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姐,皇上來旨讓那個大壞蛋出兵了?”
害羞的徐妙清,知道要是不說清楚,妹妹指不定能說出什麼話來呢,失去自由的日子,讓徐妙錦越發的放任自己了。
平常不敢說的話,說了,平常不敢做的事情,也做了。
用妹妹的話說,命都快沒了,還在意那些條條框框幹什麼。
徐妙清無言以對。
雖然寧王說過,會放了她們,可不管是在徐妙錦的心中,還是在徐妙清心中,根本就不相信這句話。
寧王怎麼會放了她們呢?
畢竟,她們知道的太多了。
······
終於擺脫了徐妙清的糾纏,朱權直接喊來了陳漢。
“王爺,咱們怎麼辦,陛下的旨意要遵從麼?”
陳漢得知情況,也是一臉懵逼。
不就是兩萬騎兵麼?
至於這麼大驚小怪麼?
難道在皇上心中,燕王就是個廢物麼?
看著陳漢懵逼的模樣,朱權苦笑一聲。
“遵從,當然要遵從了,老爺子都發話了,難道本王還能抗旨不成。”
額!
陳漢沉默下來。
作為朱權的心腹,他當然清楚王爺的野心,雖然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奪取天下的能力。
可不管什麼樣的戰爭,都要有個師出有名。
可皇上還在,太子也在,他們就算有實力,也得的等待時機。
不然,像李二一樣,儘管勤政愛民,可還不是落個弒兄囚父的惡名麼。
這些,可不是王爺想要的。
“王爺,那您準備派誰去,皇上的意思可是讓您把朵顏三衛派去,可眼下····”
陳漢話說一半,就被朱權打斷了。
“沒事,本王沒想派朵顏三衛去,不是還有嶽峰麼,半年了,嶽峰的龍騎兵,應該已經形成戰鬥力了。”
什麼?
“王爺,您打算派嶽峰的龍騎兵去,這樣做,會不會引起皇上的懷疑?”
陳漢有些不明白王爺的做法了。
“懷疑,老爺子早就懷疑我了。”
朱權眼神深邃,他這樣做,也有他的考量,既然老爺子已經懷疑自己了,那不管自己怎麼藏拙。
老爺子以後是不會在相信自己了。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想要消除,千難萬難。
既然如此,朱權決定,不再低調了。
您不是懷疑我麼?
您不是派錦衣衛調查我麼?
那我就自爆給您看。
從種種跡象朱權知道,老爺子對他應該非常的忌憚。
既然如此,那他自爆又如何,只要他表現的越強大,老爺子那就越忌憚。
反正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老爺子是不會拿自己怎麼樣的。
就算他麾下突然出現一股強大的騎兵力量又怎麼樣呢?
每個藩王都有三衛護衛隊,他有一個全騎兵的護衛隊,好像也沒什麼吧。
對!
沒什麼!
陳漢見事已至此,也不再說什麼,領命後就去了龍騎兵的營地。
嶽峰!
岳飛後人。
也是朱權透過系統商場發掘過來的人才,自從得到嶽峰的效忠後,他立刻啟動了龍騎兵計劃。
在沒有全自動火器的時代,重騎兵,那就是核武器般的存在。
後世網上有這樣一段很有意思的帖子。
如果你私自圈養五名重騎兵,有人會說,豎子居然敢私藏甲冑私養家兵?來人給我拿下滅九族。
可如果你麾下有五十名重騎兵,那有人會說,聽聞公子因為匪患猖獗,看家護院,情有可原,這進士來年再考就是。
可如果你私養五百個重騎兵,州府大人都會為你說話,蠻夷騷擾,少主英明神武,為國盡忠,大善!
要是你有五千重甲騎兵,如眾星捧月,君侯說笑了,什麼私養,那是光明正大的養,誰敢胡言,眾人伐之。
可如果你有五萬重甲騎兵,甚至就連那高高在上的天子,也會變得和藹可親。
愛卿,我朝以後就仰仗愛卿了,朕封你為王加九錫,賜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愛卿意下如何?
要是在這個數字上,不多,翻一倍的話。
誰當那個皇帝,那就不一定了。
所以,在火槍沒有研製成功的情況下,朱權就成立了龍騎兵。
他做的可是掉腦袋的事情。
沒有點底氣,他睡覺都不安心。
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他成立了龍騎兵,這支獨立的騎兵部隊。
一萬龍騎兵!
人馬俱甲,全是用最好的鋼材打造而成,衝鋒起來,宛如坦克一般,勢不可擋。
就算公輸火那邊,沒有把栓動步槍研製出來,就算靠著這一萬重甲騎兵,他也有信心拿下朱老四和整個大明。
只不過,過程不會那麼容易罷了。
而讓朱權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秘密建立的龍騎兵,第一次出場,居然是在這種情況下。
此時朱權也在想,要是朱棣見到自己的龍騎兵,會不會被嚇尿呢。
畢竟,朱棣心中打著什麼主意,他早就清楚。
不然,為什麼他造反後,第一個找的就是自己。
好不是早就把他當成了目標了。
只是,當龍騎兵出現在開平外,朱棣還敢把主意打到他身上麼?
朱權拭目以待。
翌日!
朱權親自去了龍騎兵營地,有些事情他好囑咐嶽峰。
畢竟不是真打,尺度上還是要把握住的。
“王爺,您放心,臣明白了。”
嶽峰平靜的點頭。
他就是一個純粹的軍人,王爺說什麼, 就是什麼,他不需要考慮那麼多,他只需要考慮,怎麼完成王爺下達的命令即可。
隨後,在朱權的注視下,一萬重甲騎兵浩浩蕩蕩的離開營地,朝著開平飛馳而去。
一人三馬,而且那些馬匹還都是朱權讓人精心培育的,耐力,力量,都是一等一的,不說日行千里,可日行五百,還是沒有問題的。
大寧距離開平不過七百餘里,星夜兼程的話,不出兩天,就能趕到開平。
·····
與此同時,北平燕王府。
朱棣的臉色就不是那麼好看了,手中的聖旨,讓他有一種無地自容的感覺。
韃子犯邊的事情,老爺子知道,那是理所當然,不說李九江在,有那些無孔不入的錦衣衛,這天底下有多少事情能瞞得了父皇。
更別說,韃子犯邊這麼大的事情了。
只不過,讓朱棣沒想到的事情,老爺子因為這件事,居然給他發過來一道聖旨,而且還是八百里加急的那種。
更讓他沒料到的是,聖旨中居然全是對他戍邊不利的斥責。
什麼養寇自重,辜負聖心,字裡行間,讓朱棣心都涼了。
他就算再傻,這個時候也確定老爺子肯定對他起了猜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