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自已的老婆王含始是否與蛟龍交合,這老劉頭也是半信半疑的。

而且說來也巧,不久之後這老劉頭就發現自已的老婆王含始懷孕了;十月懷胎,老劉頭居然喜提一個大胖小子!

而且這大胖小子長得與老劉頭完全不一樣——舉個例子吧:老劉頭鼻頭低矮,而這個大胖小子卻是詭異的鼻樑高高。

驚異之餘,老劉頭按部就班地為這個大胖小子取名為“劉季”。

莊戶人家沒什麼學問也沒什麼餘財,因此對自已的小孩取名就會顯得十分的隨便——這老劉頭的三個兒子分別被取名為“劉伯”、“劉仲”和“劉季”,其實也就是劉老大、劉老二、劉老三的意思。

這下子小小豐邑城的風言風語一下子便更加多了起來。

有些人堅持認為這小劉季是不折不扣的“野種”,是王含始與沛縣無賴兒盧二的苟合之產物;剩下的那批人則堅持認為小劉季是不折不扣的“大澤龍種”,半人半神。

不過這老劉頭還算是秉性仁慈忠厚,對這個“來路不明”的劉季倒也是一視同仁,並無什麼虐待、歧視之舉。

這小劉季也與老劉頭他們很是不一樣——老劉頭和他的兩個兒子都踏踏實實本本分分,而小劉季卻素來不喜歡農事勞動,而且酷愛交際,一天到晚就是交朋結友、尋釁滋事。

到了十五歲左右,劉季的臉上開始長鬍須了。老劉頭和他的兩個兒子都是無須之人,而這個劉季不僅有鬍鬚,而且鬍鬚茂盛、濃密、生長極快。

劉季偏偏又特立獨行,他對於自已的鬍鬚從來不加以修剪;於是乎很快,他的鬍鬚就有三尺多長,一直垂到了自已的肚臍之處。

本來圍繞著劉季的花邊新聞就已經夠多了;這下子劉季可就更加不缺話題了。

這下子老劉頭可實在是忍不住了!這天上午劉季又一覺睡到了日上三竿才爬了起來;只見其又是草草喝了一大碗的面稀飯,吃了一個饅頭,便又偷偷摸走了家裡的十文銅錢,準備出門。

正巧此時老劉頭回家來取鐮刀,見狀則沒好氣地問劉季道:

“怎麼啦?有準備出門‘殺人’去了?”

這劉季每次回家都是一身血汙的——不是自已的血汙就是他人的血汙,亦或是兩者混合在了一起。

正值青春期,劉季可是非常喜歡出去打群架的。

“嗯,是的!”

劉季聞言隨口應付了一聲,外出的腳步可是並沒有半點兒的放慢。

“你這個懶鬼、無賴!一天到晚不事農桑尋釁滋事,你可是比你的兩位兄長差了千倍、萬倍!真他媽的倒黴,老子怎麼生了你這樣的龜兒子!”

這老劉頭見自已的兒子是如此的油鹽不進,變得更加的憤怒,直接高聲對劉季咆哮了起來。

劉季聞言皺了皺眉,但是沒有吭氣。

“把你的大鬍子好好剪上一剪!小小年紀去蓄什麼大鬍子?而且你也不看看自已的身份!只有信陵君這幫金枝玉葉王公貴族才有資格去蓄上什麼大鬍子,你可不要給你這倒黴的老子再惹什麼大麻煩!”

劉季隨口應了一聲,還是自顧自地出去了。

那麼劉季為什麼這麼喜歡外出去打架呢?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在外面譏笑劉季是沛縣有名的無賴兒盧二和自已母親王含始苟合地“野種”,劉季實在是氣不過。

劉季一直在對外辯解,口口聲聲稱自已是母親王含始與“大澤神龍”交合而誕下的“龍種”;既然自已是“龍種”,那就得與眾不同的強勢,敢打、敢拼、敢闖,而不是窩窩囊囊畏畏縮縮。

但說句大實話,在春秋戰國時代,平頭百姓自稱是“龍種”,那可是也得冒著極大的風險的。

不知怎麼,這劉季並不喜歡在自已的老家豐邑待著,而是特別喜歡去隔壁地沛縣晃盪。

沛縣的浮華子弟較多,大家在一起臭味相投飛鷹走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因此劉季在那裡很是有歸屬感。

而這一次,他又去了沛縣大找樂子。

但是這一次很是不湊巧——劉季一連去了兩名小夥伴家,結果卻都沒有找到人。

劉季深感鬱悶。他來到沛縣縣城的大街上,漫無目的地四處亂竄。

時值傍晚,酒肆的芳香、飯館的菜香一陣陣飄來,勾起了劉季肚子中那無限的饞蟲。

劉季正值弱冠,新陳代謝很是旺盛,自然很是容易感到腹中飢餓。

可惜現在口袋裡只有十文大錢,可不敢亂花啊。

心中正在反覆糾結,劉季突然在余光中看到前面有個和自已差不多身高和體型的同齡男子,腦袋上戴著一頂高高的帽子。

這帽子似乎是用竹皮製作而成,很是精緻;此人的腦袋上戴著“竹皮冠”,似乎也藉此平生了幾分得意和傲慢,在沛縣縣城的大街上左搖右擺。

這下子劉季的心中可是怒火高燒了起來!他的無賴兒本性瞬間爆發,衝上去一把將那人頭頂上的“竹皮冠”給扯了下來,直接戴在了自已的腦袋上。

“嗯,正合適!哈哈哈哈哈哈哈!”

劉季可是一個天生的無賴兒,心理素質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他孃的!你這小子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本小爺的‘竹皮冠’?”

這名被搶了心愛的“竹皮冠”的小爺見狀可是又震驚來又憤怒,用右手的食指怒指著劉季道。

“老弟,說句大實話,這頂‘竹皮冠’戴在我的腦袋上可比戴在你的腦袋上更加合適!要不你就忍痛割愛,把這頂‘竹皮冠’送給你的老哥我吧!嘿嘿嘿嘿!” “放你孃的狗臭屁!爺爺看你是想找死呢!”

說著這小爺便挽起了自已的衣袖,準備對這不識相的傢伙施以老拳。

劉季對於鬥毆自然可是駕輕就熟;他也毫不客氣地向後退了一步,紮下馬步,來了一個典型的“白鶴亮翅”。

路人見狀都紛紛停下了腳步,準備來看一場“龍虎鬥”的好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