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瓦西里前世的記憶,在蘇聯第一座核電站,正式併網發電後,蘇聯在《真理報》上釋出了核電站開始執行的新聞,震驚了全世界
更是震驚了美國,然後四年後美國才開始,建成第一座自己的核電站,按照蘇聯從設計到建成,然後再併網發電用了三年的時間計算,美國看到蘇聯的新聞,當時應該處於懵逼階段,然後應該是緊急立項,抽調大量的科研人員,進行設計建造,然後投入使用。佔據了後發優勢的美國,卻在核電站領域落了下風,研發時間足足慢蘇聯一年時間。
而這個時候,瓦西里決定不再公佈訊息,儘量延緩美國知道訊息的時間,等擁有了新的核電站技術,在公佈舊的核電站資訊。
說實話社會主義國家初期,老百姓的保密意識非常強烈,很多外國間諜很難在蘇聯,和龍國境內生存下去。
這主要是社會主義國家,一切都是按照物資配給制度執行的,一個西方間諜要想擁有蘇聯的身份,隱藏在蘇聯內部,沒事開著車到處泡妞,參與高檔酒會,然後竊取情報,像“007”那種特工,他在蘇聯絕對活不過三天,就要被餓死。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蘇聯人民和龍國人民,實行的就是所謂大家熟悉的“大鍋飯”,大家一個團體,一天要完成多大工作量,才有飯吃,你怎麼可能有時間去調查,去竊取,去傳達情報。很難很難。
只有一些個“叛逃人員”,才會把他所知道的情報洩露給美國,以此換取錢財和美國的保護。要知道KGB不是吃乾飯的,出賣蘇聯的利益,自然而然成為了KGB全球追殺的目標,早一天晚一天,都會被消除掉。
在上萬人的目光注視下,瓦西里把這座被他命名為“和平原子”的,蘇聯第一座核反應堆的啟動按鈕按了下去,瞬間核反應堆發出了工作的“轟鳴聲”,正式標誌著,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核電站,開始了它的運作。它將會為千家萬戶輸出清潔、廉價、充足的電能。
1953年10月,世界上第一個民用核電站奧布克核電站在蘇維埃投入運營,是人類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成功典範,標誌著人類核電時代的到來。
被世界公認為人類科技發展過程中的標誌性事件。
在奧布寧斯克核電站的建設中,科學家們獲得了大量寶貴的經驗,為世界核能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
奧布寧斯克反應堆是一種具有許多實驗堆性質的堆型,具有驗證功能,具有廣泛的“可除錯性”用來驗證各種資料。
在與核電站的建設者們,共同慶祝後。
瓦西里與庫爾恰托夫院士進行一次簡單的對話。
“庫爾恰托夫同志,原子能研究所接下來的計劃,就是研究核反應堆的小型化,核反應堆的優勢大家都看在眼裡,如果能夠縮小它的體積,使它能夠裝在軍艦上,潛艇上,甚至太空梭上,可以為它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量,這對於聯盟的軍事實力,會是一個大大的躍升。瓦西里藉此談話機會,向庫爾恰托夫院士提出了,研發小型核反應的任務。
“瓦西里同志,我非常贊同您的觀點,只要給我兩到三年的時間,我們必然能夠完成您交代的任務,這座核電站的成功執行,為我們培養了大量的研發工程人員,而且經過三年的磨合,是一支非常有戰鬥力的團隊。本來我正煩惱,核電站的任務完成了,這個團隊也就要結算了,好在瓦西里同志,您的任務來的非常及時,這樣至少可以節省一年以上的時間,用來組織、協調、抽掉專家工程師們,咱們可以直接轉入核反應堆的小型化研究。”
庫爾恰托夫院士,一臉興奮的說道。沒有人比他更渴望,繼續對核能進行下一步的探索與研究了。
“嗯,就這麼定了,庫爾恰托夫同志,我會向貝利亞同志提議,把原子能研究院劃歸內務部直接管理,需要的一切物資裝置,優先予以供應。”
瓦西里非常滿意,庫爾恰托夫院士對於核能的,繼續研發與推廣使用,決定對這個研究所進行大力支援。
“啊,好的瓦西里同志,有您和聯盟的大力支援,我有信心,會提前完成核反應堆的研發製造工作。”
庫爾恰托夫院士充滿驚喜道。他自然知道瓦西里說話的分量,在他的大力支援下。聯盟的核事業必然迎來井噴式的發展。
“庫爾恰托夫同志,您一定要注意休息,告訴參與研發的同志們,聯盟會為他們每人頒發貢獻勳章,並給與他們三個月的假期,好好休息一下,與家人團圓團圓,然後再投入緊張又繁忙的研究工作吧。”
瓦西里想了想,還是否決了庫爾恰托夫院士,馬上進行下一步研究的計劃。決定給連續工作了三年的科技人員,和建設工人們,放一個長假,好好休整一下。
“對了莉莉婭通知有關部門,給參與核電站建設的所有人,額外配發一些生活用品,當做獎勵他們的禮物吧,畢竟他們為了聯盟付出了太多太多,現在聯盟正在轉型,熬過去這幾年,相信生活物資的短缺問題,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這個時代的蘇聯人,還沒有後面的權利固化,科技人員與普通的農民工人,在物資的配給上差別不是很大。
除非是國家領導層,親自要求特殊對待的科技人員,會得到一些特殊的物資分配,其餘的人也都是勉強溫飽而已。
這個時代的蘇聯人民,還是很淳樸的,願意為了蘇聯,為了蘇維埃的發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這一點和東方的那個國家都十分相似,畢竟都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和後邊信仰被腐蝕的社會青年有著明顯不一樣的價值觀。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人際關係最好的時代。沒有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年代。80後的小夥伴應該都有感觸,那個時候吃飯、玩耍、睡覺,到誰家就跟自己家一樣。這種感覺隨著是時代的發展,人跟人之間的那種純真的感情,已經越發淡薄甚至已經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