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受了一下讀者的境界,不是打擊你們,是你們真的很懶惰,稍微勤快點的就幾個人。
所以目前,最為重要的是,要剔除自己的“惰性”,惰性這東西,也屬於法則,屬於“惡魔的低語”。
你很懶,早上總是想多睡一會兒,於是上課沒有一天不遲到。
你很懶,工作了一會兒,總是想躺一會兒。
你很懶,你覺得白天自己屬於工作,晚上才真正屬於你,於是你熬夜玩手機,導致你第二天一整天精神狀態極差。
殊不知本來白天是被老闆管控的你,不過是晚上交給“手機”管控了而已,更何談有什麼“真正的自己”。
於是你想改變,你嘗試鬧鐘一響,就起來鍛鍊身體,然後吃早餐了工作。
工作上再苦再累也要堅持到結束手上的事情,甚至還有餘力幫助一下同事。
晚上也不玩手機了,帶著孩子老婆出去玩,吹著海風,思考著人生的真諦。
上述,是否包含你的“惰性”,而稍微改變一點“惰性”,帶來的好處卻是無與倫比的。
惰性,是萬千法則中,我覺得最影響本我的。
講個故事。
你和朋友一起上山求仙道,拜了同一個師傅,你們做了師兄弟,在一個師門下修行,師傅讓你們選擇不同的修行法門,兩種法門,各有益處,難學的比較苦,比較累,但要求的悟性高,成就也高。
好學的很簡單,也用不著吃什麼苦,於是你因為惰性,選了一個最簡單最輕鬆的法門。
你整天用嘴叼著狗尾巴草,躺在草地上悠閒的曬著太陽,看著師兄在山頂上揮灑著汗水,而你們的境界提升速度都差不多。
於是你就嘲笑師兄:
師兄啊,咱們悟性都差不多,為什麼你就要選那種悟性要求極高的法門學啊,累不累啊?
師兄的聲音從山頂傳來:
“勤能補拙”。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你越來越胖,也越來越懶,越來越覺得看不到修行的前路,於是你辭別師兄,獨自下山去了。
待到老時,你突感時日無多,生出回山探望師兄的想法。
你到了山上,平靜清甜的山泉水裡倒映出你花白的頭髮,滿面的褶皺,你望著當初師兄修煉的山頂,看到師兄也不在那裡,感嘆一句,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突然,你看見一個還保持著年輕模樣,卻多了幾分道骨仙風的人從山上飛到你的面前,你弱弱地問了一句“師兄?”。
仙長微微點頭。
你又問“為什麼?”
師兄擺了擺頭,突然消失了,你四處張望,卻再也看不見他的身影,只聽見耳邊傳來當年的聲音“勤能補拙”。
你頓時充滿了悔恨……
惰性,無論何時何地,就像你吃飯喝水一樣,時刻都在“提醒”你。
我也不懂,為什麼惰性有這麼強的力量,明明只是一條簡單到不能簡單了的法則。
卻還有這麼多人被影響著。
想要祛除惰性,沒有任何辦法,即使修行之人也會有惰性,如果讓我非要說出一個辦法的話。
我只能說,你以前做過什麼很累的事,現在還會記得嗎?或者說已經把那件事當成一個夢了?
想要祛除惰性,只有簡單幾個字:
活在當下,放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