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七郎出發服役這日,左鄰右舍都來圍觀。
原本將信將疑的人見到七郎穿著布襖、揹著竹簍,一副要出門的樣子,終於相信了!
鄰居趙青山咂舌:“還真是全子去啊?他才那麼小的呢!就是前朝修大運河,也沒有徵六歲娃娃做民夫的。”
一些老人得了話頭,也議論起前朝的事……上了年紀的老人,可都經歷過。
唉,還是本朝好啊!本朝沒有再挖大運河!
眼看鄰居們的話題越扯越遠,趙老漢解釋:“不是說了嗎?我們七郎去安裝一個什麼裝置,不用下力氣幹活。這不,穿著新襖子呢?要是幹活,新衣服一天就勾壞了,多可惜啊?”
“還真是!全子穿了新襖子!”趙青山媳婦認出來,酸溜溜地說:“你家攀上富人了,又蓋新宅子又做新衣裳。”
他們也琢磨過了,趙繼祖家發家,就是從趙全拜師開始。
拜了個先生,攀上了董家,就有錢了……董家有錢誰不知道?趙繼祖家肯定是佔了董家的便宜。
哎呀呀~佔便宜可真叫人看不起,特別是自家想佔也佔不到,就更看不起了~~
張氏大聲說:“我們七郎自己本事掙錢,可不攀誰!”
孫氏和林氏也一齊出來幫腔……他們老趙家那麼多人,吵架從來沒輸過!
趙家門口熱熱鬧鬧的,劉茂坐著馬車過來接人了。
村裡人見到劉家大郎君,一個個安靜了下來……劉大郎是在府學讀書的才子,明年就要進京讀書,後年就要當官了!
四捨五入就是官老爺了!
劉茂微笑著和鄉親們打了招呼,對七郎說:“都準備好了嗎?”
“都準備好了!”七郎說完,高高興興和家人揮手告別,跟著劉茂一起上了馬車。
看著馬車漸漸遠去,村民又議論起來:“七郎真是厲害,都能和劉家大郎君同行了!將來只怕也是要做官的了!”
“就是不能做官,能給大郎君做賬房,也了不得!”
趙老漢和周氏笑得臉都成了兩朵老菊花,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馬車裡,劉茂看著七郎的揹簍,問:“你都帶了什麼?”
“紙筆、墨盒、裝水的罐子、還有中午的飯。”七郎一一數著,神秘地說:“我娘給做的菜,保證你也沒吃過,好吃得舌頭都要吞下去!”
劉茂笑道:“你準備得真充分,我只帶了羊肉餅。”
他們年齡差距大,雖是同村,之前並不熟悉。
但一起讓人做了活滑輪,又有了一起逛街的情誼,在七郎眼中就是朋友了。
七郎一路說著好吃的,倒像是去郊遊一般,半點沒有服徭役的恐懼。
而工地裡,天一亮就開工了。
周小石搬著石頭,心中忐忑。
前幾日阿貴的腳受傷被送了回去,第二天差吏說,他七外甥要來替徭役,還連他這一份也替了。
別人不知道他有幾個外甥,還羨慕他有個強壯的外甥,一個頂倆……可他知道啊!老七就是小豆丁胖墩兒!
這還服徭役呢?莫不是花錢來贖?
太陽漸漸升起,工地後方突然來了一隊人,有穿著一樣服飾的差役,搬運著木架子、鐵輪、繩索;最後一輛馬車,裡頭下來一個穿官服的人。
工地的差吏趕緊過去行禮,民夫們一邊打起精神幹活,一邊豎著耳朵偷聽……是縣令老爺來了!
黃主簿他們見過,縣令老爺對許多人來說還是第一次見!
民夫們悄悄看過去,只見那穿著官服的父母官一步一步走近,和身邊的人說著什麼……然後笑了。
他笑了!
乖乖個隆~~世上竟然有長得那麼俊的人?莫不是神仙下凡了?
民夫們一個個怔住了,現場一片詭異的沉默,有人手中的石頭砸了下來都不知覺……看到這些民夫失態的樣子,差吏朝空中甩了兩鞭,眾人才如夢初醒,齊齊跪下給縣令行禮。
“都起來,不必多禮。”蕭凌和煦地說。
他早已習慣了眾人看他的目光,幸好服徭役的都是男丁,這要是女郎……他就不敢來了。
周小石也跟其他人一樣,慌慌張張地從地上起來,目送著縣令到前面被堵了山道上去,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貴人長得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樣……
這益州城,只怕只有他家小外甥長大了,能和這縣令老爺比一比了。
直到蕭凌走遠了,民夫們才嗡嗡嗡地小聲議論:“縣令也來視察工地了?今天午食能有肉嗎?”
“做夢呢!縣令又不會和我們一起吃飯!”
“縣令長得真俊啊,幸好我媳婦不在……”
也有人說:“我聽嫁到城裡的姑姑說,王府要縣令去捉竹熊呢!哎呀這縣令長得那麼俊,被竹熊捉了怎麼辦?”
“竹熊捉他做什麼?竹熊又不吃人!”
周小石老老實實幹活,沒有插嘴,因為那些說話說得起勁,一時控制不住聲音的人……捱了差吏的鞭子。
他心裡只擔心,小七要來給他替徭役,萬一撞上縣令了可怎麼辦?
這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幹了一會兒活,他就看到董家的馬車又來了。
差吏卻似早有準備,走上前說:“黃主簿已經交代了,就是這位趙小郎來看著裝滑輪?縣令已經帶著人上山了!”
七郎和劉茂一起下了馬車,聞言說道:“蕭縣令親自來了?我都好些天沒見到他了。”
他的語氣間,和縣令很是熟悉。
差吏看了他兩眼,笑得更和藹了,“是啊,縣令說要親眼看看這裝置能節省多少人力。趙小郎,我送你上去吧?”
前幾日七郎來工地做調查,他還收了七郎幾文錢好處費。送趙四郎回去的時候,更是收了趙家五十文辛苦費。
今天這態度就全然不同了。
七郎笑眯眯地說:“謝謝大哥啦,你們有差事在身,我和劉大哥自己上去就可以。黃主簿答應我,由我來看著滑輪,可以替我舅舅和四哥的徭役,我舅舅今天能不能回去?”
差吏聽七郎喊他“大哥”,爽快地說:“包在哥身上!”
七郎鄭重道謝,遠遠地和舅舅打了個招呼,跟劉茂、大勇一起上山。
民夫們聽差吏過來喊周小石,才知道那個小孩兒就是來替徭役的人。
“那不是前回給趙四送餅的小娃娃?他那麼小也能替徭役?”有人不服氣地問。
差吏說:“沒看到嗎?縣令剛才帶人去前面山上,安裝一個裝置,可以從懸崖那邊吊石頭上來。那個裝置就是這小娃娃獻上的。這裝置能用,就不用繞遠路運石頭了,省了多少人力?”
“真的啊?”
“當然!不然縣令神仙一樣的人,來我們工地幹什麼?就是看看那裝置能不能用。”差吏解釋。
人們提起差吏都說如狼似虎,其實也不全對。他們人數有限,要想鎮住數量更多的民夫,必須凶神惡煞。
但都是鄉里鄉親,能不兇的時候誰也不想兇。
“乖乖!趙家這是出了個神童啊!”
“可不,我看縣令是神仙下凡,這趙小郎就是神仙身邊的童子下凡。”
…………
周小石這才徹底放心,聽見旁人羨慕的話,樂呵呵地笑:“那是我外甥,和我長得一樣呢!眉毛、眼睛、鼻子,都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