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發生了文掌院一家的事,周王氏如今應也是以王家為重的。

王家的家風便是,一切以家主的決定為重,不問對錯是非。

周柒柒忙著蒐集王家的訊息,沈綰綰也沒閒著。

她讓丁香在各處安插了機靈的丫鬟小廝,一旦聽到有王家的訊息便立即來報。

沒過幾日就聽說王家為了迎接外放的嫡長子回家過年,準備新選一批丫鬟入府。

沈綰綰立馬著人將這個訊息給周柒柒送去。

“姑娘,可要安排人混進去?”

周柒柒細細想了一番,“先去一趟禮教院吧。”

她特意易容了一番,又讓馬房準備了一架沒有周家印記的馬車出門。

待去了禮教院,守門的嬤嬤聽說來找文掌院,直接關門拒客。

周柒柒沒辦法,只得將文掌院送她的一枚玉佩遞了進去,“煩請嬤嬤通傳一聲,就說是故人來找。”

那嬤嬤瞧見玉佩立馬緩和了神色,卻是也不讓她們進去,只讓在門口等著。

約莫過了一刻鐘,嬤嬤去而復返,滿臉堆笑的將人迎了進去。

“掌院如今在自已屋中歇息,姑娘請隨我來。”

文掌院瞧見來的是陌生人,一時間捏緊了玉佩,“你是何人,怎會有這枚玉佩?”

“姨母。”周柒柒聲音響起,文掌院愣了,“還請屏退左右。”

文掌院很快反應過來,揮退了守在院中的嬤嬤們。周柒柒這才將臉上的面具扯下來。

“柒柒?你怎麼……”文掌院看得又愣住了,這是做什麼?

“姨母,柒柒有事相求。此事需隱秘,故而易容前來。”

文掌院猜出周柒柒做的事恐不能為外人道,故而也嚴肅了起來,“你說說。”

“聽聞王家要新進一些丫鬟,想來是要找禮教院去訓導一二的。”

文掌院點頭,臉上的神色卻是止不住的嫌惡,“王家確實遣人來請過了,我安排了嬤嬤過些日子去。”

“姨母可知除了丫鬟,這次可還有小廝進府?”

一般各府請禮教院去教規矩時,會提前告知訓導物件以及人數。

文掌院看她問的如此細緻,仔細想了想帖子中的內容,“好像是有小廝,只是具體有幾位我就不知了,得查查帖子。”

她叫院外守著的嬤嬤去文案房取了帖子來,直接遞給周柒柒,“你自已看吧。”

“謝謝姨母。”周柒柒有些驚訝文掌院對她毫無芥蒂,竟是直接將院中的文案給她瞧。而她也不扭捏,直接細細看了一番。

十三名丫鬟,五名小廝。

周柒柒得了訊息,將帖子還給文掌院,“多謝姨母。”

文掌院也不多說什麼,只問道,“可還需要我再為你打探什麼?”

周柒柒一愣,“姨母……”

莫不是對方知道什麼?

文掌院卻是一笑,“你前不久才開了鋪子,鬧得滿都城議論紛紛。後來又聽人說這鋪子唯獨不賣東西給王家,如今你又來問王家的訊息……如此想來,你是要做點什麼的。”

“可不就巧了,我素來厭憎王家,若有我能出力的地方,你只管提。”

周柒柒猶豫了一番,她倒不是信不過對方,主要是怕牽扯更多無辜的人。

文掌院見她如此,嘆息道,“若是信不過便不說罷。”

“不是信不過,”周柒柒趕緊解釋,“只是怕我思慮不周,連累了姨母。”

文掌院拉著她的手苦口婆心道,“我一向待你如自家女兒,若能為你做點什麼自是欣慰的,又如何怕連累?”

周柒柒見文掌院如此說,也不再多慮了,直言道,“若是可以,請姨母幫忙收買一位長相俊俏的小廝。再幫忙看看,王家二老爺都喜愛養什麼寵物。”

“就這些?”文掌院愣了。

周柒柒笑道,“就這些,若是能成功收買小廝,此事便已近可成。”

兩人又聊了一些尋常家常,周柒柒便帶著面具又回去了。

又過了兩日,朱雀總算回來了。

“姑娘,已查明王家二公子養的妾室確實均為男子。那些男子多為府中俊俏的小廝,被其強搶霸佔的。這些男子均被他的人囚禁在一個院中,平日裡的吃食也全都下了藥,是以他院中的妾室不曾被人疑心過,也沒人逃出來。”

“至於王家二老爺,行事也更加謹慎。他除了城西的院子,還在城北也有一處小院。院中均放著女子的衣物釵環以及胭脂等。每次他去時都會趁著夜色過去,也不是經常出門,多數時候都是在裡面試妝試衣裳,穿一穿又卸了。”

“至於王家二公子與二老爺,似乎每月只單獨見一次。或是同遊花船,或是在城西的院中過一夜。”

周柒柒納悶,“王磊不知道這事?”

朱雀搖頭,這幾日許是一直潛伏的緣故,瞧著比前幾日瘦了些。

“我聽官署的人說,王磊不常回府,多數時候回去也只是陪夫人用膳後就又回了官署。官署裡還有他專門休息的寢室,多數時候都是歇在官署中。”

周柒柒忍不住冷笑,“也不知他是真的勤勞,還是時刻監視著文武百官的動向。”

他這個家主倒是做得盡責。

“浮光,注意著禮教院的訊息。”周柒柒將文掌院給她的玉佩遞了進去,“盯緊些。”

“扶搖,近日那王陽可還去過尋珍?”

“去過兩次,一次被我趕走了,一次是皇城衛的人巡邏將其趕走的。”

周柒柒點頭,“下次他去時,高價賣些樣東西給他,翻倍賣。”

翠微站在一旁看著其他人忙碌,問周柒柒,“姑娘,可有我能做的?”

周柒柒笑了,這丫頭是閒不住啊。

“你和夏荷好好研究冬季時興的糕點和妝容,其他的事先別管。”

於是院中的人開始各忙各的,似乎又回到了半年前的愜意日子。

轉眼到了十二月,不少外放的官員開始陸續回了都城,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鎮國將軍府的寧將軍和其子從邊塞回來了。

他們回城那日正巧下起了雪,都城的老百姓們都激動不已,紛紛說這是寧將軍帶了好訊息回都城,明年定然是個吉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