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再次起航了。

“王爺,下一站?”

“你認為呢?”

“自然是暹羅”

“不,先去安不納群島”

“王爺,你想將張傑緒他們弄到富國島來?”

“嗯,我們人口不多,不可能處處放人,他們有幾百人,只要是打著我們的旗號,足以鎮守該島”

船過新加坡時,張七說道:“下一次將此地拿下來”

“是。王爺,如果張傑緒不願意過來呢?”

“我們的計劃就是拜訪渤泥國、蘇祿國,正好順路,他們願意來最好,不願意來也不勉強,渤泥國、蘇祿國有大把的人”

......

安不納,就是後世的廖內群島。

時下其中最大的島嶼上,正盤踞著一夥人。

島嶼上已經建起了一座土城,上面還飄揚著大明的旗幟。

今年四十歲的張傑緒正坐在他親自設定的“白虎節堂”裡聽手下人彙報。

“大當家,情況不妙”

“哦?”

“原本我等是想在婆羅洲島西側尋找一處立足之地的,沒想到那裡已經有人了”

“什麼人?”

“海盜”

“海盜?將其趕走就是了”

“不行啊,這股海盜與我等情形差不多,都是從大陸來的,為首的叫薛萬石,原本是陽江的一個百戶,其抵達婆羅洲島時手下只有幾十人,趕走當地的土人和海盜後才在一個叫做古晉的地方立了足”

“然後就在那裡開墾荒地、捕魚、伐木,婆羅洲島的土人頗多,經常襲擾古晉,經過了這些年他們還只有幾十人”

“再往東邊則是渤泥國的地盤,蘇祿海上還有兩股海盜,都是武吉斯人,他們後面都有荷蘭人,專門用來搶劫西班牙人、蘇祿人、渤泥人船隻的”

武吉斯人,出自望加錫島,荷蘭人征服此島後,導致這裡的武吉斯人大量流向南洋群島西部,成為水手、海盜、地方蘇丹國的僱傭兵,一度還成了馬來半島最大的勢力。

“除了古晉,婆羅洲島西側就沒有地方了?”

“那倒不是,前不久荷蘭人拿下了望加錫一帶,收容了大量的武吉斯人,他們利用這些人來抗衡爪哇人,並將其大量運到婆羅洲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地方,眼下我們南邊最大的海盜就是位於勿里洞島的迪萬”

“這麼說我等就只能窩在這安不納島了?”

“那倒不是,婆羅洲島還有不少無主之地,細細查訪總會有發現的,不過一旦登上大陸,就會引起武吉斯人的覬覦”

“時下武吉斯人不但遍佈婆羅洲島沿海處,還進入了馬六甲島及其以南群島”

“......”

見到張傑緒沉默起來,那人說道:“大當家,以前,渤泥國、蘇祿國都是我大明的藩屬國,如今這兩國在英國人、西班牙人的壓迫下都是岌岌可危,我等不如遷到渤泥國,那裡也有大量的土地可供我等使用”

渤泥國,後世汶萊;蘇祿國,後世婆羅洲島東部、菲律賓南部(包括全部棉蘭老島)。

“你聯絡過了渤泥國王?”

“那倒沒有,不過兩百年前大陸一個叫做黃森屏的總兵曾抵達渤泥,黃總兵協助渤泥人擊敗了蘇祿人,渤泥王大喜,封黃森屏為世系拉遮,相當於郡王的意思”

“黃森屏之女嫁給了渤泥王子,現在的渤泥國王就是該女的後裔,黃森屏的後代也世代以拉遮的名義居住在石堡,形同渤泥國的副王”

“這一代的拉遮叫黃元佐,在下聯絡的就是他,他也同意了”

“哦?這裡面肯定有緣故”

“那是自然,以前黃森屏抵達渤泥時手下有幾百精兵,到了此時只有少數人還恪守著我中華的傳統,大部分人都皈依了回教,而一旦皈依回教,他們就必須接受回教徒的最高領袖渤泥國王的領導”

“於是黃氏拉遮家族的勢力就日趨單薄,我們過去後就是他們的一大助力”

“他們就不怕我們反客為主?”

“大當家,人家雖然日趨單薄,那也是與以前相比的,按照以前黃森屏與渤泥國王定下的協定,渤泥國王、拉遮兩人的兵力必須按照五比一來,眼下渤泥國王手下也就三千人,於是黃元佐便只有五六百人”

“五六百人,還是比我們強一些的,再說了,國王家族、黃氏家族時代聯姻,早就不分彼此了”

張傑緒頓時猶豫起來了。

半晌,一人闖了進來,正是張傑緒的獨子張寶。

“爹,不好了,來了一大群船隻!”

“哦?什麼來頭?”

......

土牆上,張傑緒端著一支單筒望遠鏡看了許久。

“紅日、黃月、藍底,竟然是我大明的國旗!”

“不過怎麼都是些西夷的夾板大船?!”

再看時,只見比國旗稍矮一些的還有一面旗幟,紅日當中寫著一個“張”字!

張寶說道:“以前,有一個叫做張九的人帶著一艘大夾板船來過這裡,說是奉大明南詔王張七之命過來的,這一次來了這麼多船隻,難道是南詔王親自到了?”

張傑緒心念百轉,半晌一甩袖子便飛快地朝城下走去。

“嗚......”

“咚......”

張傑緒帶著島上一些以前在大明有官職的人在碼頭上列隊歡迎。

他聽到這先號後鼓之聲後,臉上的緊張頓時消失了。

“是大明,是大明,這還是大明水師示好的號鼓聲,一般人根本不清楚”

霎時,一艘碩大的大船率先靠岸了,然後一百明顯是漢人,但穿著打扮卻迥異於明軍計程車兵上岸了,他們都扛著火槍,火槍首端還插著明晃晃的刺刀,只見他們上到碼頭後便一分為二,同樣列隊站好。

張七帶著張九、劉元初、張貔等人上岸了。

劉元初還是一身大明文官的打扮,但張七等人卻早就換了新一代的南詔王府軍服,褐色短裝,帶有肩章、領章,張七的肩章上帶有一圈金穗。

中間扎著牛皮帶,左側掛著雁翎刀,右側掛著米尼短槍。

訓練時用的纏棕大帽。

張九走在前面,見到張傑緒後便叫道:“還不過來拜見南詔王!”

張傑緒趕緊帶著弟弟張傑諸、兒子張寶小跑著奔了過去。

“拜見南詔王!”

張七含笑將他扶起。

......

白虎節堂。

張七坐在以前張傑緒的虎皮交椅上——那是一張張傑緒從巨港得來的蘇門答臘虎虎皮。

“......”

劉元初正在向張傑緒等人敘說最新的形勢。

“時下我府大將武安侯高得傑已經打到了廣西南寧,拿下整個廣西指日可待,假以時日,收復廣東也不是難事”

“另外,王爺不久前剛剛收復四川,加上吳三桂反正歸來,我大明時下已經擁有三個半省,驅逐韃奴,收復中華也用不了多久了”

張傑緒自然從往來商戶嘴裡那裡知道張七的事,不過都是擊敗緬甸人、暹羅人等事,反清復明的事卻很少知曉,一聽劉元初的話,都是半信半疑。

張傑緒大著膽子問道:“王爺,這次......”

張七說道:“不瞞諸位,本王這一次是代表大明前來安撫南洋諸國的,在馬六甲城時見到了柬埔寨國王派在那裡的使者,與其商議後,其將富國島讓給了我大明”

“富國島,正好位於暹羅國、廣南國之間,又守著柬埔寨國的門戶,對面隔著暹羅灣與馬來半島諸蘇丹國相望,乃形勝之地也”

“本王準備在柬埔寨設立高棉宣慰司,不知將軍有沒有興趣到那裡做一個司馬?”

張傑緒頓時一頭霧水。

劉元初解釋道:“王爺已經恢復了孟養宣慰司,王爺兼任宣慰使,又恢復了木邦、孟密兩處宣慰司,盡收緬北之地,還拿下了緬南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之地,時下幾乎佔據了小半個緬甸”

“又恢復了暹羅國北邊的八百大甸宣慰司”

“暹羅,王爺手下敗將,廣南國,本是我大明藩屬國,如果在富國島築城、屯田,就能將以上諸國牢牢看住,所謂司馬,原本是土司們自已設定的官位”

“王爺恢復以上諸司後,這一職位卻多半由王府的人擔任,我府最大的營頭約莫一千三百人,稱為營總管,又稱團長,就是由他們來兼任司馬的”

“若是將軍願意,便可組建一個這樣的大營......”

張傑緒問道:“可我們現在只有不到三百人”

劉元初點點頭,“這好說,時下的渤泥國、蘇祿國都有大量的華人,從那裡招募一些就是了,在富國島屯田、練兵”

張傑緒咬了咬牙,“王爺,不是末將不願意,不過想要招募渤泥國、蘇祿國的華人並不容易啊”

“哦?這是為何?”

“都怪那西班牙人,天啟年間以來,西班牙人為了在呂宋島立足,既想用華人來平衡當地的佔據人數優勢的土人,又不想華人做大,先後三次對華人進行了大屠殺”

“每次劫後餘生的華人都逃到了蘇祿國、渤泥國一帶,彼等盼望著大明或者佔據臺灣島的鄭家為其主持公道都沒有結果,早就對大陸寒了心”

張七點點頭,“這一節本王也有所耳聞,這一次拜訪過渤泥國、蘇祿國後就直抵馬尼拉,將其滅了,以為我南洋華人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