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掌握的資訊,他們確實也只能從這些方面下手了。

錢不錢的倒是無所謂,只要能挽救一條生命,只要能讓女兒走出前世的陰霾,再多的錢,花了也值得。

夫妻倆合計了一下,就出去告訴女兒了。

依然沒有想起什麼有效資訊的林秋君聽了,也忍不住為爸爸媽媽的智慧而折服。

如果李老師知道了下水救人的危險性,到時候能選擇合適的時機下水,用正確的姿勢將人拉上岸,或許就不會出現見義勇為者犧牲,私自下水游泳者上岸的慘事了。

再多的榮譽,也比不上生命。

若是安全教育起了作用,家長加強監管,讓孩子遠離江邊,或許李老師也不用以身涉險了。

爸爸媽媽的辦法很周到了,比她這樣不知道有沒有結果的從模糊的記憶中找線索資訊可實施性大多了。

“這些事,交給我去做,你們娘倆兒不用擔心。

老婆你還是盯著秋林園的裝修,爭取小君開學前,我們能搬過去,今天我給學校留的家訪地址,就是秋林園那邊的。

小君你就在家看看書,練練舞,等我的好訊息。

離開學還有幾天,還有時間!”

林祖明把這事兒攬在了自已身上。

他並不希望自已女兒小小年紀就去摻和這種生死攸關的大事。

“嗯!”林秋君點了點頭。

晚上吃完飯後,她坐在桌前看詞典。

只是今天心裡掛著李老師的事,靜不下來,注意力不集中,看詞典看了好一會兒,都沒有背下來一個單詞。

林秋君開啟物品欄,準備拿一顆全神貫注彩虹糖,強制自已集中注意力學習時,忽然看到旁邊那個格子的靈光一現薄荷糖。

不知道這個能不能讓她想起來更多資訊?

【靈光一現薄荷糖:提供一次調動所有記憶,靈光乍現的機會。靈感效果與自身知識儲備和閱歷有關。】

林秋君還沒有吃過這個糖,看介紹的效果,說不定是有用的。

她想著李老師的事,拿了一顆靈光一現薄荷糖放到嘴裡。

頓時感覺一股直上天靈蓋的清涼之意,一個激靈。

腦海深處,關於這件事的記憶全部湧現了出來,在她腦子裡閃現。

雖然很多記憶依舊模糊,但同樣也想起了一些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她趕緊去旁邊的房間:“爸爸媽媽!我想起來了!李老師應該是開學後的一個週末出事的,大字報是第二週的週一貼上的,那個時候,李慧穎和周立禛找我一起上學,我們一起看著貼上去的。”

“好好好!知道具體的時間,就好辦許多了,大不了找人跟著他!”林祖明說。

秋萍看著女兒的樣子,就知道她剛剛怕是還一直在想這事兒,有些擔心地說:“小君,要不今晚媽媽陪你一起睡吧!”

林祖明猛地扭頭,看著自已媳婦兒。

這可沒跟他提前商量過啊!

“不用!媽媽,我睡覺去啦!晚安!”

林秋君說完,生怕媽媽跟上來,快速溜走了,還順便給爸爸媽媽把臥室門關上了。

靈光一現薄荷糖都吃了,多了一條重要資訊,她心中的憂慮也少了一些。

再多的胡思亂想,一顆全神貫注彩虹糖就解決了。

一旦注意力被轉移了,她也就能專心做手裡的事了。

接下來幾天,爸爸和媽媽都早出晚歸。

林秋君一個人在家練習舞蹈。

舞蹈基本功的熟練度突飛猛漲,她的身體也越來越柔軟,越來越有韌性。

不到三天她的舞蹈基本功就變升到了2級。

【舞蹈基本功2級(1\/1000)】

這次要1000熟練度才可以升級了。

到這個程度,基本功就算是初步練紮實,不用再每天花大把的時間去集中練習,只需要每次練舞前練一練熱身,保持身體狀態就可以了。

別的老師還沒有找好,前世學的芭蕾、古典舞、民族舞都可以先練起來了。

她的腦子會,身體卻不會,所以雖然這三種舞蹈,前世她都會,現在也是從1級0熟練度開始。

不過到底是有底子的,重新撿起來,也比新學的容易。

在一天天的舞蹈練習和單詞背誦中,離開學報名只有兩天了。

晚飯後,一家三口圍坐桌前。

“江邊的救生游泳圈都到位了,溺水安全教育的事也談好了,全城中小學、幼兒園秋季開學那天,搞安全教育,一中那邊是上午報名,安全教育在下午開學典禮上辦,家長、學生、老師都要參加。”林祖明說。

“爸爸!你太厲害了,怎麼辦到的?”林秋君啪啪為爸爸鼓掌,崇拜的看著爸爸。

林祖明不著痕跡的坐直了些:“就是給教育局的捐了一批辦公裝置而已,不費什麼事的!溺水安全教育本來也是為了學生安全。至於救生游泳圈嘛,是支援市政建設的好事,只要資金到位,沒有任何問題。”

總結起來,就是以錢開路。

林秋君覺得爸爸整個人都閃耀著金錢的光芒。

“我這邊,秋林園那邊的裝修也告一段落了。

書房重新刷了木漆,我看著人做的,密室沒有暴露。

我找了貨車,明天我們就可以收拾東西搬過去了。”

秋萍也說了一個好訊息。

這個年代的裝修材料還很環保,新裝修也可以直接入住。

“好誒!”林秋君早就想搬過去了。

比起這個鬧市區的小房子,秋林園那邊,才是她住得最久的地方。

就算後來被周立禛和李慧穎佔去了,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回憶,秋林園依舊是她心目中的家。

第二天,一大早林秋君就和爸爸媽媽忙活了起來,把家裡的東西收拾打包。

林秋君人小,就只負責幫爸爸媽媽跑跑腿,大部分還是爸爸媽媽親力親為的。

忙活了一個上午,終於把所有東西都打包好,送上了貨車。

“在這裡住了這麼多年,要說有什麼捨不得的,就是這些街坊鄰居了。”

“是啊!”

在街坊鄰居的目送下,他們一家人也驅車離開了這裡,往友誼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