎兵陸續死去。

到了中午,雙方的傷亡結果終於擺到了明嶽等人的面前。

此戰,叛軍六萬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叛軍最善戰、最忠誠的力量土崩瓦解。

今後就算安慶西擴軍補充,戰力和忠誠度也不可能與損失的六萬人相比了。

官兵的損失也不小——陳平帶領官軍死守逐鹿原,麾下的兵馬傷亡五千多人,陳平自己也受了傷。

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

從潼關到香積寺的通道已經完全暢通,後續的官兵正在不斷開拔,準備圍攻叛軍最重要的城市:洛城。

雖然叛軍步卒還有三萬多人,但再也不敢繼續在野戰中招惹官兵。

在安守忠的帶領下,叛軍燒燬了洛城附近的村鎮,搶走了一切可以攜帶的物資,然後退回洛城。

洛城是一座很大的城市,水陸交通都很便捷。

叛軍的兵力不算少,再加上廣闊的後方,所以安慶西打算固守洛城,給官兵一點點教訓。

官兵在不緊不慢的向前退進,一直呆在戰船上的三皇子李振也終於上岸了。

為了迎接這位大軍名義上的“主帥”,將軍們在轅門口迎接這位信王的到來。

李振穿著一身金盔金甲,可惜矮小的身材還是很難凸顯出上位者的威嚴。

為了彌補身高不足,李振選了一匹高頭大馬,一路騎到了大營門口。

將軍們對李振的態度敢怒不敢言,恭敬的抱拳行禮:“參見信王。”

“免禮免禮……”李振揮了揮馬鞭笑道:“各位將軍都辛苦了。”

眾人臉上露出謙卑的笑容,嘴裡說著各種客氣的話語。

李振在人群中看了看,並沒有發現明嶽的身影。

這讓李振多少有些不悅。

李振威風凜凜的進入帥帳,似懂非懂的聽著將軍們的稟告。

好不容易等將軍們說完了,李振裝作毫不在意的問道:“軍中主簿明嶽來了嗎?”

一個叫高成功的大將陪著笑臉說道:“啟稟信王,明主簿的官職品階不夠,所以沒來參加軍議。”

明嶽雖然很受皇帝的寵信,並且在軍中一言九鼎,但他出於避嫌,始終不肯接受皇帝的封賞,所以真正的官職,到現在都只是個主簿而已。

主簿只是個小小的書記官,負責記錄和檢看一下軍中的文書,性質和幕僚差不多。

今天是信王李振入主中軍大帳的重要時刻,明嶽也就沒出現在這種正式場合。

聽到這個結果,李振哭笑不得的哦了一聲。

李振又閒談了幾句,他鼓勵將軍們努力殺敵報國,然後讓自己的高成功,還有自己身邊的近侍宦官富貴留下來。

等“閒雜人等”都走光了之後,李振沉著臉說道:“區區一個主簿,居然敢如此狂悖!竟不把皇家的威嚴放在眼裡!”

李振年紀雖小,但發起脾氣來,倒也有模有樣,頗有幾分威勢。

但少年的聲音畢竟稚嫩,並且還不敢太大聲音。

高成功微笑著上前說道:“殿下,明主簿這次立下了大功,難免會有些得意忘形了。”

“立功?立什麼功?!”李振敲著桌子怒道:“就他研究出來的那個轟天雷,隨便交給哪個將軍都能打贏這場仗!可是他呢,從頭到尾一個字都沒有向我透露,也不肯將這個轟天雷的配方交出來,我看他,我看他,哼!”

李振連續說了兩句,終究還是沒有把話說完。

看李振的語氣,似乎在責怪明嶽敝帚自珍,甚至包藏禍心。

高成功和富貴彼此看看,對這個少年王爺的天真感到很無奈。

明嶽有那種新武器的配方是沒錯的,但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明嶽可能會給軍中的某個將領,可能會將配方寫給皇帝陛下,唯獨不可能給李振這個皇家子弟。

一旦明嶽將轟天雷的秘密交給李振,這位少年王爺也許真的就冒出不臣之心了。

高成功在旁邊輕聲細語的勸了幾句,但李振似乎不肯罷休的樣子:“富貴,你說說,該怎麼治治這個明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