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留劍的彎刃在張燁的視線中越來越大,令張燁感到了死亡來臨的驚恐。

危急關頭,明嶽抓住張燁的衣服,將他強行向後拖了出去。

這一拖,愣是把張燁扯得向後飛出數丈遠,砰的一下摔在瓦礫堆中。

驚魂稍定的張燁感激的看了明嶽一眼,只見明嶽站在眾人的前面,控制著兩支飛劍來回飛舞,向苟勝連綿不斷的發起攻擊。

飛劍縱橫來去,在鐵鏈和彎刃刀組成的防禦圈上發生了好幾次碰撞,撞得火花閃爍。

不論是流星蝴蝶劍還是雌雄飛劍,都是攻擊範圍很大的武器。

這個驛站房間已經被砸的七零八落,燕趙、張燁等人跑進了院子裡。

大家不是不想幫忙,而是幫不上忙。

左忠堂倒是端著弩機朝苟勝射了幾箭,但全都被鐵鏈的防禦給彈飛了。

眾人的心裡暗暗驚訝。

照著鐵鏈的旋轉速度,苟勝的手早就該磨得血肉模糊了吧?

但苟勝似乎完全沒事,鐵鏈舞得呼呼生風之外,還能控制挽留劍朝著敵人大肆砍殺。

苟勝的這種兵器,讓明嶽想起了前世的一種武器:鎖鐮。

鎖鐮並不是華夏的武器,而是東方某國的一種奇門兵器。

鎖鐮是一條鐵鏈拴著鐮刀,另一頭是流星錘。

傳承數百年的鎖鐮,當時有著各種各樣的流派,諸如正木流鎖鐮術、山岡流鎖鐮術、大草流鎖鐮術、一心流鎖鐮術、二刀神影流鎖鐮術等等,數量多達數十個。

但不論是那種鎖鐮術,都是先卷後殺,以流星錘和鐵鏈鎖敵,然後用鐮刀劈砍攻殺。

至於鎖人的手法又有內卷和外卷之術,不一而足。

苟勝的鎖鐮術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以飛鐮刀殺人,鐵鏈成了防禦武器。

明嶽皺著眉頭,控制莫邪劍壓低高度,貼著地面朝防禦圈內飛去。

苟勝猛然抬腳,一腳踩在莫邪劍上!

然而下一瞬間,苟勝痛呼著抬起腳,腳板上鮮血淋漓。

所有人都看出來了,自以為是的苟勝以為能一腳踩住寶劍,卻被忽然翻轉的劍刃給割傷了腳。

大家暗暗鬆了口氣,覺得這下應該可以制住苟勝了。

然而明嶽面沉似水的說了句“快走”,然後一抬手,將身邊的燕趙推開。

為人機警的燕趙知道事情不妙,他也不囉嗦,拖著武道修為略低的左忠堂轉身就跑。

一邊跑,左忠堂一邊回頭望去。

只見苟勝的流星蝴蝶劍已經脫手,飛鐮刀和鐵鏈在空中呼呼旋轉,直接把殘破的屋頂和牆壁悉數撞飛!

苟勝的手中多了一柄彎彎的銀鉤,他面目兇狠,身形飄然而至,一鉤嚮明嶽的脖子砍了過來。

以銀鉤的鋒利,只要一砍一拉,就能割下明嶽的頭顱!

明嶽伸手抓住沾血的莫邪劍,舉手抬劍,劍刺苟勝的咽喉。

苟勝回手格擋,銀鉤和莫邪劍相撞。

明嶽掃了一眼,發現劍刃和銀鉤都完好無損。

看來這支銀鉤同樣是鍛造精良的絕世神兵。

這一眼望去,明嶽還看到,飛鐮刀和鐵鏈鋪天蓋地的砸了下來!

這毀天滅地的氣勢,就連苟勝自己也退避三舍。

明嶽和苟勝同時向後退開,任由那件奇門兵器自己砸在地上。

塵土飛揚之中,苟勝抓住鐵鏈反手揮出。

飛鐮刀砍在遠處的屋頂,而苟勝一拉鐵鏈,身形飄然而去。

明嶽看著苟勝的背影喃喃說道:“原來引力依然是這個世界最值得敬畏的力量……”

驚魂未定的張燁好奇的問道:“什麼引力?”

明嶽笑著搖搖頭:“沒什麼……大家沒事吧?”

“我沒事……”張燁感激的說道:“剛才要不是先生拉我一把,恐怕就有事了。”

其他人也緩緩走了過來。

幸運的是,苟勝的武道修為和兵器威力驚人,但是這一場突襲,卻一個人都沒死。

燕趙撓了撓頭,他鬱悶的說道:“明公子,為什麼我覺得這傢伙好像在故意手下留情?”

手下留情嗎?

明嶽看著苟勝消失的方向,覺得手下留情的說法並沒什麼錯。

以苟勝的實力,如果拼命攻擊,在場的幾個人中肯定會出現死傷。

但苟勝沒有窮追猛打,而是選擇了知難而退。

“如果他不走,我應該能殺了他……”明嶽沉吟片刻說道:“不過我會受傷,你們也會受傷。現在大家都平平安安,算是最好的選擇了。”

左忠堂不解的問道:“那他怎麼打打鬧鬧的,究竟圖個什麼?”

明嶽微笑著說道:“因為他是范陽軍的人,不是安慶東的人……”

眾人聽得有些雲裡霧裡,但很快明白了明嶽的意思。

安慶東弒父奪位,苟勝對安旭山忠心耿耿,自然對安慶東深惡痛絕。

但苟勝依然是范陽軍的一員,許許多多的同袍還是讓他牽掛。

正因如此,苟勝沒有殺了安慶東為主人報仇,而是孤身返回了北方。

現在明嶽攛掇史四明投降,苟勝這麼一鬧,等於也是間接告訴史四明:范陽軍對史四明早有防備,不要做出背後插刀的事情。

張燁有些敬佩的說道:“這個苟勝,倒是個忠心不二的傢伙,居然冒著生命危險來殺我們……要是這傢伙能歸順朝廷該多好?”

明嶽笑著說了句“人各有志”。

驛站的房間殘破不堪,眾人搬到附近的客棧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準備返回長安了。

除去那些真正的馬賊,如今跟著明嶽一起返回長安的,依然是那些隸屬於官兵的武者,人數只有三十七人了。

史昭義特地來給明嶽送行,還贈送了一批戰馬,可以讓明嶽他們快速返回長安。

明嶽和史昭義邊走邊聊,他最關心的,莫過於潼關和洛城一線的戰局。

自從來到河東之後,明嶽暫時與長安那邊失去了聯絡,對軍情的具體進展也是一無所知。

而史昭義掌管著河東的軍務,對潼關的戰局應該是最瞭解不過了。

聽到明嶽的問題,史昭義嘿嘿直笑:“戰局對官兵來說倒是形勢大好啊……安慶東繼位之後,好像是為了表現他的能力,先後派了三撥人馬去攻打潼關。不過這三撥人馬之中逃散了半數,剩下的人打了一個多月,傷亡了近萬人,潼關卻依然還在官兵手中。”

燕趙、張燁等人喜笑顏開,而明嶽的心中,覺得有點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