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1日,蘇聯共產黨(布林什維克)第20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

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撤銷了主席團(25人)、主席團執行局(9人)和五人小組,改設蘇共政治局(25人)、政治局常務委員會(9人)組織局的設定。

撤銷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團蘇維埃主席團改,改設蘇聯國家主席團。(全聯盟蘇維埃的執行機關,類似於我國國務院,由人民委員會主席主持工作,下設副主席、各人民委員(相當於部長)、各國家委員會主席,由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及主席團任命)

蘇聯的國家元首是虛職,即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為了看官不迷糊,下邊儘量改成中國各部門的稱呼。)

成立蘇共中央軍事委員會。

蘇共政治局常委如下:

貝利亞(蘇聯國家主席團主席、蘇共中央總書記、蘇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蘇共政治局常委,1953年7月1日當選)

莫託洛夫(蘇聯國家主席團第一副主席,兼任外交部長,1953年7月1日當選)

羅科索夫斯基(蘇聯國家主席團副主席,國防部長,1953年7月1日當選)

米高揚(蘇聯國家主席團副主席,全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主席(人大吧),1953年7月1日噹噹選)

卡岡諾維奇(蘇聯政府主席團副主席,政治協商委員會主席(政協),1953年7月1日當選)

馬林科夫(蘇聯政府主席團副主席,電站部部長,1953年7月1日當選。)

別爾烏辛(蘇聯政府主席團副主席,水利部長,1953年7月1日當選)

薩布羅夫(蘇聯政府主席團副主席、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1953年7月1日當選)

瓦西里(中央書記處書記兼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內務部部長1953年7月1日當選)

《蘇聯布林什維克(蘇共)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規定:蘇共中央委員會、蘇共中央政治局、蘇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是蘇聯黨的組織體系的大腦和中樞,在推進蘇聯社會主義事業中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這一章寫了一天,對於蘇聯的各個部門,搞得頭暈,真的不能在再查了,頭要炸掉了,太亂了,沒有一個統一的編制。暫時揭過去這一頁,大家就當已經改革好了。俺接著往下寫。)

經過1953年7月1日的蘇共中央政治局大會,奠定了貝利亞,在蘇聯聯盟內的絕對權力核心,完成了中央集權,此時貝利亞是蘇聯國家主席、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政府執行團主席(總理)、軍事委員會主席。

貝利亞已經是名義上的國、黨、政、軍,一把手。

但是改革是一個長期需要執行的政策,不是靠改個名字就能完成的,比如各地加盟國,他們的權利很大,要想長治久安,非一日之功啊。

這一次的大會,貝利亞派系的人掌握了蘇聯的大權,雖然名義上九名政治局常委,只有三名是屬於貝利亞一派(貝利亞,羅科索夫斯基,瓦西里。其餘六人都或多或少參與了6.26政變,貝利亞沒有對他們痛下殺手,他們都要謝天謝地了,這個時候還敢反對。

馬林科夫(電站部長),莫託洛夫(外交部長),米高(人大委員張)揚,卡岡諾維奇(政協委員長),別爾烏辛(水利部長),薩布羅夫(計劃委員會委員長)。

他們六人名義上都是正國級領導人,其實權力已經被架空。甚至連一些強力部門的部長都不如。

至於瓦西里的上任,是有很多人不服,可他們又能如何,貝利亞的時候對他們夠客氣了,被他們看做成軟弱,一頭獅子差一點被一群土狗給收拾了。

這一次貝利亞和瓦西里商量後,一直認為,在蘇聯這個國家,講的是實力不是仁義,講仁義的下場,就是沒有下場。

於是便有貝利亞實行集權,獨攬黨、政、軍。而瓦西里掌管內務部,內務部其實就是國務院蘇聯版的國務院,掌管以下多個部門:

肉品和奶製品工業部、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部、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學工業部、地質部、食品工業部、採購部、水果蔬菜部、衛生部、工業建設部、文化部、建築材料工業部、輕工業部、教育部、森林·製漿·造紙和木材加工工業部、漁業部、土壤改良、水利部、郵電部、安裝和專門建築工程部、農村建設部、財政部、農業部、有色金屬冶煉部、建築部、黑色金屬冶煉部、重工業企業建設部、動力和電力化部、司法部、商業部、外交部、煤炭工業部、對外貿易部。

這已經32個部門,你以為完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強力部門還沒有上場。下邊有請安全委員會,下面有請安全委員會出場:安全委員會就是克格勃

有總務局、對外諜報局、國內反間諜局、軍隊管理局、邊防軍管理局、克格勃駐外站組等機構。克格勃系統工作人員曾一度達到50多萬名,其中總部機關1萬人,間諜、反間諜和技術保障等部門20萬人,邊防軍30萬人。此外,在全國有150萬線人,在國外有25萬諜報人員,年預算100億美元。

克格勃一直是蘇聯對外情報工作、反間諜工作、國內安全工作和邊境保衛等工作的主要負責部門,是一個凌駕於黨政軍各部門之上的“超級機構”,它只對蘇共中央政治局負責。

克格勃被英國的情報機關稱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蒐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與美國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薩德、英國的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間諜組織。

克格勃總共有19個局。咱們這裡就不一一說了,就說一下武力最高的一個局,邊防軍總局。

邊防軍總局領導邊防軍區、邊防部隊和哨所。邊防部隊的總部機關不大,但邊防軍總數卻超過四十萬人。對於蘇聯這種擁有漫長邊界的大國來說,這是現實需求所允許的最低數量。

還有所有的警察(交通警察,治安警察,反恐怖警察部隊)也歸內務部管,內衛部隊成建制的內衛部隊有四十萬人,可以打仗的那仗那種部隊,機槍大炮,坦克啥都有,飛機也有,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就連核彈都掌握在內衛部隊手裡,貝利亞兼任核工業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