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大人?”

“咳咳咳。”

面對常升的再次催促,範敏很不習慣的輕咳幾聲,以掩尷尬。

偷偷瞥了一眼坐在龍椅上翻閱奏書的朱標,他壓低了聲音,試探道:“少詹事不覺得胡惟庸等賊子其罪滔天,該恨該殺嗎?”

“不是已經抄家株連了嗎?”

“不是,少詹事,此等奸佞,咱們不罵幾句?”範敏又提醒一句,眼神還連番自覺的向朱標撇了撇。

這意思很明顯。

這麼好的機會,你不與我一起向太子表個忠心?

想啥呢?

常升面無表情的看著他,緩緩開口道:“胡惟庸之罪已有定論,但如今即已身死道消,六部五堂空缺之眾,政務堆積如山。”

“尚書大人竟如此之閒,欲開一個批鬥奸賊的大會不成?”

“需不需要下官替大人到御書房討些茶點,再為大人尋三五同僚好友來,陪您清談呢?”

範敏心中頓時咯噔一下。

不用抬頭,他就能感受到來自龍椅上的太子向他投來的審視目光。

頓時悔的恨不得給自己來兩個大嘴巴。

草率了。

這事辦的。

他是不敢記恨常升的。

雖然少詹事官職比他還低二品,但人家背靠儲君,算是太子的顏面,太子坐在龍椅上沒發話,人家的態度顯然就是太子的態度。

有這層“龍”皮在,在他這個新上任的戶部尚書算個屁啊。

“有事說事!”

“是是是!”

範敏連忙擦了擦額角的細汗,腹誹了一番常升不按套路出牌,便接著向下說道。

“依照陛下訂立的舊制,寶鈔提舉司每年三月都會抽調工匠重新印製寶鈔,以替換舊鈔,增補破損,寶鈔提舉司給臣交了預案,臣代提舉司請示,今年印鈔二百萬貫是否合適?”

說完,範敏又看向常升,發現常升依舊沉默寡言,只是在自己面前的紙張上寫下第二條記錄,

二:寶鈔提舉司請示印鈔二百萬貫。

範敏是個聰明人,一下看明白了。

任你說的天花亂墜,常升的記錄也只簡明扼要,根本不存在什麼“語言藝術”。

面對這麼個“廢話”過濾器,那還叫交流個什麼勁。

說他的就是。

還省了這份巧舌如簧的功夫。

翻開第三道奏本,範敏直接挑了核心的乾貨唸到:“兩淮都轉運鹽使司上呈預案,計劃在泰州新設兩處新鹽場,請批三十萬兩採買物資。”

……

“湖廣分司今年行鹽二十萬引(明朝實行開中法,如果想要合法販鹽,商人必須先向邊關重鎮運糧,向政府換得鹽引,鹽引就是販鹽的合法資格證。商人憑鹽引到指定鹽場排隊等候支鹽,然後到指定銷鹽區賣鹽。一引為三百斤),但往北平,遼陽運糧的鹽商依舊絡繹不絕,供鹽缺口不小,上書請奏是否可以在境內多開幾府授權行鹽。”

……

“浙江轉運使司請示,江浙之地賦稅太重,百姓困苦。然漕運興旺,往來絡繹。每年還要花費不少錢銀疏通運河,清理積鬱,而漕執行船僅收商稅,實在不公。可否增榷船引,如果可以增榷船引,每年最少可以多徵六十萬兩商稅,以減百姓之負。”

……

“雲南都指揮使司推屯衛所,徵募壯丁五萬,請戶部批糧四十五萬石,併合工部申請耕牛及農具。”

範敏放開了說。

常升速記更是不慢,

不足半個時辰,範敏就把自己帶來的幾十道戶部奏本全部彙報完。

看著無動於衷的常升和恍若未覺的太子。

範敏暗道自己今天這“媚眼”算是拋給了瞎子看,對著太子行了禮就告退了。

常升揉了揉手腕,放下筆。

朱標也放下了奏書,從龍椅上走下,拿起一本範敏送來的奏書對照著常升記錄的重點翻閱起來。

一連翻了幾本,發現要點一個不缺。

頓時感慨到:“這方法不錯,若所有官員呈書奏報都能如此,父皇何止辛勞如此。”

“不過是懶官懶政罷了。”

常升一語道破關竅道:“朝廷有許多官吏都是前元遺臣,他們佔據了不少的朝廷要職,承襲了舊朝的惡風惡俗,時間日久,不少人都被他們帶偏了。”

“叔伯藉著胡惟庸案大肆誅連,看似兇殘。”

“但誰又能說不是為了移風易俗,整肅這股官場的不正之風呢?”

朱標沉默了。

常升也不願意多提此事,將自己所有的記錄攤開,衝一旁早站了半個時辰的六部官屬和翰林學士招了招手。

“都過來瞧瞧。”

“諸位都是聰明人,本官已將範本備好,接下來就是分派諸位的任務了。”

“兩位翰林學士,本官要你們參照戶部、預案奏書及本官的記錄,將所有奏書,預案的重點及核心資料全部摘錄,交由內侍轉呈太子批閱。”

“當太子披閱完,吏部刀筆吏需將太子意見謄寫在奏書上。”

“禮部的幾名校書郎,本官需要你們在太子披閱後,負責複核一遍奏書,以防記錄謄寫錯漏,並查漏補缺。”

“刑部,我需要你以無罪論,審閱所有命案中的證據鏈是否確鑿,引用條例是否妥當,凡有證據不足,用罰過輕過嚴,乃至有任意疑點,都先擱置一旁。”

“戶部、工部、兵部官員,汝等熟悉各類物價,負責聯合審計所有預案,並挑出所有奏書、預案資料不詳實,申報和實際差異過大的數字和物項。”

“就如胡惟庸案牽扯的抄沒之中,文玩字畫,家宅田產的二十一萬兩是如何典當出來的,各項物類的價值與典當的估值差異是否過大。”

“兩處新鹽廠的三十萬兩是如何得出的?各項成本核算是否對應的上?”

“雲南屯衛所申請糧食,耕牛,農具是否過多。”

“但凡差異的數量價值超過了六十兩,都是需要認真核查的,如果發現是有人貪汙,剝皮實草必有他一個。”

“最後,殿下覺得值得重視,需要思慮,有參考警示作用的奏書,由宮裡的內侍負責謄抄一遍。”

“都聽明白了沒有?”

一種官員都神情振奮的點了點頭。

雖然他們官職不高,但現在可以直接跟在太子殿下身旁,幫助處理奏疏預案,這可算是露了大臉,一步登天了。

萬一再被太子賞識一二……

他們哪還能不效死力。

看著爭先恐後將龍案上的奏書和預案瓜分的一眾官員,朱標頗有些理解不了的問常升。

“我從未聽說過你擔任過什麼官職,怎麼你偏偏就對政務處理如此老練?”

常升無害的笑笑。

不過是重操舊業罷了。

前世跟著領導身邊當秘書的時候,下則到村裡一同下田視察,上則擔任過領導的秘書長,一個直轄市上千萬人的各類事務都要從他手中過一遍,然後轉呈領導。

十幾年的時間,不知多少個夜裡都被領導的電話突然鬧醒,隨時加班辦公。

差點沒患上手機恐懼症。

能不熟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