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散去!
滿朝文武失魂落魄的從奉天殿中走了出來。
他們聚在一起,看著昂首走在前面的徐輝祖,一個個眼神充滿了怨毒和驚懼。
“怎麼辦,現在陛下執意改革,我們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趕緊讓下面的人小心點,把麻煩的事情都處理了,不然,被徐輝祖抓到小辮子,我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
一聽到這個,有些人不願意了。
他們好不容易才弄了一點家底,現在就因為陛下的一句話,他們就要回到以前,這不是要他們的命麼!
“要不然我們去找一下魏國公,或許看在同僚的份上,魏國公或許會高臺一手呢!”
“對對·····我就不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不愛財的,如果有,那就是送的不夠,你們說呢!”
“沒錯,大不了我們大方一點,拿出幾百萬兩白銀來,我就不相信這世上還有不偷腥的貓!”
一些不甘心的大臣,積極的想著解決的辦法。
可他們的主意,在其他領的清的人眼中,太過幼稚和可笑了。
徐輝祖是什麼人!
那可是中山王徐達的長子。
自幼就接受徐達的教誨,而徐達又是什麼樣的秉性。
如果徐輝祖貪戀權勢,朝堂上就不是現在這種境況了。
不過,他們也沒有勸說。
常言道,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他們不去碰壁,是不會死心的。
正好,他們想去徐家那碰碰運氣也好。
不成,情理之中。
可要成了,那不就是意外之喜麼!
就算沒成,惡果也輪不到他們不是麼!
要不說玩政治的心都髒呢!
本來都是一個陣營的,可現在,為了各自的小利益,整個陣營也處在了分崩離析的節點上。
······
“舅父,我們怎麼辦?”
常升焦急的跟在藍玉身後,攤丁入畝,那就是要重新丈量全國的土地,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查清楚土地兼併的狀況。
老皇爺建國的時候,就頒佈過法令,不許私下買賣土地。
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普通農戶的利益。
畢竟,老皇爺是農民出身,就算當了皇帝,也不能忘本不是。
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在這個工業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代,土地就代表著財富。
土地越多,財富就越多。
一開始,那些開國勳貴們,並沒有太過在意,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後來居上的文官,卻依靠著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瞬速聚攏了大量的財富。
這又不得不讓他們這些開國功勳感到眼紅。
憑什麼!
整個大明都是他們浴血奮戰打下來的。
憑什麼那些後來人,日子過的比他們好,錢財比他們多。
不就是見不得人的手段麼,你們會,我們就不會了!
於是,兼併土地,愈演愈烈,這也造成了稅收削減的問題。
可他們才不管這些,看著越來越多的錢財,他們的貪婪之心,越發的被激發出來。
但,朱標的新政,就像一道道天雷,炸在了所有的頭上,讓他們惶惶不可終日。
如果真的推行開來,先不說他們會損失多少錢,只要被陛下知道他們在私底下乾的那些齷齪事。
錢財沒了事小,命都可能丟了啊!
這樣的情況,怎麼不讓常升感到驚恐。
“慌什麼,現在不是還沒開始麼,你就這樣自亂陣腳,是不是想告訴陛下,你有問題啊!”
“舅父,我····”
藍玉的呵斥,讓常升臉色有些難堪。
他是急了一點,可這樣也情有可原啊!
畢竟關係到他們的身家性命,急,也能理解好!
“好了,事情還沒糟糕到那個地步,不過,下面的人確實要吩咐一身,最近都老實一點,還有鳳陽那邊,你也派人去,把事情處理乾淨,至於其他的嗜血事情,我相信陛下會看在姐夫的面子上,不會深究的。”
藍玉雖然也擔心,可還不至於像常升那樣,感到害怕。
他們可是陛下的鐵桿,就算陛下真的要改革,可對他們應該也會手下留情的。
聽到舅父提及父親,常升緊張的情緒也緩和了一些。
是啊!
他可是陛下的小舅子。
陛下在怎麼折騰,也不會付他這個小舅子出手吧!
·····
後花園!
朱元璋看著妹子親手栽種的花草,臉上滿是追憶。
幾年的時間,並沒有讓朱元璋忘記妹子的笑臉,反而在夢中,越來越真實,就像他的妹子從來沒有離開過他一樣。
“父皇。”
朱標已經來了一會了,可當他看到老爺子站的地方,卻不讓打擾。
可老爺子的身體畢竟不比當年,再加上朱標不想老爺子太過悲傷,還是出言喚醒了朱元璋。
“標兒,你來了,坐!”
朱元璋其實早就知道朱標來了,見朱標沒有打擾自己,他欣慰的接受了兒子的好意。
“謝,父皇!”
待兩人坐下,侍女奉上香茶,朱元璋才慢慢的開口。
“今天大朝會怎麼樣?”
“還行,雖然有些波瀾,可總體上並沒有什麼紕漏,兒子已經命徐輝祖總領此事了。”
朱標簡短的把今天朝會的情況做了一個介紹。
對此,朱元璋一點都不意外。
畢竟,今天的這次朝會,他可是昨天就預見到了。
不過,他並沒有把這些告訴朱標,雄鷹已經展翅,他要是給予過多的幫助,那就是害了朱標。
而且他對朱標也有信心。
“這件事你做的很對,重用徐輝祖,沒有問題,而且,咱也相信,徐輝祖能像天德一樣,成為你的左膀右臂的。”
·······
朝堂上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朱權的耳中。
“開始了!”
“是的,殿下,文宗陛下已經下旨,魏國公徐輝祖,主持新政一事,陛下更是賜予了魏國公先斬後奏之權,可見部下對新政改革,勢在必得的決心。”
楊慎眼中閃過敬佩,文臣皇帝的決策,他也佩服不已。
畢竟,縱觀歷史上,還沒有新朝建立後,第二任皇帝,會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新政。
第一代打天下,第二代守天下。
這彷彿已成了定律。
可文宗皇帝,卻改變了這一現狀。
不得不說,文宗皇帝不管是當太子,還是當皇上,都是最牛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