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說過,佛家修的是心,道家修的是性。

無論是修心還是修性,都只是一個過程,或者說“方法”,得到的成果都是一樣的。

別給我犟說那為什麼佛修好了有舍利子,道修好了卻什麼都沒有。

有什麼,金丹?

還是腎結石嗎?

這些都是表象,方法所引起的“特效”,也屬於法則。

其實功能都差不多的。

但無論是修心還是養性,都涉及到一個問題。

我也和一個道友討論過,我把他命名為“本性”和“外性”。

道友問我,什麼是本性,又什麼是外性。

我給出的解釋有點潦草,這裡我仔細說一下。

本性,也可以叫“真性”,就是你發自肺腑,認為這樣的性格是對的,這樣的性格產生的想法是對的,是你覺得非常合理的。

而外性,也可以叫“假性”,就是誰都知道那個道理是合理的,偏偏你對那個道理抱著懷疑的態度,但為了附和別人,你也說那個道理是對的,但你心裡卻不真正的認為那個道理是對的。

而你為了去表現出認同那個你認為不合理的道理,為了附和別人而一遍又一遍地默唸“這是對的,這是對的”,用這個方式來洗腦自己,讓自己真的認為這是對的。

雖然結果也會變成一樣,大家都認同一個道理,但我認為這種“外性”就會把真正的“本性”矇住。

以後無論是悟道,還是修行,都會對自己產生極大的影響。

會衍生出一種“逃避”心理,會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人。

會因為大眾的改變而去自己洗腦自己,改變自己,可能還會有對某種想法無腦的認同,跟隨,從而造下無邊罪孽。

比如,學校裡的學生作弊,就是因為年紀太小,無法真正的審視自己存在的問題。

因為所有的學生成績都在那個階段,而你沒有去花時間學習,沒有去認真思考書中的道理,所以考試的時候,你怕成績出來,被老師家長責問。

為了附和別人認同的“好成績”,你就選擇作弊,選擇用這種抄襲的方式來改變你的學習成績。

而你真正的學習成績就是“本性”,你透過抄襲得到的分數就是“外性”。

你一直這樣“抄襲”下去,頂著原本不屬於你的成績,到了高考那天,前後都是眼睛,頭上也有監控器,你再也無法把你的這種“外性”釋放出來,考試的成績就會一落千丈。

到時候成績公佈,別人看到這種成績的你,你的“外性”又會助你造業。

你可能會欺騙家長老師,說不知道怎麼沒發揮好,說考試那天下了大雨,淋溼了你的身體,讓你感冒發燒了沒有考好。

你的“外性”又換個方式陪著你繼續生活。

而你就越來越覺得迷茫,覺得明明有這種能力,偏偏生不逢時,自己是千里馬,卻沒有自己的伯樂。

……

等等一切,皆是“外性”作祟。

所以修行,就要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吾日三省吾身,大膽的接受自己的不足,正視自己,改變自己。

而不是透過一遍一遍的自我洗腦來“表現”出來。

就算你這樣修到了高層次的世界,你的“外性”也會在你能承受的臨界點崩潰,讓你的境界一落千丈,墜入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