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太子府。
朱瞻基和李曦曦心滿意足的回去了,今天他所做的這些個菜,得到了皇帝的大加讚賞。誇李曦曦廚藝好,更關鍵的是誇他種的菜好。
當然,還是因為皇帝以前沒有吃過,所以覺得新鮮。
吃多了就不覺得美味了。
但這些菜,卻有著巨大的意義
此時,他剛剛走進院子裡,朱高熾不知道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笑呵呵地,問道“兒啊,你過來,爹問你個事。”
“怎麼了”朱瞻基疑惑道。“
“那個,我聽說你種的那些菜長出來了,李曦曦還給你爺爺專門做了幾道菜品“
“是啊。”朱瞻基點點頭。
恰好這時,張氏也小跑了過來。
“兒啊,娘聽尚食局的人說,李曦曦做的飯菜特別的好吃,而且那些菜都是新玩意兒,我們沒見過。”
“你看你爹,他特意為了等你這頓飯,現在還沒吃呢。他這麼大個肚子,餓壞了可怎麼辦。”
朱瞻基聽明白了,原來是想讓自己做飯啊。
這個倒是簡單,反正是自己的爹孃,吃一頓自己做的飯菜倒也不錯。
“好,我去給你們做。”
李曦曦笑道…
“讓我也嚐嚐曦曦姑娘的手藝,真的是太高興了,快去快去。”
朱高熾一臉期待,都已經按耐不住自己胃裡的饞蟲了。
……
很快,朱瞻塔他種植的蔬菜就開始在朝中廣為流傳,接著在京城也開始流傳開來。
但是想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就必須要有一個快捷的途徑。
還有,古代的資訊比較落後,朝廷想要做什麼事情都需要讓各地的官員知曉,然後再傳達給下面的人。
那麼這對於朱瞻塔他的蔬菜傳播有著很大的一個阻礙,想要儘快見效,就必須做點別的事情。
李曦曦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現代已經很常見的報紙。
也可以說是,已經被淘汰的報紙。
在明朝想要創辦一個報社,難度其實不是特別的高,因為在明朝印刷術已經相當的發達,雖然沒有工業時代的印刷機那麼的方便快捷。
但是活字印刷,已經應用的非常廣泛。
要不然,明朝的時候很多書局也不會應運而生,像西遊記,水滸傳亦或者是三國演義,也都是在明朝時出現的。
這主要有一個契機,就是因為活字印刷的廣泛應用以及各個民間書局的出現。
有了這樣的一個想法,朱瞻基帶著李曦曦就立馬找到了朱棣。
“爺爺,孫兒想要創辦一個報社。”
“報社這為何物”朱棣一邊射著箭,一邊問道。
“報社,就是刊印文章的,相當於是書局。但跟書局又不一樣。我們,做的是報紙。”
“報紙又是什麼”
朱棣還是搖了搖頭,不知可否,這什麼意思啊?
朱瞻基無奈,只好是解釋道,“爺爺,在西漢時期,有一個叫做邸報的東西,原是朝廷給各部官員下達指令的。”
“這些,平民百姓都接觸不到。而我說的這個報紙,可以在上面編撰一些朝廷的政策,或者是,最近一段時間發生的大事。比如哪裡發生了旱災,哪裡發生了洪水,這些都可以在這個報紙上出現。”
“同時,我們也可以在報紙上面,寫上哪一位大臣被處置了誰犯了什麼事情,還有就是誰考上了狀元。也可以把一些文章放在這個報紙上。”
“我們要讓這個報紙在全國流行開來,爺爺,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大明日報。”
“每天,或者是每半個月,我們就刊印一次。”
朱棣愣了一下,這個倒是新奇的很。
不過,他隱隱有些擔心,這個東西好是好,可真的能夠在平民百姓當中流傳起來嗎
“孫兒,你有沒有想過,很多的人都不識字。”
朱瞻基點頭道“孫兒想過。”
“許多百姓雖然不認識字,但周圍肯定都有會識字的人,只需要他們知道這個資訊就可以了。”
“哦,那倒也可以。不過,你說的這個大明日報,想要傳達到各個地方,應該需要很多的驛站和快馬吧。”
這個朱瞻基自然知道,他也都有所考慮。
有一句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報紙只是第一步。
其他剩下的他會慢慢一步一步實現。
“爺爺,你信我嗎”
“信,孫兒你已經給爺爺帶來很多驚喜了。”
“那爺爺,可不可以把這件事全權交給我處理。”
朱棣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下來,“你放心大膽的去做吧。”
“謝爺爺。”
“嗯,去吧。想要哪些官員協助你,這些都沒問題,畢竟你拿著爺爺的御賜金牌呢。”
“嗯。”
是的,朱瞻基他還拿著那個御賜金牌,就算是他二叔朱高煦也沒有這份好運。
從這已經可以看得出來,朱棣對朱瞻基已經是有點偏心了。
幾天後,朱瞻基就開始著手為大明日報的創辦而提上日程。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拿錢啊,沒錢你怎麼做這麼大的一個事情呢
朱瞻基在得到了皇帝的準允之後,太子朱高熾自然也都知道。
他也能夠理解這其中的好處,只是創辦起來無比困難。
這天,朱瞻基就找到了戶部尚書夏原吉。
“尚書大人,你拿點錢唄。”
“這個大明日報只要創立之後,就可以有很多的好處,到時候錢財源源不斷,你相信我。“
朱瞻基連騙帶忽悠,就是想從戶部尚書這邊拿點錢出來。
夏原吉一聽,腦袋頓時耷拉了下來。
“不行”
“就算是皇上說的,那也不行,沒錢“
“創辦一個大明日報需要多少錢,你有沒有仔細的算過”
朱瞻基點頭“算過,也不多吧。“
“不多開什麼玩笑,皇孫,聖孫啊,我知道你厲害。但我們實在沒錢,市舶司每年都向我要錢,朝廷打仗要錢,賑災要錢,修皇宮還要錢現在還在疏通運河,你跟我說,錢從哪裡來”
夏原吉一副摳搜的樣子,不愧是活財神啊。
只進不出
“尚書大人,你多少給點錢啊,我爺爺都已經答應了,你看你。”
“可是我這邊真的沒錢啊,今年的財政預算已經全部都支出去了。”
“負擔不起啊,皇孫戶部窮的,只剩下我們幾個老傢伙了,要不,你把我們身上的衣服扒了賣錢去吧。”
“說不定放在集市上,百姓一聽這是尚書穿過的衣服,還能多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