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過年

晏旻完全沒有料到藺徵西會在大庭廣眾之下這麼說, 給他鬧了個大紅臉,趕緊偷偷瞧四周,還好, 大家都行色匆匆,沒人留意到他們之間的曖昧。

晏旻壓低了聲音提醒他:“你給我收斂一點, 可別在我家人的面前露餡兒啊。”

藺徵西笑眼彎彎:“當然。”

他們剛出站, 晏斐就迎上了來:“哥, 藺大哥, 你們可算到了。坐了這麼久的車, 累了吧?我幫你們提箱子。”

家裡老早就給晏旻打了電話, 問他什麼時候回家, 當時晏旻已經訂好了回家的車票, 順便告訴家人藺徵西也會來他們家一起過年。

晏雲山和代秋蘭對藺徵西這個名字是再熟悉不過, 那是兒子在美國留學時對他關照最多的朋友,得知他現在在北京工作, 過年要來他們家過年, 豈有不歡迎的道理。

以往晏旻回家都沒人接的,這次晏雲山特意打發小兒子過來接站,足以看出對藺徵西的重視。

藺徵西的到來受到了晏家人的熱烈歡迎,他們對藺徵西慕名已久,知道晏旻在外留學時受他照顧頗多, 一直都沒有機會當面感謝,如今人家親自跑到他們家來做客,怎麼能夠不好好招待?

晏旻看著父親笨拙而努力地用他不太流利的普通話跟藺徵西聊天, 就覺得實在是難得。

要知道, 他爸是個不善表達的人, 也不喜歡跟人打交道, 用後來時髦點的說法,叫社恐。平時家裡來了客人,都是媽媽招呼的,今天卻主動找話題跟藺徵西聊天,足見他對藺徵西的重視。

母親也拿出了十二分的用心來招待藺徵西,他們到家時,桌上就擺滿了果盤和點心。

晏旻辯解:“他並不是特意從美國來咱們家的,他回國已經很長時間了。”

晏旻的大姐晏雯一家也早就到了,晏斐兩口子也在,全家人都在,既是對客人到來的重視,也是對藺徵西的好奇。

“不是從美國特意來的,也是從北京特意來的。你別那麼多廢話,趕緊洗手來幫我端菜吧,跟你爸說一聲,收拾一下桌子,馬上開飯了。”代秋蘭說。

大家聞言都笑起來,能吃得慣臭鱖魚,那就能真正融入他們本地的生活。

代秋蘭回頭看了兒子一眼,說:“你們坐了那麼久的火車,連頓像樣的飯都沒吃,回到家第一頓怎麼能夠隨便。放心吧,馬上就可以吃了。我很早就起來準備的。”

於是藺徵西到黃山的第一口菜,便吃了晏旻念念不忘的臭鱖魚,還別說,送到嘴邊的時候他是猶豫的,因為氣味實在是有點特別,但想到是晏旻喜歡的菜,味道應該差不了,他硬著頭皮吃下去,結果味道和口感居然都還行,除了臭味,還有一股子特殊的香味。

藺徵西應對得體,說話禮貌且有分寸,把人誇得如沐春風,又感覺不到是在拍馬屁,對語言藝術的駕馭是晏旻自愧弗如的。

晏旻笑著說:“我媽怕你在火車上餓著,所以做了這麼多菜。來,嚐嚐我們本地特色的臭鱖魚。看是不是我跟你說的那個味道。”

不過這個時候也不需要他去駕馭什麼語言藝術,反正他是回自己家,怎麼自在怎麼來。

晏旻見媽媽和姐姐去了廚房很久,還沒回來,便起身去廚房看個究竟,一看嚇了一跳,這哪是弄早餐,這完全就是弄正餐:“媽,大早上的,隨便下點麵條什麼的就行,怎麼還做這麼多菜?”

晏旻見藺徵西跟父親竟然聊起了中美關係,不由得咋舌,這可算是投了他爸所好,他爸雖然是個搞技術的工程師,但卻時刻關心著國家大事,他認為政治離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並沒那麼遙遠,因為政策與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藺徵西點頭,說:“味道很特別,口感很滑嫩,比我預想的要好吃得多。”

客人一到家,她打完招呼就趕緊去廚房裡準備早飯去了。

藺徵西看著一道道佳餚被端上桌,很快就擺了滿滿一桌子,也有點傻眼,這早餐未免太豐盛了點,他疑惑地看向晏旻,他家裡早上也是吃正餐的?

晏旻只好去幫忙端菜。

晏旻偷偷去看眾人矚目的焦點藺徵西,他倒是落落大方,從容不迫地跟自己的家人應對著,絲毫也沒覺得拘謹,這確實是他的優點,擅長跟人打交道。

晏旻嘿嘿笑:“謝謝媽!辛苦你了,其實不用這麼麻煩,藺徵西跟我關係好著呢,你就算給他喝白米粥,他也不會介意。”

代秋蘭瞪了兒子一眼:“你這孩子說的什麼話!人家從不遠萬里從美國來到咱家,就給吃白米粥?這是咱們中國人的待客之道嗎?”

晏雯笑著說:“媽早上五點不到就起來殺鴿子了,你看,對你們多重視。”

晏旻得意地說:“是挺好吃的吧,臭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其實很香。就跟臭豆腐差不多。”

全家人都在看藺徵西吃臭鱖魚的反應,因為外地人很多都沒法接受這道菜,見他吃下,大家都鬆了口氣。

盛情難卻,藺徵西在大家的殷切期盼下,吃了臭鱖魚和毛豆腐,總體來說,味道是有點怪,但還是可以接受的,沒準吃多了還會愛上。吃完飯,代秋蘭對晏旻說:“旻旻,你們坐了這麼久的車,我燒點水給你們洗個澡吧,然後你們休息一下,你弟現在不在家住,你和小藺就睡你和你弟這屋。”

晏旻說:“媽,我們買的是臥鋪車票,在車上已經睡夠了,現在不休息。也不用給我們燒水,一會兒我帶藺徵西去外面酒店開個鐘點房洗澡。”

代秋蘭聞言鬆了口氣,說:“行,那你們自己安排吧。小藺,我們家條件有限,很多事都不方便,屋子又窄,比不得你們美國,你多擔待啊。”

晏旻一家住在他爸單位分配的宿舍裡,一個被分成兩間的小套間,起居都在這兩個小屋子裡,做飯是在外面公共廚房。

父母住在裡間,晏旻兄妹住在外間。後來晏雯大了點,就跟母親住裡間,父親帶著晏旻兄弟睡外間的上下鋪,如果有誰要洗澡什麼的,全家人都得出門去,把房間給讓出來,非常不方便。

藺徵西笑眯眯地說:“伯母,你太客氣了,是我給你們添亂了,就把我當成晏旻好了,怎麼樣都行,別跟我客氣。”

代秋蘭笑得眼角魚尾紋更深了:“哈哈,好。那就讓晏旻安排吧,想吃什麼跟我說就行。”

吃了早飯,晏旻領著藺徵西出門閒逛,順便去找地方洗澡。

“我算是發現你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了。”晏旻說。

藺徵西有些愣:“哪兒不一樣?”

晏旻說:“我們大陸人,沒有親屬關係的,很少管長輩叫伯父伯母,北方人會管比自己父母年紀大的叫大爺大媽,南方人不管年齡,基本上叫叔叔阿姨。”

藺徵西有些愣:“我是覺得叫伯父伯母聽著比較尊重啊。”

晏旻憋不住笑出聲,藺徵西見他笑,有點莫名其妙:“很可笑嗎?”

晏旻笑了好一會兒才停下來,擺擺手說:“不是,主要是我總在臺灣電視劇裡看到男主角這麼稱呼女主角的父母時,下一句話就是要求婚。你這麼叫,我就忍不住想起那些畫面,覺得好羞恥啊哈哈!”

藺徵西聞言,然後也跟著笑了起來:“真的假的?你什麼時候還看過臺灣的電視劇?”

晏旻一愣,具體什麼時候看的,他也記不清了,便說:“以前放假的時候陪我爸媽看電視看到的。”

藺徵西用力擊掌:“我怎麼不知道還有這個說法,那我應該順水推舟,跟你爸媽求婚的。”

晏旻聞言,抬手去捶他:“你敢說,我先打死你!”

藺徵西哈哈笑著跳開了。

晚上晏旻和藺徵西就擠在他們家外間的小床上,兩人就像在北京那樣挨著睡,卻什麼都不敢做,畢竟裡面就是晏旻父母,對這對情侶來說,其實是一種甜蜜的折磨。

晏旻小聲地說:“將就兩天吧,等過了年咱們就出去玩,住賓館。”

藺徵西小聲問:“這邊有商品房了嗎?有的話給你爸媽買套。”

晏旻說:“暫時還沒有,我們小地方商品房開發得晚。不過聽說我媽學校要集資建房修教師宿舍了,我媽的資歷應該能第一批分房,到時候我給他們集資買一套。”

“好。”藺徵西覺得晏旻家哪兒都好,就是房子窄了點,這也沒辦法,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第二天早上起來,代秋蘭看見晏旻和藺徵西兩人頭挨頭睡得正香,第一反應是這倆孩子居然睡在一頭,關係還怪好的。

晏旻聽見母親開門的聲音,一下驚醒了,注意到他和藺徵西的睡姿,頓時警鈴大作,睡覺前他心裡還想著要保持距離,結果睡著後就原形畢露了,這怕是得露餡兒。

他趕緊拿開腰間藺徵西的手,穿上衣服下了床。抬頭看著堆滿了東西的上鋪,還是收拾一下,把上鋪給清出來吧,免得父母生疑。

晏雲山咳著嗽,從裡間出來,看見晏旻起來了,正在收拾上鋪的東西,說:“這麼早收什麼?”

晏旻說:“被子有點窄了,我和藺徵西兩個睡不太夠,我把上鋪收出來,今晚各睡各的。咱們南方太冷,又沒有暖氣,容易著涼。”

晏雲山說:“是吧,昨天我就說了要把上鋪收出來,你們說不用,這還是得收。”

晏旻掩飾說:“我本來是覺得一個人睡冷,兩個人睡暖和一些,忘記考慮被子的事了。”

藺徵西其實也早就醒了,他聽見晏旻跟他爸說話,便閉著眼睛裝睡,直到晏雲山出去了,他才起來。

晏旻低頭看著他,兩人無奈地笑了一下,跟咳嗽一樣,喜歡一個人也是藏不住的。

為了表明兩個人是關係正常,接下來,晏旻和藺徵西都克己守禮,儘量表現得正常一些。

事實上,他倆越注意保持距離,在父母和家人眼中反而顯得不正常,畢竟藺徵西唯一熟悉的人是晏旻,他倆之間都那麼客客氣氣,讓家人們覺得,晏旻也太不會照顧客人了。

今年的晏旻家的年夜飯格外熱鬧,晏雯與丈夫商量好了,以後輪流去兩家過年,今年是頭一回在孃家過年。

吃完飯,大家圍著火爐坐在電視機前,嗑著瓜子等著看春晚。長輩們給晚輩發壓歲錢,晏雲山是給每個晚輩都發,哪怕是已經結了婚的,反正錢也不多,只是一個象徵意義,就連藺徵西都有。

晏旻趁機將他準備好的紅包給了家人,父母一人發了一萬,給姐姐弟弟各拿了一千,小外甥女也發了一百塊錢紅包。

父母拿著厚厚的紅包,忍不住驚呼:“你給我們這麼多錢幹什麼?你哪來這麼多錢!”

晏旻說:“有件事我一直沒跟你們說,我年初就辦理了停薪留職,現在自己出來創業,和藺徵西一起辦了一家公司。小斐和弟妹上次來的時候就知道了,我沒讓他們說,想親口告訴你們。”

晏斐點頭:“是的,我們去看過哥的公司了,還挺不錯的。”

晏雲山變了臉色:“好好的,為什麼要辭職?”

晏旻解釋說:“主要還是原來的公司政策調整,我在那裡發揮不出才幹,我覺得浪費時間,就出來了。正好藺徵西也想回國發展,我們就一起辦了這家公司。現在在做積體電路設計,今年效益還不錯,賺了些錢。給爸媽這些錢,是想讓你們給家裡裝一臺電話,以後方便聯絡。媽媽單位集資建房,我也幫忙湊一點錢,要是還不夠,就打電話跟我說,我再匯錢回來,爭取第一批就換上房子。爸媽住了一輩子鴿子籠,也該換個大點的房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