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慈悲,是讓眾生得以歡樂,將人從苦難中拔救出來。

道的慈悲是“隨方設教,歷劫度人”

我認為都是慈悲,卻不全是。

慈悲,源於善心,善心,源於苦難,苦難,源於階層法則。

高層級的人,生活得永遠比低層之人好。

有人食不果腹,一天為三餐奔波。

有人衣食無憂,月月為碎銀幾兩。

有人大富大貴,年年為欲之所往。

亦有人無慾無求,生生世世以青燈古佛作伴。

我認為,在世之人,行在世慈悲。

不是為了什麼神佑,只為心安。

我說過,天下萬物,本源盡歸於“道”,盡歸於一。

後天生靈,先天生靈,亦盡歸於一。

無非有陰陽之分,遂有善惡,大小,前後,上下,長短之分。

大家本源為一,就是一個大家庭,都是一的子女,後代。

這點太深奧,先不說,說在世之人如何行在世慈悲。

天下眾人,都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美,什麼是醜。

在世慈悲,要我說就是“好壞不棄,美醜不分”。

注意,並不是讓你去不嫌棄壞人或者好人,也不是讓你不分辨美醜,而是讓你有一顆包容之心。

何為包容之心?

往大了說,是海納百川,有教無類。

往小了說,是不受昧,入清淨。

不思量,自相忘。

不去嫌棄他長得醜,不去羨慕她長得美,不去生氣他所做的惡,不去讚美他所行的善。

我知道,很多人可能會問我,那誰都這樣“好壞不分”,豈不是天下亂套了嗎?

其實不然,因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亦斯惡己。

而我們修,就要修“知惡不棄惡”,是讓大家“好壞不分”,而不是好壞不分。

舉個例子,別人殺人犯罪,你只知道他犯罪要受到懲罰。

卻不知道,他為何而“殺人”,比如,他至親至愛之人,被神經病病發之時殺掉,他反殺了那個神經病。

而那個神經病是個老年人,穿得破破爛爛,看見你正在暴打他,被“目擊者”發現你的惡行,於是目擊者拍了一個影片,標註著“一男子光天化日之下暴打拾荒老人”。

你看到這條影片,“慈悲”之心氾濫,惡言惡語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罵那個青年暴打老年人,天理難容,惡行罄竹難書……

等等例子,在當今社會比比皆是,不知全貌,勿要妄自評價,不然徒增口業,今後亦會過上被人“不理解,不認同”的生活。

以前有個事,某大學一男生的被子晾在某女生的被子旁,該女生仗著自己的美貌,發了一條影片,告訴網友該男子如何“變態”,如何“噁心”,而網友看到可憐兮兮的女孩,又對該男子一頓唇槍齒劍……

等等例子,當今社會比比皆是。

所以造成了90%的年輕人出社會後生出迷茫,找不到人生方向,覺得就業困難的感覺。

總而言之,目前大家的境界,只要做的“不知全貌,不予評價”,我就很欣慰了。

我讓大家“美醜不分”,“善惡不棄”,也是這個道理。

免得以後徒增業力煩惱,自己卻不知為何如此,導致自己怨天尤人,生出生不逢時,自己是千里馬卻無伯樂所識的感覺。

此乃我認為的慈悲之心,如有意見,可以評論區互相交流探討,在我眼裡沒有大道小道之分,只要有道理,我就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