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茫然失措的部屬,哥舒瀚海嘶啞著聲音說道:“周平,你保護二皇子從河邊逃過去,叛軍沒有這麼快趕上來,二皇子身邊的武者夠多,你們還有希望逃脫。”

周平澀然反問:“大人,那您怎麼辦?”

“老夫打了一輩子仗,從來沒有逃過……”哥舒瀚海笑了笑:“再說只要老夫的帥旗還在,麾下這一萬多兵馬總能支撐片刻,你們才能更好的保護二皇子離開……否則就算回到長安,我們也是一個都活不成。”

哥舒瀚海淡定的揮揮手說道:“快走吧,將戰馬都留給我,我還能給崔乾佑那傢伙打個反衝鋒,運氣好的話,沒準能宰了這傢伙陪葬。”

周平還要再說,哥舒瀚海已經大聲呵斥:“好了,別再多說了,形勢危急,別在這裡婆婆媽媽的,帶著二皇子趕緊走吧!”

周平點點頭,他拽著滿臉灰黑的二皇子,招呼武者們過來保護他。

如今到處都是大火和煙霧,如果這些武道修為精湛的侍衛保護二皇子,順著大河的邊緣逃走,應該還有很大的希望生還。

但前提是得有人殿後。

否則的話,叛軍從關城蜂擁而入,很快就能追上逆流而上的二皇子。

周平找了柄利於廝殺的砍刀,他護著二皇子朝河邊走去。

臨別前,周平向哥舒瀚海大聲問道:“老將軍,還會有援軍嗎?”

哥舒瀚海哈哈大笑,在混亂中朝周平喊了句“有個屁”,然後轉頭向身邊計程車兵喊道:“兄弟們,拿起武器來,為國盡忠的時候到了!”

聚在哥舒瀚海身邊的,還有一萬多能夠勉強維持秩序計程車兵。

哥舒瀚海騎在馬上,他能夠活動的那隻手拿著劍,聲音嘶啞的命令士兵們列陣營地。

在傳令兵的大聲喊叫下,在場計程車兵結成一個易於防守的圓陣。

層層疊疊的盾牌和長槍立了起來,將士兵們保護在陣列內。

有些人想逃,但也不知道能逃到哪裡去。

更多的人是心裡絕望。

潼關一破,叛軍就可以長驅直入,攻打長安——這是連普通士兵都明白的道理。

奇怪的是,朝中的當政者似乎偏偏不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非要讓七八萬皇朝士兵卻面對三倍於己的叛軍。

而叛軍那拙劣的示弱,迷得皇帝和大臣們七葷八素,一心認為叛軍已經沒有了軍心士氣……

這一戰,叛軍將領崔乾佑所率領計程車兵,並不比七萬官兵更多,但卻狠狠一巴掌打在皇帝和文武百官的臉上,留下猩紅的血手印。

四散奔逃的潰兵源源不絕的朝著潼關跑來。

這些人帶來了叛軍正在追趕的訊息,還帶來了常明將軍戰死的訊息。

哥舒瀚海沉默了片刻,蒼老的眼睛裡泛起淚花。

自己的學生常明也死了嗎?

雖然明知道此戰有危險,哥舒瀚海還是把常明放在了第一線。

哥舒瀚海原本希望常明能夠穩定戰局,但可惜常明還是無力迴天。

哥舒瀚海自嘲的笑了笑。

既然連自己的學生都戰死了,他這把老骨頭更加沒有臉面去忍辱偷生了。

哥舒瀚海深吸一口氣,向周圍計程車兵喊道:“準備作戰!”

遠處,叛軍計程車兵已經開始出現了。

與官兵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叛軍並沒有瘋狂追趕,而是保持著有序的隊形,在逃散的官兵身後不停的放箭和刺殺,驅趕官兵更加快速的崩潰、踩踏。

看到哥舒瀚海結成的圓陣之後,叛軍的前鋒試著攻擊了一次。

但老將軍給叛軍留下了刻骨難忘的傷口——官兵的圓陣忽然轉為雁行陣,從兩翼包抄過來,將那兩千多叛軍圍住。

一場血戰,叛軍丟下幾百具屍體,狼狽不堪的後退。

官兵發出歡呼聲,他們沒有追擊,而是一邊結陣防守,一邊清理潼關前方的火場,想要盡最後的努力逃進潼關。

鄧愛民帶著幾百叛軍在城牆下嗖嗖嗖的朝下面放箭,官兵為了逃命也顧不上那些了,一邊躲閃拼命清理火場。

哥舒瀚海看著身邊計程車兵們裡裡外外的忙著,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叛軍即將合圍過來,官兵沒有退路,沒有輜重補給,沒有多餘的食物清水。

就連箭矢,也是用一支少一支。

哥舒瀚海明白官兵的處境,叛軍自然也再明白不過了。

兩刻鐘之後,叛軍的將領崔乾佑來到了潼關前方。

官兵還困在潼關外面結陣自守,鄧愛民帶著幾百叛軍捨生忘死的守著潼關,將官兵拒之門外。

煙霧散去,疑兵退去,哥舒瀚海和官兵能看到的是,叛軍其實也只有兩萬多人罷了。

如果當初官兵能夠在大火和伏兵的攻擊下穩住陣腳,未必會一敗塗地。

只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叛軍圍在官兵的周圍,慢條斯理的休息、喝水、用餐,時不時過來放箭搔擾。

而官兵不敢散開陣型,只能躲在盾牌後面苦熬。

哥舒瀚海把手下的幾名軍需官叫過來,詢問還有多少輜重補給。

“哪裡還有什麼補給?”一個軍需官沮喪的說道:“輜重全都被丟棄了,現在只剩下大家身邊的一些口糧。”

哥舒瀚海苦笑,他沉默半晌,看著身邊的滔滔河水說道:“……起碼我們不用擔心清水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

叛軍並不急著進攻,他們慢慢消磨著官兵的銳氣,還有那點兒為數不多的糧食。

周圍的嬉笑聲、唾罵聲,讓官兵很憤怒。

但哥舒瀚海甚至禁止官兵去回罵。

大家只有隨身的一點乾糧,勉強吃了晚飯之後,連罵人的力氣都必須省下了。

有軍官建議,不如趁著黑夜泅渡到對岸去,多少還能逃出一些人。

哥舒瀚海對這種建議嗤之以鼻。

崔乾佑和叛軍又不是傻子,一旦發現官兵準備渡河,肯定會不顧一切的掩殺過來。

簡單的商量之後,哥舒瀚海嘆了口氣說道:“再等等吧,也許會有援兵過來呢……”

但哥舒瀚海的心裡知道,長安內外已經沒有可戰之兵。

長安城那不到一萬的衛戍軍,貪生怕死、浮躁易怒的皇帝肯定要帶在身邊,掩護他向西逃命。

所以,援軍不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