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密支那後,已經是當年年底時分了。

孟人、阿拉幹人的入侵比預想的要慘烈一些,雖然平達力死了,但剩餘緬軍的抵抗卻異常頑強。

兩股人馬確實弱雞,花費了半年時間也沒有攻下阿瓦城、實皆城、馬來城,最後只得將目光轉向廣袤的鄉下。

最後在鄉下大肆劫掠了一番後才離去。

因為他們也知道一件事。

張七名義上還是副王,時下他們已經知道前者已經俘虜了暹羅國王並攻入大城府,大肆劫掠一番而去,這樣的戰力讓他們膽寒,趕緊趁著張七尚未返回之前溜之大吉才是上策。

而事情也不是都像張七預料的那樣順利。

他雖然強迫那萊封帕碧洛為呵叻高原之主,但他們終究是來去匆匆去也匆匆,實際上等他們撤離時那萊之弟已經從各地召集了幾萬人馬,自然不會讓帕碧洛真正成了呵叻高原之主。

但他們也不能在張七尚未離去時殺了帕碧洛,不過在帕碧洛懷著忐忑的心情抵達那裡時還是沒有逃過那萊的暗殺,他採取了一種最讓暹羅民眾信服的方式,那就是讓呵叻高原的武僧殺了他。

如同後世拉瑪用檀仗殺死鄭信一樣,這都是佛祖的旨意,讓張七也說不出話來。

無論如何,他已經在暹羅王國北邊重新打造了一個八百大甸宣慰司,何況自已還佔據了清萊府、帕夭府,隨時能支援莽吉隆,相信在短時間裡那萊就算再發瘋也不會輕易對這裡下手的。

莽龍被他扶持成了新的緬甸國王,他也在阿瓦城、實皆城、馬來城各駐紮了一個大營,他沒有聽顧君恩的,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六大城池各駐紮一個大營,他的人手也不夠。

不過,遷徙移民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行動終究是動了起來。

新得到八百大甸一半人口,以及清萊府、帕夭府兩個府的人口,以及將緬北的國境線又向南推進到孟密-甘勃盧-葛禮瓦一線,他完全有資格再編練十個大營了。

從暹羅王國那裡搶劫得來的錢財比他預想的要小一些。

要知道,時下東南亞諸國都是佛教徒,對於用黃金裝點門面那是有狂熱的追求的,沒想到卻只弄來了三十萬兩。

加上自已積存的,也就堪堪八百萬兩,若是再編練十個大營,加上五千戶工匠,自已每年需要支付的薪餉就直逼三百萬兩大關,這還沒算因為需要修築城池、興辦學堂、修建官道需要的額外支出。

也就是說,他這八百萬兩也就能夠支撐三年。

必須要將火器貿易穩定地進行下去了。

幸虧在與暹羅人的條約裡除了那幾大條,也有已方能夠順利進入暹羅灣與其貿易之事,加上已經拉攏過來的寮國人,若是能將每年的火器貿易盈餘增加到四百萬兩以上,還是能繼續維持下去的。

無論如何,編練新軍勢在必行。

他立即叫來了張貔、張鳳。

“編練新軍之事就由你兩人來負責,張貔去甘勃盧-八公-因多一線,張鳳去清萊府、帕夭府,每人負責編練五個大營”

兩人自然是喜出望外,有了這個憲令,那就意味著自已有統領五個大營的可能了。

當然了,就連張七一向信任的李忠明、段少傑時下也只能統領最多三個大營,他們雖然是張七的義子,能夠獨自統領三個大營就不錯了,但畢竟是親手編練了五個大營的人,總有些恩義吧。

對於自已這些個義子,張七自然也有自已的想法。

他又叫來了張九、張貅。

眼下張九繼續擔任著王府總管,已經有些類似於大清的內務府總管大臣了,而張貅是他的副手。

現在看來,依舊是漢人出身的幾個義子能耐更大一些。

“張九,你繼續帶著艦隊前往孟加拉一帶,我們雖然將暹羅國的日本人全部殺了,將法國人全部放了,但經過這件事法國人肯定會改變在孟加拉地區只設貿易網點,不設駐軍的做法”

“時下印度地區,英國人已經有了孟買的據點,葡萄牙人依舊佔據著果阿,但與荷蘭人相比就差得多了”

“時下荷蘭人佔據著幾乎整個錫蘭,以及印度東海岸的部分土地,但絕大部分土地依舊被當地土人佔據著”

“我們的寶石、火器就可以大量銷往那裡,特別是孟加拉地區,他們是莫臥兒帝國的副王所在,人口眾多,必定大有可為”

有句話他自然沒有講出來,那就是武裝起孟加拉人後,今後無論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想要進入該地就有更多困難。

“你去了之後,去找一條叫胡格利河的河流,如果與達卡的孟加拉蘇丹談判順利,那麼就請求在胡格利河的某處建設貿易站,據說英國人已經捷足先登了,不過並沒有建設貿易站,只是在一個叫做加爾各答的小村子派駐了人員”

“就在加爾各答附近尋找合適建造港口之地,告訴孟加拉蘇丹,如果他能允許我們在加爾各答修建港口、小堡,那麼我可以免費為其訓練、裝備一支三千人的軍隊”

一想到自已要比英國人先一步成為“列強”,張七忍不住激動起來。

“咳咳”

好不容易平復了下來,他繼續說道:“在加爾各答站穩腳跟後便立即尋找恆河故道,據說那裡是一片東西長約三百里,南北寬約十里的鹽鹼地帶,裡面除了蘆葦和野草便什麼也沒有,周圍的田地也都是下田,收成極差”

“派出人員去細細探查一下這條故道,據說幾米以下都是天然的硝礦,果真發現了也就不客氣了,便繼續與蘇丹談條件,在古道附近有河流的地方修建大型據點,僱傭當地人挖掘硝礦”

“此時如果蘇丹出爾反爾不同意我們這麼做,那麼就休怪我不客氣了”

“當然了,這件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完成的,慢慢經營吧”

見到張九面露難色,他又看向張貅。

“時下阿洪王國與孟加拉蘇丹國征戰不休,阿洪王國都是從緬北遷過去的擺夷人,雖然佔據了雅魯藏布江中游之地,但經常受到孟加拉人的攻擊,眼下地盤已經大大縮小,已經縮到瑪納斯河以西之地了”

阿洪王國,也即阿薩姆王國。

“前不久,阿洪國王蘇牙法派人越過大山來到被我軍控制的潘碩,想要我軍支援他,以便收復提斯塔河以東之地,當然了,還不止這些,在其南面、東面還有大量的山地部族加蘭人在孟加拉人的攛掇下向其攻擊”

“加蘭人實際上是克欽人的一支,從克欽王國分出來的,時下我軍已經佔據欽敦江流域的霍馬林,也時不時有加蘭人越過大山前來與我們貿易,我也讓霍馬林駐軍派出代表前往那加蘭,受到了他們國王的盛情款待”

“阿洪人是此時克欽人對其的稱呼,他們自稱則是孟頓順罕,其人剛入孟加拉地區時也曾大肆屠殺加蘭人,導致雙方勢同水火”

“張貅”

一個瘦小卻極為精幹的年輕人站了起來,他也是蜀王劉文秀餘部的後裔。

“你帶著王府親衛步軍一百人翻過孟加拉與緬甸之間的巴特開山,然後進入阿洪王國的領地,帶著我府製作的火器、金銀首飾製品、鐵器前往其國都查萊”

“彼處所產與我緬北大致相同,但硫磺更為豐富,就與其交換此物,同時取得他們的信任,克欽王國,也就是孟養宣慰司的滅亡除了緬甸人的關係,他們也脫不了干係,眼下本王擔任宣慰使,又多少博得了一些威名”

“想必他們也知曉了,估計能成功在該國駐紮下來,然後同樣為其訓練三千人火槍兵為代價換取硫磺,硫磺轉運地就設在潘碩”

潘碩,巴特開山山口附近,二戰時滇緬公路必經之處。

張貔似乎看出了什麼。

“父王,您是想用阿洪人來抗衡孟加拉人?那又為何雙方都訓練三千人?”

張七點點頭,“你說的沒錯,眼下孟加拉人強大,阿洪人處於弱勢,孟加拉那三千人用我軍淘汰的火繩槍武裝起來就行了,至於訓練,也不要使太大力,但阿洪人要用上好的燧發槍和正經的訓練武裝起來”

“到了最後,要讓其繼續處於平衡狀態以便我軍好從容排程”

張九說道:“王爺,我走後由誰來接替王府事務?”

張七回道:“就讓袁成功暫時接替吧,李復國副之”

張九的神色不禁起了變化。

“袁成功本來是安排在水師裡歷練的,雖然表現不錯,但為何要一下提拔到這樣的高位,還有,李復國今年才十八歲,有何資格擔任王府副總管?”

袁成功,袁宗第獨子,李復國,李來亨幼子。

他霎時就明白了。

“我等都是大西軍後裔,袁成功、李復國則是大順軍後裔,王爺明顯不想某一勢力一家獨大啊”

張七沒有理會這些,說道:“給你等一週的交接時間,然後趁早離去,趁著現在還是北風季,越早越好,若是到了春夏,再想出去就困難了”

“是!”

張九、張貅恭恭敬敬向張七磕了一個頭就離開了。

後來,張七還是覺得不放心,又將張五調了回來,讓其擔任王府總管,帶著袁成功、李復國做事。