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騎兵把隆武帝救出後,一路往南,這一天終於來到福建邊境。

只是沒想到隆武帝剛下馬,鄭軍已經趕到,為首一人正是鄭芝龍!他手拿苗刀,便衝到了隆武帝的面前!

何騰蛟身披鐵甲的,雙手持盾牌,如同一頭威武的獅子,擋在隆武帝的面前。他的眼神堅定,毫無畏懼,彷彿在告訴鄭芝龍:只要我在這裡,你休想傷到陛下一根毫毛。

突然,鄭芝龍揮舞著手中的大刀,狠狠地朝何騰蛟砍去,同時大聲咆哮道:“姓朱的你讓黃道周監軍,半夜卻要取我性命,是何居心?”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狠戾,顯然對何騰蛟的行為感到極度的不滿和憤怒。

何騰蛟眼疾手快,迅速用盾牌擋住了鄭芝龍的刀鋒。他的身體微微顫抖,但仍然堅定地站在隆武帝面前,不斷地為皇帝解釋:“陛下的本意,只是讓黃道周監軍,只是沒想到黃道周因為私人恩怨胡作非為,陛下並沒有想要傷害鄭大人。”

鄭芝龍還是不信,手中刀揮舞起來,在盾牌上打出陣陣金鐵撞擊的聲音,直到刀砍出來缺口,他才慢了下來。

經過一番激烈的交鋒,何騰蛟的努力終於奏效。鄭芝龍漸漸收起了心中的怒火,重新將刀插回鞘中。“哼!你早就想把老子做掉是吧?”

三人開始面對面地對話,試圖解決他們之間的誤會和矛盾。

隆武看何騰蛟護在身前,心中暗自慶幸有這位忠誠的大臣。他知道,如今朝廷內部紛爭不斷,自己若想立足福建,必須要有一個堅實的後盾。而何騰蛟正是這個後盾,他的存在讓隆武帝感到安心。

鄭芝龍則是另一番心思。他知道,如今朝廷已經名存實亡,各地的叛軍紛紛揭竿而起,欲圖推翻新朝。而自己作為一股強大的勢力,自然不能袖手旁觀。他提議先殺入雲南,消滅當地的叛軍,為朝廷挽回一些顏面。

然而,何騰蛟卻堅決不同意。他認為而南下雲南,雖然也能消滅一部分叛軍,但畢竟地域狹窄,資源有限,難以為繼。

鄭芝龍見何騰蛟如此堅持,只得作罷。他知道,何騰蛟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有著自己的戰略眼光。他雖然有些失望,但也不得不考慮對方的實力。

兩人沉默了片刻,鄭芝龍突然問道:“何大人,您覺得我們這次出兵,能否一舉平定南方的叛亂?”

何騰蛟微微一笑,回答道:“鄭兄,我並非神仙,自然無法預知未來。但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必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

說罷,他便率先帶著隆武帝向前走去,準備出發。鄭芝龍見狀,也跟了上去。城中,是兩支由何騰蛟和鄭芝龍指揮的精銳部隊。

何騰蛟他心中明白自己的實力,雖然暫時和鄭芝龍不相上下,但畢竟大自己的主力軍依然在湖南一帶,離福建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如果鄭之龍鐵了心要殺自己,恐怕沒等到部隊前來自己就身手一出。

鄭芝龍本人也在考慮,何騰蛟此人雖然和自己不對付,但對於自己而言目前還不是最大的敵人,如果此刻殺了他,反倒會讓湖南的軍隊翻臉找到理由殺進來,損耗自身的實力。

兩人各懷心事,一路往前走,去和同角送了隆武帝進了臥房,轉過身來和鄭芝龍對望著。

何騰蛟“對不起,我不知道黃宗周居然那麼做。”

鄭芝龍“你要保下姓朱的,只怕將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啊。別忘了,當年他可是杖殺自己的舅舅,臥薪嚐膽多年。”

何騰蛟微微一愣“食君之祿……”

“可是現在國庫也沒錢沒糧!何大人,你這又是何苦為難自己?”鄭芝龍說“現在後金退出關外,乘勝追擊掌握了京師之後,咋們就是黃袍加身也沒什麼人敢反對。”

何騰蛟“這大大不可啊。我大明……”

鄭芝龍不耐煩說“這大明早就完蛋了,東林的那幫玩意天天搞內儒外法,結成一團,除了刮百姓還會幹什麼?

打仗,這幫人贏過?每次袁崇煥戚繼光贏了,他們就想著怎麼卡糧草,找錯處,給姓朱的砍頭找理由。

還有你看現在天下都亂成那樣了,耿精忠吳三桂尚可喜又幹了什麼?投清又反清,算什麼英雄好漢?

如果今日來的是馬士英,你還能全身而退?弘光乾的荒唐事還少嗎?

這天下從來就不是姓朱一個人的,他以前不也是從蒙古人手裡搶來的?縱觀過去,秦滅六國?劉邦,李世民,趙匡胤哪一個不是搶了別人的天下,只要百姓生活好,誰當皇帝有什麼關係?”

何騰蛟聽罷沉默不語。

鄭芝龍繼續說“左良玉打了半輩子的仗,他從大勝到平手,再到朱仙鎮大敗,那是他一個人的問題嗎?

剿匪剿匪,這幾十年越來越多匪,兵越來越弱,為什麼?農民活不下去了,不做匪怎麼辦?

這遼餉、剿餉和練餉收了一年比一年多,吃的敗仗也越來越多。一百兩的餉到了下面就是三百兩,上下其手的人比比皆是。

我盤踞福建那麼久,打魚的人我也收漁獲1成罷了,從沒看到衣不裹腹還搜刮民財的蠢貨。”

何騰蛟憋紅了臉“這只是大明少部分人在貪,做不了準。”

鄭芝龍嘆氣“如果真如你所說,改稻為桑又如何?寧遠衛的事又如何?這難道也是少數人的事?

老何,京裡被李自成都掏空七千萬兩白銀,到了地方又會有多少?這幫東林的人,又有多少一心為民為國的,有多少喊著為民為國撈錢的呢?

我們與其保住大明的天下,倒不如先給自己打算一下。拿下京城,席捲天下,先處理好吃飯的問題,這皇帝是誰有什麼關係?

況且,海外機會巨大,現在是大航海時代。現在種地一年也就不到半兩銀子,但是做瓷器絲綢出口,少的也有十兩以上。這巨大的利潤,足夠咱們買糧食填飽大夥肚子,還能有不少盈餘修橋鋪路甚至救助窮人。何必死守耕地間?還能拉不少流民出海,這掙錢機會多了,誰還鬧事呢?”

隆武帝的眼睛發出了光芒,他心裡盤算著如果開放了海禁,把海外的錢賺了回來,這福建之地能夠多多少的軍隊,又能反攻回京城,有多少的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