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將計就計(新書求收藏)
季漢中興英烈傳85回 神紋本神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古人誠不欺我!”
“劉備丟了下邳,就再無糧草能運來!”
“報仇的機會來了!”
對寨。
得知“呂布入城、張飛敗走”,吳景興奮大喊。
被劉備連勝兩陣的苦悶,也一掃而空。
有兵力優勢還能被劉備連勝兩陣,這對吳景而言是恥辱!
恥辱就得用血來洗!
“舅父,今夜可遣細作渡河,在劉備軍中散佈流言。”
“待劉備軍心紊亂,兵無戰心,定可一擊而勝!”
帳前一將,面如冠玉、姿顏俊美,正是孫堅長子孫策。
去年。
孫策在江東勢如破竹,又擊破劉繇。
擔心孫策不受掌控的袁術,將周尚調回壽春,改任堂弟袁胤為丹陽太守。
從九江到廬江,從廬江到丹陽。
孫策打下一郡,袁術就搶走一郡。
美名其曰:打江山易,守江山難。伯符你放心大膽的往前走,我會一直在你身後。
孫策受不了這氣,直接擺爛了。
若不是袁術忽然任命吳景為廣陵太守,非得讓吳景去打徐州,孫策都只想待在家中造小人兒。
自家舅父不能不管。
孫策只能帶上親信舊部來助吳景一臂之力。
本以為劉備是跟江東的豪強一樣,是個好欺負的。
不曾想劉備比預料中更驍勇善戰。
交戰八次,四勝四敗。
最後兩次,竟然連敗!
這讓孫策頗為不服氣!
生年以來,不聞天下有劉備!
對袁術陣營的人而言,劉備就是個無名小輩。
若非陶謙病死,徐州人推舉劉備為徐州牧,誰知道劉備這個人啊?
孫策的流言計,得到了眾將的一致好評。
程普更是盛讚道:“世人皆知伯符驍勇,卻不知伯符多謀!”
孫策大笑:“我尚且年少,當不起德謀盛讚!”
吳景輕撫短髯。
孫策越優秀,吳景就越自豪:“劉備初戰便敗,如今卻連勝兩陣。我料劉備必定心驕氣傲,其營中防備較之往日定會鬆懈不少。伯符可依計而行!”
孫策慨然領命。
回到本部,孫策召來了猛士蔣欽和周泰,又挑選了二十個善水猛士。
趁著夜色。
蔣欽和周泰各引十人,悄悄潛入了劉備的營寨。
【如將軍所料,劉備連勝兩陣,防備比往日鬆懈多了。】
蔣欽和周泰對視一眼,各自欣喜。
流言如同星星之火。
星火多了亦可燎原!
翌日一早。
一吏士急見劉備。
“使君,軍中流言四起。”
“或言呂布勾結曹豹,奪取了下邳;或言臧霸勾結曹豹,奪取了下邳。”
“眾兵吏皆是惶惶不安。”
聽到吏士的急報,劉備不憂反喜:“流言止於智者,不必理會!”
吏士驚呆了。
這軍中兵卒,基本都是目不識丁。
如何能稱得上智者?
流言容易煽動軍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普通的兵卒不讀書不識字不明理,容易盲從。
流言止於智者?
這對兵卒的要求也太高了!
吏士欲言又止。
最終將想說的話嚥了回去。
由於劉備對忽然出現的流言不聞不問,流言不受約束,僅一日就傳遍了整個軍營。
人云亦云,三人成虎。
到了晚上,流言變成了【呂布勾結曹豹和臧霸殺了張飛,正引兵往淮陰殺來,劉備準備棄軍而逃。】
“奇怪,劉備竟然任由流言在軍中散佈?”
蔣欽搞不明白劉備的用意,忙遣人回對岸告知孫策。
孫策也是頭一回遇到這種情況。
流言猛如虎,若不及時制止,軍心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軍心若是亂了,十成氣力用不出一成。
故而,善用兵的主將不一定是最有勇力的,一定是最懂得穩定軍心的。
“事出反常,必有緣故。舅父,不如我親自去趟劉備的營寨。”孫策躍躍欲試。
若不能親眼所見,孫策很難相信劉備會對軍中的流言不聞不問。
吳景想也不想,直接拒絕:“伯符,你如今已為將,為將者豈能事事衝在最前?”
孫策振振有詞:“舅父,將是兵的膽!我若不衝在最前,眾猛士又豈會為我死戰?”
吳景再次拒絕:“不可衝動。再等等!”
不論孫策如何請命,吳景始終不允。
孫堅號稱江東猛虎,也因輕敵冒進而死於矢石之下。
戰場,不是逞個人武勇的地方。
擔心孫策會違令冒進,吳景又令黃蓋日夜盯著孫策。
孫策無奈,只能讓蔣欽和周泰繼續打探。
對寨。
劉備召集了軍中吏士,宣佈了近日會引兵去海西的決定。
眾吏士紛紛變色。
“使君,下邳城真的丟了?”一吏士問出了眾人心中的疑問。
劉備搖頭:“都是流言,不可信。”
吏士又問:“那我們為何要去海西?”
劉備半真半假地道:“下邳丟城是假,臧霸勾結曹豹攻打下邳是真,呂布是去助吾守城的。”
“雖然下邳守住了,但糧倉被曹豹燒了。若不去海西,吾等皆會餓死此地。”
“爾等也不用心慌,吾在昨日就讓糜子仲去東海運糧了;以軍中目前的存糧,足夠抵達海西。”
眾吏士面面相覷,依舊存疑。
“使君,如今營中流言如虎,即便我等信了,也未必能讓兵卒相信。”一吏士開口。
劉備聞言長嘆:“吳景連敗兩陣,如今又用流言計壞吾軍心,用心險惡!”
“吾不欲闢謠,是相信流言止於智者;不曾想不僅兵卒信了,竟然連爾等吏士也信了。”
“吾,慚愧啊!”
聽到劉備這一聲“慚愧”,眾吏士皆有羞慚之意。
尤其是今早聽到劉備那句“流言止於智者,不必理會”的吏士,更是羞愧不已。
陳登順勢補腔:“倘若下邳真的被呂布奪了,使君又豈會任由流言在軍中散佈?破除流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信謠,不傳謠!”
“使君信任爾等,爾等卻不信任使君,以至於如今營中流言如虎,爾等該當何罪?”
在劉備和陳登一唱一和下,眾吏士心中更是羞慚。
一吏士更是跪倒在劉備面前,哭泣道:“使君,請治我瀆職之罪!”
“今日一早,使君就言‘流言止於智者,不必理會’,我卻對使君不信任,未將使君的當回事。”
“如今想來,是我辜負了使君的信任,請使君責罰!”
劉備趕忙扶起吏士:“吾為軍中主將,要治罪也應該是治吾失察之罪,豈能因此而怪罪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