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

當然重要了!

老爺子的喃喃自語,讓朱權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這也就是在這個時代,因為封閉的關係,經濟金融還不算太明顯,要是放在後世,一場金融戰爭,甚至能打垮一個國家。

不過,這話朱權並沒有說出口。

“父皇,這下您明報,兒臣為什麼說時機不到了吧,沒有充足的準備金,就算兒臣發行新版紙幣,到頭來還會和寶鈔一樣,暴露所有的問題。”

“這樣做,可是會透支老百姓對皇室的信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的 道理,父皇您應該比兒臣更懂才對。”

嗯!

“權兒,你說的不錯,咱們皇室不能在辜負老百姓的信任了。”

朱元璋聞言,眼神凝重的點點頭。

雖然對金融學他還不是太懂,可從老十七的解釋中,他終於明白了他發行的寶鈔,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一想到自認為一步妙棋,居然會給大明帶來這麼嚴重的問題,朱元璋老臉就是一紅。

好在,有老十七在,終於可以把寶鈔的問題徹底解決了。

只是·····

“權兒,那新版紙幣的發行,你想放在什麼時候?是等你成為皇帝的時候麼?”

雖然朱元璋明白了,老十七不是想借著改革貨幣來要挾他,可他還是覺得,老十七說的時機成熟,就是等他成為皇帝的那一刻。

畢竟,貨幣改革,對一個國家來說,可是一件豐功偉績的事情,老十七這樣做,對他作為帝位,還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賢明的帝王,可是非常受老百姓愛戴的。

老十七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

“父皇,您這又誤會兒臣了,兒臣雖然是想當那個皇帝,可兒臣的格局可沒有那麼小,寶鈔的問題已經讓大明百姓苦不堪言,兒臣要是現在就能解決,兒臣巴不得馬上就把這件事徹底解決。”

“這樣一來,不管是對皇室,還是對老百姓,都是最好的,可兒臣手中沒有那麼多的準備金,您就算是想讓兒臣現在就發行,兒臣也沒有辦法啊!”

朱權開始哭窮。

其實也不算哭窮,雖然大寧經濟不錯,商貿的發展,讓朱權手中並不缺錢,可大寧才多大點地方,人口才多少。

百十萬的人口,再加上他合理的規劃以及大寧百姓對他的信任,發行紙幣,這才沒有出現問題。

可他現在面對的可是整個大明,數千萬人口的一個基準盤,中間還有那些豪門勳貴,鹽商地主從中作梗。

沒有充足的準備金,他怎麼應對那些別有用心的人。

“你沒錢?”

朱元璋沒想到老十七會和他哭窮,他無語的指著客廳裡的奢華裝飾,惱怒道。

“老十七,你居然說你沒錢,你看看你這客廳裡的裝飾,隨便拿出一件,都價值千金,你居然有臉和咱說你沒錢?”

“你要是沒錢,你能養得起那麼多的重甲騎兵,你要是沒錢,您能製造出那麼多的火器?你要是沒錢,你能把城牆修建的那麼高?”

面對著怒氣衝衝的朱元璋,朱權苦笑道。

“父皇,您說這些,兒臣承認,可是,兒臣這點家底,真的沒有辦法承當整個大明的貨幣改革,基數不一樣,除非·····”

“除非什麼?”

朱元璋追問。

基數的問題,他也明白,知道老十七不是有意推脫。

可他做夢都想解決到寶鈔的問題,這件事,可以說是他一生的汙點,要是能在有生之年解決掉,那他死也能瞑目了。

“父皇,您真的想知道?”

朱權突然一改嬉笑的神色,眼神也變得凝重起來。

這!

老十七突然的轉變,讓朱元璋心中一動,變得有些不安起來,不過對於寶鈔的執著,還是讓他壓下了這股不安。

“除非什麼?老十七,你跟咱賣什麼關子,有屁就放。”

見老爺子一副誓不罷休的模樣,朱權只好苦笑一聲道。

“父皇,要想盤活大明的貨幣改革,兒臣估算過,差不多徐亞一億兩白銀作為準備金。”

“這麼多的銀子,兒臣可沒有,父皇您應該也拿不出來,既然您和兒臣都拿不出來,那就只能去找能拿出來的·····”

“等等····你?”

就在朱權想要繼續說下去的時候,卻被朱元璋給打斷了。

“你不會是想····”

朱元璋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雖然朱元璋沒有說出來,可朱權知道,老爺子這是猜到了,索性點點頭。

“父皇,沒錯,就是您想的那樣,那些金銀本來就是他們從老百姓手中巧取豪奪來的,兒臣這樣做,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合情合理啊!”

“合情合理?”

朱元璋沉默了。

老十七說的也沒錯。

可是·····

“權兒,你知道這樣做,會對大明帶來什麼樣的麻煩麼?”

“知道啊!不就是有些動亂麼?”

朱權不以為然的道。

“父皇,長痛不如短痛,有父皇在,小小的動亂而已,不算什麼的,用這樣的短痛,換大明長久的安寧,父皇,兒臣覺得這樣做,還是很划算的。”

划算?

朱元璋簡直要瘋了!

這是划算的事情麼?

要是按照老十七的想法,不說那些商賈,淮西勳貴一多半都得被抄家滅族,這樣的舉動,到了老十七的口中,居然只是小小的動亂。

他真的不知道老十七有什麼樣的底氣,說出這樣的話來的。

看著老爺子吹鬍子瞪眼的模樣,朱權知道,老爺子是不會同意這件事的。

不過,他壓根就沒想這個時候開始貨幣改革。

如此極端的辦法,只是最後的無奈之舉罷了。

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只要涉及到改革,那就不是一件小事。

這其中的兇險,旁人不知道,朱權難道還不清楚麼?

所以,要是沒有完全的準備,他才不會實施呢。

而且,他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再過幾個月,等港口建好,戰艦下海,拿下倭奴的石見銀山,那他就可以開始實施貨幣改革的計劃了。

要知道,倭奴的石見銀山,真正開採了數百年才算枯竭,而鼎盛時期,一座石見銀山產出的白銀,相當於整個世界的三分之一。

拿下石見銀山,貨幣改革的準備金,還不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