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寧衛城以南約莫十里,其為官道寧遠河東面平地最為狹窄處,只有區區百米左右,親衛營的炮兵總管張維明帶著五百火槍兵、一百炮兵在此駐紮。

陣地東面緊挨著一座高約百米的小山,為防敵人從側後上山進而偷襲陣地,張維明也分出五十火槍兵、十名炮兵在山頂駐守。

假如敵人繞過小山並繞到陣地北側矮牆北面,那麼將會面臨朵思汗四千騎的打擊。

傑書得知自已四面被堵後立即展開了反擊。

攻擊了一整日後依舊毫無進展。

先說南側,李忠明同樣在漫水灣佈置了陣地,並佔據了右側兩座山頭,敵人攻擊半日後才想到要繞到山上去,不過卻遭到了山頭明軍的猛烈打擊,部分綠營兵繞到了矮牆南面,同樣無法取得進展。

而此時馬承嗣又帶著親衛騎兵以及哈圖的和碩特騎兵來了,繞到這裡的綠營兵只得重新退到山上。

再說東邊,楊阿索佔據桐槽堡後,便牢牢地卡住了瀘沽鎮通往越嶲衛的官道,想要從這裡過只有兩個法子,一是攻克此堡,而是下到河灘上去。

清軍顯然無法很快攻克城堡,便想到從河灘上繞過,自然也受到了堡上明軍的打擊。

既然是河灘,自然是怪石嶙峋,清軍的火炮也不可能從那裡運過來,便只能繼續猛攻桐槽堡。

可惜的是,楊阿索部也配備了野戰炮,就算他們從瀘沽鎮將重炮運來了也無濟於事。

清軍自然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從瀘沽河南岸的小路或者河灘過來,可惜楊阿索已經在桐槽堡的對面修建了阻擊陣地,他將所有長槍兵、弓箭手以及一半炮兵佈置在那裡,清軍同樣是無可奈何。

在南面、東邊碰壁後,傑書終於將重心放到了北面。

這一次,他們幾乎奏效了。

張維明等人是從桐槽翻山越嶺來到這裡的,不可能攜帶野戰炮,連兩百斤重的短管火炮也沒帶,最重的也就是一百斤重的短管火炮,於是,當清軍將火炮從瀘沽鎮推過來後立時就給陣地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不過,張七明軍所謂的陣地、大營幾乎都是一個模子,那就是用草袋子裝填泥土砌成營寨或者矮牆而成,草袋子輕便,每人能攜帶多條,又能隨時挖掘泥土裝填,紮營時還會在矮牆外圍打一圈木柵欄,陣地則只有矮牆。

面對已方火炮射程可能不如敵人的情況,張七也有預案,那就是利用已方望遠鏡的優勢隨時觀察敵方火炮的動向,一旦其要發射,便立即躲到矮牆後面。

敵人當然可以將火炮推近後平射矮牆,不過那樣的話就有可能進入百斤短管火炮的射程,英國人的十二磅艦炮平射時到了兩百米距離就會下降一米,否則就必須抬高仰角。

矮牆只有一米五高,一旦抬高仰角就打不到,只能打擊矮牆後面,透過撞擊地面形成兩次以上的反彈來造成殺傷,那樣的話殺傷力就極其有限了。

清軍最後也想到了佔據陣地東側的小山,然後居高臨下攻擊陣地裡的明軍。

下半日的戰鬥幾乎都是圍繞小山展開的。

秋冬之交,建昌城附近已經十分寒冷了,因為這裡的海拔最低的也有以一千五百米,山頂則普遍在一千八百米以上。

一開始,清軍也運來了小炮,但很快就被山頂的火炮毀了,自那以後,清軍不計代價的大規模攻山就開始了。

對於張維明來說,因為是翻山越嶺而來,攜帶的彈藥肯定不多,但米尼槍彈藥還是足夠的,由於米尼槍式線膛槍,這準度、精度便又上了一個臺階,故此,除非大批敵人突然湧上來,否則他是不會使用火炮的。

這讓山下的清軍頓時就嗅到了機會。

他們利用樹木的遮擋,不斷接近陣地——對於張維明他們來說,在經過長途跋涉後沒有多少時間將小山上的樹木都砍掉以掃清射界,只能將陣地以下十米左右的大樹砍了。

對他們有利的是,清軍只能從北、東、南三面上來,西面由於挨著陣地,自然也在陣地火槍的打擊範圍,於是西側又成了張維明他們補充人員和彈藥的通道。

“撲”

張維明在發射完一發米尼彈後,清軍在損失慘重的情形下再次退下了,他也搖搖晃晃撲倒在戰壕裡。

從昨晚至今,他們這六百人幾乎沒有歇息過,而清軍又將他們這裡當成了重點攻擊目標,一天一夜之後每個士兵都是極度疲累了。

“幸虧是米尼槍,若是燧發槍,還真不一定擋得住”

靠在戰壕邊上時,雖然極度疲累,但剛剛戰鬥後的興奮也同時存在,張維明嘴裡還喃喃自語了一句。

“總管!”

最後,他終究沒能抗住沉重的眼皮,就要順勢眯一會兒時又被叫醒了。

他撲到戰壕邊上,然後就將望遠鏡端上了。

只見山下又來了一批敵人,密密匝匝的,趕緊沿著戰壕跑了一圈,只見除了西側,三面都是密密匝匝的敵人!

張維明不禁有些奇怪。

“敵人已經進攻超過五輪了,難道不知道我軍火器的厲害,如此密集的陣型就不怕我軍火炮、手榴彈?”

“雖然自從我上山來後用到火炮、手榴彈的時候並不多,但也不是沒有用過啊”

“敵人了顯然不是傻子,為何還要巴巴地前來送死?”

再看時,只見敵人並不是民夫假冒的,而是貨真價實的綠營兵。

這就奇怪了。

饒是如此,張維明還是喝道:“大家都提起精神來,只要扛過今日,王爺必定會派來援兵!”

百米的距離,敵人很快就來到了距離陣地只有十米的地方,大批的敵人不顧身死地衝了上來!

“轟.....”

好久沒有打響的短管火炮咆哮起來了,裝填的散彈將前面二十米寬的敵人橫掃一空,接著又是一片手榴彈扔下,再加上米尼槍對付漏網之魚,霎時這片空地就堆滿了屍體。

但敵人依舊前赴後繼地衝了過來!

再看時,張維明不禁傻眼了。

原來除了前面兩排是綠營兵,後面則全部是民夫!

他們手裡都端著一杆長矛,顯然是受到了清軍的威脅,不得不拼命往上攻,張維明暗罵了一句,“繼續轟擊!”

沒辦法,他只能將彈藥用到這些人身上了,他也猜到這些人的後面肯定跟著大批真正的清軍。

一個小時過後,山上的炮彈彈藥和手榴彈終於耗盡了,此時,戰壕前面那處十米左右的空地上已經堆滿了屍體,屍體層層疊疊的,幾乎與山坡上的灌木叢平齊了。

真正的清軍上來了!

最前面的還舉著盾牌,不過這種盾牌對於像錐形米尼彈這樣的子彈毫無作用,也就是個心理安慰罷了。

密集的射擊開始了,時下張七明軍米尼槍手可以在三秒鐘以內完成裝填,饒是如此,還是給敵人留下了空隙。

一開始只有一兩個披甲巴牙喇進入到戰壕裡,最後湧入到裡面的清軍越來越多,雖然明軍開始用刺刀與之拼殺,但終究人數有限,傷亡正在迅速擴大!

張維明身上也中了一刀,迎面一根鐵鞭也砸在他的鐵盔上,頓時讓他天旋地轉,他仰面倒下了。

在倒下之前他做了一件事情。

他掏出了腰間的短槍朝天開了一槍!

本就硝煙瀰漫的天空出現了一朵煙花。

一朵絢爛的煙花。

此時山上的明軍已經全部陣亡,而清軍還在源源不斷湧上來,他們在見到明軍遺留在陣地上的火炮後也是欣喜若狂。

“轟......”

就在此時,一大陣炮聲從山下傳來。

然後一陣密集的開花彈劈頭蓋臉傾瀉在山頭上!

開花彈的攻擊持續了約莫半個小時,很快又有一隊明軍從西側山坡爬了上來。

明軍重新奪回了陣地!

這些人自然是從山下上來的,在山下利用矮牆對敵時,用到開花彈的地方並不多,遠端主要是火槍,近程則是散彈,在得到張維明的訊號後趕緊對山頂發起了密集的開花彈攻擊。

這是張維明與山下明軍的約定。

最後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