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晶片加5G的手機還要多久?華為無法推出5G手機,是受到老美晶片規則修改的影響,而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缺少5G射頻晶片。沒有5G射頻晶片,即使華為使用了最新款的麒麟9000(5G晶片),也仍然無法推出5G手機,可見這種晶片的重要性非常大。然而,在2021年全球市場上,佔據前端市場85%%的份額,是Skyworks、村田、高通、Qorvo和博通五家,他們基本上壟斷著射頻晶片市場。而且,國內廠商基本上集中在4G以下的射頻領域,在5G射頻晶片領域裡,幾乎是國外廠商包攬市場。智慧手機時代,射頻晶片是實現手機通訊功能的核心執行者,因此它在晶片行業中位置尊崇,就像基帶晶片的四肢。不過,即使難度大,也阻擋不了國內科企進步的步伐。國產5G射頻晶片帶來好訊息國內科企富滿微在互動平臺上確認了,其公司研發的5G射頻晶片產品可用於所有主流手機。另外,該產品也可以用於主流的模組平臺方案,並且,從選取工藝到設計水平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雖然,該公司未曾披露會有哪些手機廠商會用該產品,但是,根據之前的媒體訊息,似乎有不低於3家手機廠商會測試。即便如此,這也是一則好訊息,畢竟根據富滿微的6月22日的介紹,這是一款完全自主研發的5G射頻晶片,擁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這樣的完全自主可控的5G射頻晶片,至少可以說明國內5G射頻晶片,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這是我們需要的也是華為需要的。那麼,會讓華為5G手機有著落麼?其實,華為缺少5G射頻晶片,並不是說國內無法制造這樣的晶片。早在2019年開始,中芯寧波就已經快速覆蓋了BAW濾波器從晶圓製造到封裝測試的全流程,並且,為了避開相關專利技術,開發了具備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SASFR工藝技術平臺。然而,國內BAW濾波器設計業基礎孱弱,急需更多的該領域設計廠商的參與。比如,華為海思近年來也在自研5G射頻晶片,也出了公開了相關專利技術。其中,走在前面的富滿微則是研製出了可廣泛應用在各主流廠商的5G射頻晶片,需要的就是驗證和量產。相信,5G射頻晶片在主機廠的產品驗證,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一旦放量,必然解決5G手機的射頻問題。當然,只要華為願意接受這樣的5G射頻晶片,相信不久,華為5G手機必然重回市場。

有時候重出江湖,不一定是為了讓更多人的瞭解,我們不管怎麼做都要需要自己有……只有擁有了自己的技術,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我們才不會被別人卡脖子,而卡脖子這個問題,已經有許多人在不斷的努力了,可是這其中我們每個人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