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章有一章中提過一嘴功德福報業力,這一章就細細說一下功德業力和福報。

首先,功德是屬於“天道”的一個賞罰機制,很簡單來說,就是你按規矩辦事,給你相應的獎勵,當然,不按規矩辦事就會給你懲罰,至於福報,就是你辦事讓“天道”的滿意程度。

至於是什麼規則,這個是烙印在每個人的靈魂之中的,每個人都知道規則是什麼。

就是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的意思。

先講功德,何為功德,功德是指有功之人所積累之德果。(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

你做了好事,天道會給你記錄,積累到一定的量,就會體現在你的生活中。

功德也有階級之法。

比如1-10點功德,屬於低階,11-100屬於高階以此類推。

而不同等級的功德,他的命運之中,能影響他的法則就越不同。

比如你的功德等級屬於低階,可能體現在你生活上的,就是你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什麼機緣不會大富大貴這些。

而你的功德屬於高階,那你想生氣的時候,那種“惡魔的低語”就越少,你的心境也會越平和,你做事的時候,彷彿有“神靈的指引”引導你去完成你要做的事。體現在人間就屬於那種德高望重之人,你看一眼他就覺得他這個人充滿了正能量。

功德的作用特別多,能影響到你的心性,天賦,命運等等。

包括你是否“大難不死”,是否能夠“功成名就”,都是功德能影響到的。

但功德也不是獎罰機制的老大,下章再說業力。

既然功德好處這麼多,那要如何積累功德呢?

我覺得最重要的,首先要擁有“慈悲心”,其次要擁有“智”,最後要擁有“行”。

慈悲心講過了,說智。

如果你是個大好人,你隨意去資助惡人行惡,那你這個是“慈悲心”嗎?

是的,但也是一個大傻×。

這就體現了“智”的重要性,你可以理解為智慧,良心,判斷能力等等。

想做好事之前,要先思考,做這件事,是長久的好事,還是暫時是好事,時間越積累,就會越變越壞。

比如,修橋補路是好事吧?

但你修路的時候,工程師告訴你,這條路想修在這裡,必須從前面這戶人家經過,要讓人家拆遷。

你給了一筆市面上正常價格的錢,那戶人家卻不同意,於是你讓人把那段路修來繞著那戶人家轉了半個圈。

因為圈弧不符合人體工程學,很多司機從這條路過,時速太快導致了翻車,汽車尾氣又弄得那戶人家怨聲載道的。

從這件事來說,修橋補路是好事吧?

我只是想讓大家交通更便利一點,為什麼最後大家都要罵我呢?

我做了“好事”,為什麼功德不增反減呢?

這就體現到了“智”的重要性,大家慢慢理解,慢慢悟。

最後說“行”,也是最重要的。

有句話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你有一顆包容蒼生的心,卻不做包容蒼生的事,那也不會積累功德。

唐三藏佛法高深吧?心境也不錯吧?但為什麼要歷盡千辛萬苦佛祖才能給他真經成就佛位呢?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讀萬卷書,亦要行萬里路,要想積累功德,滿足“慈悲心”,“智”,“行”,也不需要多,日行一善,終將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