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即使不知道,但也聽過,說人有三魂七魄,那麼到底是哪三魂,哪七魄呢?
這章主要講講三魂。
古人稱“胎光,爽靈,幽精”。
又稱“主魂,覺魂,生魂”。
但我覺得,稱“元神,陰神,陽神”最為貼切。
因為陰和陽,是“一”創造“二”之後的互相比較,他們剛好是兩個相反的特性。
那麼有人就會問,到底“一”是陽還是“二”是陽?
道家之人認為,一,三,五,七,九為陽數。
反之則為陰數。
其實一這個數字,“一”這個人,他屬於陰性,也屬於陽性。
根本原因是因為“一”創造了“二”,“二”出現後兩者就存在了可比性。
就相同於數學上面的兩個點。
一個點在左,那另一個點就在右。
或稱上下,或稱高矮,或稱美醜,或稱胖瘦,或稱善惡,或稱陰陽。
一個是“一”,一個是“二”,卻又相同,卻又相通,卻又存在“可比性”。
如果萬物只有“一”,你可以看作只有一個點,沒有“二”,那就不存在可比性,也沒有陰陽之說。
陰陽本於一體,老陽生少陰,少陰生老陰,老陰又生少陽,少陽又老陽……
所謂太極,所謂道,所謂空,所謂緣起緣滅,皆是此。
週而復始,生生不息。
有了這些“可比性”,必然又會生出“相同性”,因為相同的性質本就存在,本為一體。
而二者的性質有相同性,又有比較性,那就不能稱為一體,就稱為“三”。
三有一二的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
三有二者的性質,又不同於二者,這個三可以是任何三。
是偏向於一的三,還是偏向於二的三,還是都不偏向,又回到“一”的樣子的“三”。
有這些性質的三。
就必然分化萬物,因為三就是萬物。
三也是“一”,只是一和二都存在了,那三變成的“一”,也只能稱為“三”。
講到這裡很多人就不明白,看不懂了。
其實我也不知道如何表達,這些東西都是靠自己悟自己思考的。
言歸正傳,講三魂。
一名陽神,也為天魂,也就是你們說的“神魂”。
天魂遊蕩在“上”,也就是二者互相比較得出來的“上”,你們可以認為是靈界,但卻不止靈界,也可以認為是天上。
天魂,也就是陽神存在於你三魂之中最“上”層的位置,屬於你三魂之中最“強”一魂。
屬於“正”魂。
二名陰魂,也為地魂,也就是你們說的“鬼”魂。
陰魂遊蕩在“下”,也是二者比較得出來的“下”,你可以認為是靈界,但卻不止靈界,也可以認為是“地獄”。
陰魂,可以說是三魂之中最“強”,也可以說是透過比較得來最“弱”的一魂。
屬於“負”魂。
元神,也稱命魂,也就是你們說的人魂。
元神可以是陰神,也可以是陽神,也可以陰陽二神所融合的,但絕不是其中一個。
元神是陰陽二氣的比較性中,也可以看成陰陽二氣互衝而成。
但三魂卻缺一不可,丟其一則精神萎靡不振,丟其二者重病纏身,丟其三者必死無疑。
我研究過,三者在天地之中的聯絡存在一個“極限”距離,超過這個距離,則為丟魂。
可能是被人滅殺,可能是被封印,可能是受傷,總之不同狀態下會影響這個“極限”距離的長短。
你也可以想成你在不同的地方,聯絡網路,網速的快慢和有無網路。
三魂都屬於白天工作,七魄都屬於夜晚工作。
如果顛倒,也會影響這個“網速”的快慢,距離。
如能三魂盡歸於身,即為真人。
這章,主要是想讓大家認識到起源為何有分陰陽,有了“一”,“二”之後,為什麼又有“三”,為什麼“三”,不同於一二,卻又有互通之處。
為什麼“三”的存在,會導致萬物的誕生。
能明白這些,你就明白三魂的意義和道理。
這個就留給你們自己悟了,我可不想丟答案給你們抄,免得被你們老師發現,我就成同夥了。
好了,記住,三分歸元氣,歸元神,即為三元合一,三元合一,即為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