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東郊。
半年前還是一片荒地的地方,此時已經大變樣,一大片廠房排排相連,鋼鐵製造的鐵軌,一眼望不到邊際。
“王爺!”
當朱權走下馬車,早已等候在這裡的詹天佑立刻上前道。
“嗯!”
朱權點點頭,笑著拍了拍詹天佑的肩膀。
“鐵軌的建設怎麼樣了?”
“回王爺,鐵軌現在已經鋪設到了寬城,再有半年時間,就能修到琿春衛了。”
半年?
朱權點點頭,對於這個速度,他已經很滿意了,畢竟寬城距離琿春衛,可足足千餘里。
在後世這點距離可能不算什麼。
可現在他所處的朝代,可是大明,屬於古代封建社會,生產力低下。
要不是他有系統商城,兌換了一點現代化的裝置,不然,不要說半年,就算再給他十年時間,也休想建成這條鐵路。
心中感慨一番,朱權又問道。
“安全怎麼樣,有沒有什麼不開眼的人來搗亂?”
這條鐵路可是重中之重。
在朱元璋眼中,關外可是苦寒,不毛之地,沒有什麼價值。
可他作為後世之人,當然清楚關外之地是什麼情況。
那豐富的礦產,肥沃的黑土地和其他資源。
關外,可以說是一塊未開發的寶地。
在後世,僅關外之地生產的糧食,就能供給幾億人。
只要他佔據了整個關外,那他就立於不敗之地,甚至就算應天府那出了意外,自己那個便宜大哥沒有在明年英年早逝。
成功登上了那個無數人都向往的寶座。
可哪有這麼樣呢。
最終,他的皇位會傳給朱允炆的。
而朱允炆,那個敗家子,早已被儒家教導的成了廢物,有他在,不怕自己沒有機會。
他等的不就是師出有名麼?
反正他等得起。
“王爺,安全沒有問題,有您的大寧衛,還有朵顏三衛,沒有不開眼的找咱們的麻煩,不然,鐵路的建設也沒有那麼順利。”
詹天佑恭維道。
其實他也不算恭維,畢竟朱權的威名在哪呢。
別看王爺年紀小,才十三歲,可王爺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讓那些異族知道了。
什麼叫天縱奇才,什麼叫戰無不勝。
在血與火的洗禮下,那些異族根本就敢踏入大寧半步。
不管是北元殘部,還是那些野人女真,見了他們,無不俯首稱臣。
而正是因為這樣,鐵路的修建才得以如此順利。
“什麼,沒有什麼不開眼的?”
朱權皺了皺眉頭。
他還以為自己能活動活動呢。
畢竟,自從半年前,他帥軍出擊了一次漠北,打掉了幾個部落其外,那些北元人直接嚇得遠遁漠北深處。
為了不暴露他自己的實力,朱權只能作罷。
畢竟,要是沒了北元那些人的威脅,他們這些戍邊的王爺,可就沒有什麼價值了。
在沒有登上那個寶座事前,北元人,還是留著好。
啊!
這!
詹天佑有些迷茫了,他怎麼看著王爺好像有些失望一般。
難道王爺希望有不開眼的人麼?
不能吧?
“王爺,有什麼問題麼?”
詹天佑愣愣的問道。
“沒有,沒有什麼問題,詹總工,你做的很好,不過,我希望你還是能加快精度,越快越好。”
朱權擺擺手,敷衍道。
什麼?
越快越好?
詹天佑一愣,隨機反應過來,臉上頓時露出了意思喜色。
“王爺,難道火車要研製成功了?”
詹天佑可不是大明土生土長的人,而是朱權從系統商城裡兌換出來的人才,雖然他沒有之前的記憶,可他的學識卻被完整的保留下來。
知道火車,那不是理所當然的麼。
“嗯!沒錯,不出一個月,你就能見到真正的火車了。”
看著詹天佑激動的模樣,朱權心中也有些唏噓。
為了兌換詹天佑,朱權足足讚了半年的積分。
那段時間,他差點抑鬱了。
以前他也兌換過幾次人才, 可都沒有想詹天佑那麼費積分。
可為了建造鐵路,詹天佑又不得不兌換。
畢竟,系統商城中,會建造鐵路的只有詹天佑。
而詹天佑也不負眾望,緊緊半年時間,就把鐵路修到了寬城,也就是後世的長春。
長春可是個好地方。
地處松嫩平原,肥沃的黑土地,簡直就是大型機械化種植最好的地方。
到時候,集中化的糧食種植,能很好的解放勞動人口。
現在,他最缺的就是人。
雖然在這兩年間,他從關內也遷徙了一些百姓,可因為怕引起老朱的注意,動作不敢太大。
不然,就現在大明這種土地兼併已經到了一定程度的情況,他只要喊出,出關就分地。
弄個幾百萬人,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樣一來,他人力短缺的問題,就能解決了。
也不至於現在他連那個野人女真都還留著。
不就是因為卻勞動力的,不然,那些野人女真,他早就給喀嚓了。
不過,這種情況用不了多久就會緩解了。
只要公輸家那邊給點力,把他們老祖宗的動力核心搗鼓出來,那掣肘他的動力問題,將不復存在。
火車開始執行,到時候,琿春衛那邊的港口得開發,在建造以公輸家動力核心為動力的現代化艦艇。
那個時候,偽裝成海盜,劫掠沿海地區的人口,在加上海上貿易,那他的實力將成幾何幫的增長。
那樣的話,就算他那個便宜大哥沒有事情,他也立於不敗之地了。
視察完鐵路的進度,朱權又和詹天佑聊了一下接下來鐵路的建設方向。
雖然現在他們的主要方向還是出海口,可出海口打通以後,接下來他們的重點就是北上了。
畢竟,北邊的資源更豐富。
交代好一切,朱權隨即坐上馬車就回去了。
當馬車駛入大寧府後,朱權讓 車伕把速度放慢下來。
透過車窗,看著街道兩邊的繁華,朱權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之色。
這就是他治理的結果。
不錯,不錯。
大寧府!
經過這兩年的建設,常住人口就達到了三十多萬,剩下的百多萬,合理的分佈在整個封地中,進行著各種勞作和生產。
林場,牧場,還有農場。
就算再來百十萬人,他吃得下。
要不是遼西走廊還有朱老四在,他也不至於這樣偷偷摸摸的。
朱老四,你給我等著,看我到時候怎麼收拾你。
對於那個背信棄義的朱老四,朱權天生上就沒有一點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