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戰敗”告退。

道衍的身影也很快再次出現在正堂中,望著李亨離去的背影,不禁發出一聲感嘆道:“果真不能小覷了天下人傑啊。”

“天下聰明人何其之多。”

常升意有所指的說到:“最難的不是看清別人,而是認清自己。”

“能像他這般清醒果決的,當真沒有幾個。”

“你那般折辱他,就不怕他臨時反悔?”

“呵,他惜命。”

道衍不再辯駁。

轉而詢問起下午關於試科舉會晤的安排。

既然李亨已經將試科舉的阻力排除,此時不借機籌辦,更待何時?

下午的會晤先敲定場館。

先把試科舉的流程安排,明日公示。

後天舉行。

一日閱卷排名後,初步的篩選名單就可以公示出來,給參考中榜計程車子幾日時間到應天府吏部點卯複核了。

常升等到午時。

在同時收到了廖權湊齊了五十萬兩贖罪銀,以及府衙偷偷送來的一大箱子走私罪證後,當即就修書一封,讓欽差一行中看起來柔弱,實際上身手最好的一個差役回應天府報信去了。

收到任務的那一刻。

這個潛藏在欽差隊伍裡相當大眾臉,地位也近乎小透明的錦衣衛差點都沒瘋了。

要知道平日裡他要是不發聲,很多人下意識都能忘了他在場。

平日裡乾點監察,探聽訊息的活。

別提多麻溜了。

這位爺是怎麼一下就把他點出來的。

但他一路監聽下來,也知走私鹽鐵之案事關重大。

領命出城之後,直接是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就往應天城裡趕。

至於常升呢。

待到船坊上被扣押的那批船客下船時。

廖權居然把昨夜伺候他的那幫美人,連同秋娘都一併送來了。

逼的常升不得不讓張同知給他另安排了個獨院。

這個二愣子。

要不是他來蘇州套的就是個紈絝公子的馬甲,他非得再敲廖權三十萬兩不可。

很快。

在李亨和那些走私商販的盡力配合,想盡快把欽差一行送走,徹底將一切塵埃落定的共識下,蘇州府試科舉的眾多會務事項都被順利推行。

已經在金華主辦過一場試科舉的宋濂,更是當仁不讓的擔任了這場試科舉的主考,畢竟之後他還要留在這兒,籌措儒家經典重新校訂修誅的事宜。

蘇州府這些大儒都想要把自家所學列做正統。

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向宋濂示好

在李亨著手調查起幾家“老友”的底細,意圖將他們背後靠山移並挖出,將整個走私鹽鐵的體系一網打盡,以免給自己遺禍的時候,張同知也就順理成章的接替了這場試科舉中的工作。

就在常升宅在獨院裡恣意玩樂兩天之後。

試科舉開考在即之日。

一支千人的部卒攜東宮詔令,以代太子監察試科舉之名,進駐了蘇州府中,更是給已經翹首以待的蘇州府士子們心頭又添了一把火。

太子爺親派部隊前來監考。

豈不是意味著這一批在蘇州府參加試科舉計程車子,都有機會入太子爺的法眼!

只是誰也不知道。

在這支部隊進駐之後。

一個奉常升的命令回去報信計程車卒也攜著一封密信和一道聖旨趁夜敲響了常升獨院的大門。

…………………………

這是常升到達蘇州府的第五日。

今日的蘇州府在繼廖權縱兵之後,迎來了又一次的封門。

就在被查抄的霍家府邸中,蘇州府衙調集了幾乎一城的能工巧匠,甚至從水師營寨中調配了不少的人手,終於在開考之前,搭建了不少臨時的考棚。

附近的街道全被進駐計程車卒封鎖。

因為參考的人數眾多,沒有那麼多時間檢查。

所有參考士子是指入場第一時間,必須光身進入燒好的消毒水中淨身。

池水中配備了些調配的藥水。

主要是用墨水等製作的小抄,就算用油墨做了防水,在這藥水中過上一道也必然面目全非。

別說把小抄藏在頭髮裡,就算夾在菊花裡也不行。

進入之後,自有寬大幹淨的衣服更換。

所有食材由籌辦試科舉的世家進獻,士卒負責製作,監考負責分發。

策問的考題,還是宋濂今早才與道衍敲定,參照了常升在沙場校閱事的狀況,由易到難,從治政,安民,興農,稅取等多方面,現出的十道考題。

這要是還能被舞弊。

那就只能怪道衍倒黴了。

看著差不多已經快入場完了的考場,常升也起身和道衍,宋濂先道個別。

“試科舉和後續的事宜就全拜託兩位了。”

宋濂疑惑問道:“你要去哪?”

雖說常升這幾天經常不見人,但對於整個流程的安排,幾乎都是他最終裁定的,許多精妙之處,讓宋濂都大感長了見識。

常升身著一身官服。

望著蘇州府衙的方向笑到:“如今科舉正式開辦,一些見不得光的耗子也放鬆了警惕,此時正是將他們一網打盡的好時機。

“錯過這回。”

“即便是為了保險,這幫耗子也竟然會實行狡兔三窟之策,再難收拾。”

“同時為防止他們狗急跳牆,蘇州府的這場試科舉,學生才特意請調了兵卒前來護衛,並要求封鎖城門。”

“這會,已經自查過的水師營寨的兵卒也該到了。”

“辦完這事,我休沐之期也至,是時候回返應天府,所以提前和宋師道個別。”

宋濂和藹的笑笑。

拍了拍常升的肩膀到:“你智計過人,才華出眾,將來定為太子身邊輔國能臣,老夫還是那句話。”

“行正事,走正道。”

常升笑著應下,轉身便坐上前往府衙的馬車。

隨著馬車離考場漸行漸遠,一支支隱藏在周邊巷道中的兵卒逐步匯聚出來,跟在馬車身後。

聲勢越發浩大。

好在今日城門再次封鎖。

百姓們早有預備的滯留家中,以至於常升接管蘇州府衙的過程都十分順利。

李亨也配合的讓出了主導權。

一切聽從號令。

待到一支沖天的訊號彈從府衙上空射至城外,早已帶著五艘運兵船等待在蘇州府外的廖權便大聲喝令到:“全軍聽令,進城!”

“進城!”

“進城!!”

傳令兵的聲音迴盪在每艘兵船上。

碼頭計程車卒一看這狀況,更是車輕路熟地放下手中的兵刃,尋著最近的石頭或木樁,將自己磕暈當場。

水師的兄弟最近造訪的頻率有點高啊。

再這麼下去,非得敲他們一頓好酒好菜補補身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