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紡紗機,500國運點。
高爐,1000國運點。
好傢伙!
居然要這麼多國運點。
高爐先不說,他不懂,可這紡紗機,他們大明就有,居然還要500國運點,這讓朱元璋的臉頓時黑了。
“系統,紡紗機你居然管我要500國運點,你是不是心太黑了,這紡紗機我大明就有,還用得到從你哪裡購買麼?”
“宿主,系統出品,童叟無欺,大明是有紡紗機,可生產效率低下,而系統出品的紡紗機,可是三百多年後才發明出來的,其效率是現有紡紗機的十倍,甚至是幾十倍。”
“而且,要是宿主在擁有了蒸汽機,以蒸汽機為動力,帶動紡紗機的話,那效率還能在翻上很多倍。”
“有了珍妮紡紗機,大明的紡織業將迎來蓬勃的發展,到時候,人人有衣穿,將不再是夢想。”
“宿主,這樣的紡紗機,難道你不想要麼?”
什麼?
人人有衣穿?
朱元璋眼睛頓時紅了。
他是從底層爬上來的皇帝,當然知道底層百姓的苦。
雖然在朝堂上,那些大臣們口口聲聲說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老百姓安居樂業。
可真實的情況,朱元璋能不清楚麼?
缺衣少食,這不過是普通百姓最普遍的情況,而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那樣的痛恨貪官汙吏。
老百姓已經如此艱難了,可那些貪官汙吏,還要變著法剝削老百姓,簡直豬狗不如。
咱剝皮充草,簡直太便宜他們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他從系統中看到那幾樣高產的良種後,才會如此激動,甚至壓下推演兒子未來的好奇,就是想著,把那些高產良種兌換出來。
這樣,大明的百姓,就不用在餓肚子了。
現在,良種還沒有兌換出來呢,系統商城又出現了那個所謂的珍妮紡紗機,這····
朱元璋能不激動麼。
不過當朱元璋看到兌換珍妮紡紗機,所需要的國運點後,瞬間猶如一盆涼水潑了下來。
那幾樣良種,每一種就需要600國運點,加起來就是1800國運點,現在,又加上現在蒸汽機,珍妮紡紗機,還要那什麼高爐。
這樣算下來,他要想把這些寶貝都兌換出來,整整需要4300點國運點。
他簽到一天,才十點國運點,要想湊夠這些,則需要430天,一年多的時間。
嘶!
朱元璋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可是知道,系統說過,只要給老十七一年的時間,就能擁有橫推天下的實力了。
那現在,就算自己擁有了這些,真的能拉近和老十七的差距麼?
彷彿感受到了朱元璋心中的疑惑,系統那冰冷的聲音又在朱元璋的腦海中響起。
“宿主,你要想拉近和寧王的差距,那糧食和紡織你可以先放一邊,把重點放在蒸汽機和高爐上,只要你有了蒸汽機,和高爐,你就能拉近和寧王的差距了。”
“雖然這樣做,也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可這樣做,你就算輸了,也不會太難看。”
什麼?
自己就算擁有了蒸汽機,和那個什麼高爐,也還是會輸。
頓時,朱元璋的牛脾氣上來了。
“系統,難道在你的眼中,咱還是不如老十七麼?”
額!
系統有些沉默。
它此時也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承認朱元璋不如寧王,那不就是間接的承認它自己不如寧王的那個系統麼?
良久,系統才蹦出一句話。
“乾坤未定,你倆皆是黑馬!”
朱元璋頓時懵逼了。
“系統,你·····”
朱元璋渾身顫抖,他沒想到系統最後會來這樣一句。
乾坤未定,那豈不是說,他這個九五之尊,連一個小小的藩王,自己的親兒子,都對付不了了。
呼哧呼哧····
朱元璋心中那個氣啊!
可他又一想,自己兒子那麼厲害,那自己這個當老子的臉上也有光啊!
望子成龍,可是每個當父母最大的心願。
只是·····
他的身份要只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有這樣的兒子,他一定會很高興的。
可現在他的身份是皇帝,而未來接任他成為大明新一任皇帝的,只能有一個人。
而這個人,就是他早就定好的太子朱標。
但,隨著老十七的異軍突起,讓朱元璋麻了。
第一次,他覺得,兒子太多,太聰明,也是一種麻煩。
良久,朱元璋才平復下來。
“系統,那個高爐又是什麼東西,你憑什麼說,擁有了蒸汽機和那個高爐,就能拉近咱和老十七的差距?”
“宿主,高爐是鍊鐵的一種裝置,比起大明現在的鍊鐵技術,效率可達千倍有餘。”
什麼?
當朱元璋聽到這裡,再也忍不住激動的心情,直接站了起來。
“系統,你說的可是真的?”
“宿主,請不要在懷疑係統所說,大明一日鍊鐵不過幾千斤,可宿主只要兌換一套500立方的小型鍊鐵高爐,日產就能達到800噸左右。”
額!
系統的話,讓朱元璋又有些聽不懂了。
“系統,你說的800噸,是一種計量單位麼?”
“對,宿主,噸是後世的一種計量單位,一噸相當於大明一千六百多斤吧!”
這!
當系統解釋完,朱元璋的嘴唇都開始哆嗦了。
一天800噸,一噸相當於大明的1600多斤,那800噸,是多少斤?
朱元璋掰著手指頭,有些算不過來了。
系統見此,不忍提示起來。
“宿主,不用算了,是一百三十多萬斤。”
什麼?
一百三十萬斤?
這只是一天的產量?
自從他登基為帝,大明建國已有二十四年,而鋼鐵作為一個國家的戰爭底蘊,朱元璋對此當然清楚。
大明一年的產量,也不過兩千萬斤左右。
可那是大明一年的總產量啊!
現在,只要從系統中兌換一個高爐,就能把鋼鐵產量提高到這麼不可思議的地步。
這樣的結果,對朱元璋來說,簡直太夢幻了。
同時,他也終於明白,老十七為什麼能在短短兩年的時間,打造出那麼多的重型甲冑了。
他踏馬的要是早就擁有這樣的裝置,他也能啊!
畢竟,他的身後,可是整個大明。
而老十七呢!
偏安一隅!
就大寧那麼大點的小地方,怎麼和他,和整個大明比。
只要他把蒸汽機和高爐兌換出來,什麼拉近差距,超過老十七,那還不是指日可待。
一時間,朱元璋又覺得自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